APP下载

对汉藏翻译中音译规范化问题的研究

2015-01-17娘毛什吉

2015年21期
关键词:音译规范化

作者简介:娘毛什吉(1987-),女,藏族,青海同德人,本科学历,2012级在职研究生,青海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族翻译。

摘 要:汉藏翻译是促进汉族和藏族两个民族沟通的桥梁,要做到更加切合实际、通俗易懂的翻译,正确的音译是汉藏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藏语和汉语在历史上有着持续的紧密联系,吐蕃王朝的时期,藏汉之间就已经开始了频繁的交流,藏族的许多书籍、佛经、典故都流入了中原地区,为两族的文化相互学习打下基础。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不断发达,藏族和汉族的交流也愈发频繁,由于藏族各个地区的方言不同、俗语太多,导致了音译工作的规范化问题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部分。本文将通过详细的事例来对汉藏翻译中音译规范化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汉藏翻译;音译;规范化

引言:由于汉藏文化的差异,藏族没有标准的通用语,所以汉藏翻译一直是以意译为主,直译为辅的翻译方式来进行。通过乾隆年间历时十三年编著完成的《四庫全书》中《说文解字》可以发现大量的汉藏翻译,对照词汇中许多的翻译并没有采用直接音译,而是通过咬文嚼字来进行意译。但是经过漫长的藏汉交流,我们发现藏语的词汇量越来越广,各个地区的方言层出不穷,曾经的翻译系统已经无法维持现有的沟通交流需求。所以尽可能的运用音译来翻译藏文成为了现在切实可行的翻译执行方式。

1.汉藏音译混乱的现状分析

汉藏音译的现状无疑是比较混乱的,产生混乱的原因和藏族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族方言有着重大的关系。藏族地区有着三种不同的方言,本别是安多、康巴以及前后藏三大方言地区,而各大方言地区中有包含着许多的小地方方言。诸侯

力征,不同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句话就是对于各个地区语言的写照,经过漫长历史长河的洗礼,有些原本同一个音组成的词汇逐渐变成了不同的词汇不同的发音,例如:《格萨尔王传》中的一地名seng stag adom可以汉译为“僧达阿冬”、“森达顿木”、“孙达阿东”、“申达阿洞”等,这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由于地区方言的差异而形成的翻译障碍。三大藏族方言地区分布面积广主要分布在为安多方言区:除了玉树之外的青海所有地区以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前后藏方言区:主要分布于西藏中部和西部;康巴方言:西藏东部地区、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青海玉树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区。藏族人民所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所造成了不一样的音译。首先是韵母的不一样,韵母为eng和ing、en和in的译法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如成都(khrengtu'u或khrintu'u)、雷锋(la'ehPHin或la'ehPHeng),此外还有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例如:米(smi/smid/rmid/mus)、克隆(khilong或kailon)等这些都是源于各个地区方言发音的不一样,所产生的音译问题。

2.不同原文导致的音译差别

由于现在科技逐渐发达,且各行各业发展越来越迅速,许多新式的产品层出不穷,当研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科研产品时,在引进到藏族的不同地区就会发生命名的不一样,有些产品借用汉语的发音来音译,而有些产品则借用西方的发音来音译,导致了藏汉音译愈发的混乱。例如:汉语原文:咖啡,英语原文:coffee,从汉语借入:khahPHe,从英语借入:khodnPHe;汉语原文:美国,英语原文:america,从汉语借入:mego,从英语借入:amerikha或amerika;汉语原文:焦耳,英语原文joule,从汉语借入:coaer,从英语借入:cor。以上都是由于原文的不同而导致的翻译命名的差异,使藏语的统一性和交流性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3.规范汉藏翻译中音译的相关对策

翻译问题一直是藏族和汉族沟通的巨大障碍,要想从语言文字入手借用科技飞速发展所产生的科学产物,加快音译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可靠的方式。规范的语言有利于各个地区人民的交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藏族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依赖单一的部门或者单位来完成翻译工作明显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要加大藏族语言的规范化工作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藏族和汉族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做到精确和精密的翻译,并且及时结合翻译过程中的新兴词汇,将其快速地更新,促进藏语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使藏汉翻译的工作部门越来越标准化,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援助之手。

4.提高翻译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质量

随着国内对于翻译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翻译人员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其中不乏有浑水摸鱼、插科打诨的翻译人员,因为有了这些翻译人员,从而制约了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拖延了翻译工作的进度和时间。对于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一致的工作人员,需要要求他们经过实地观测之后,对藏族和汉族各个地区的语言情况做出及时的汇报。并且及时地考察翻译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翻译人员要做到,不乱翻译、不缺斤少两的翻译、不低俗化的翻译。培养他们的使命感,使这些翻译人员早日成为众多翻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才。

结束语

藏汉音译的工作困难重重,但是经过对藏族和汉族各个地区全方面的习俗、方言的考察。相信藏汉音译能够克服众多的困难,为祖国人民做到更好更及时的翻译工作,更加的规范和标准。使得翻译工作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两族的文化交流都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巴松拉姆.关于汉藏翻译中音译规范化问题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1:93+96.

[2] 塔措.从文化差异谈汉藏翻译的局限性[D].西藏大学,2011.

[3] 官却多杰.汉藏辅助翻译研究与实现[D].西藏大学,2011.

[4] 熊维,吴健,刘汇丹等.基于短语串实例的汉藏辅助翻译[J].中文信息学报,2013,03:84-90.

猜你喜欢

音译规范化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