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机构养老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5-01-17陈利会李应子张倩

2015年21期
关键词:机构养老困境对策

陈利会 李应子 张倩

作者简介:陈利会(1987-),河南省濮阳市,专业:云南民族大学社会保障硕士。

李应子(1988-),女,汉族,江苏徐州,云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张倩(1992-),陕西省咸阳市,专业:云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摘 要:机构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机构养老变得更加重要。机构养老对于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起到支撑作用,忽视机构养老是一种短视的看法。但是,目前我国机构养老面临很多问题。机构养老整体供求不足,专业化不择。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又分别存在不同问题。本文针对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提出不同的建议,以期能够完善机构养老方式。

关键词:机构养老;困境;对策

机构养老是社会化养老方式的一种,即老人在专业化的机构里集中养老。虽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现实选择下,家庭养老是主体。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居家养老,以期依托老人熟悉的社区进行专业化养老。但是,机构养老在我国还是一种具有支撑作用的养老方式。

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421家庭结构成为主体,子女赡养压力增大。尤其是我国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带病期长,使的子女的赡养不堪重负。现代竞争压力下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就造成大量的空巢老人,老人的晚年生活成为问题。尤其是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身体素质的下降,老年病增加,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核心家庭根本无力照顾。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多样化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必不可少。机构养老本身是集中养老,老人可以和众多同年龄阶段的人一起生活,这种养老方式能够使老人减少孤寂感。子女也可以通过把老人送养老机构全身心投入事业,同时让老人得到比家庭中更全面的照顧。机构养老不意味家庭功能的衰微,而是对家庭养老起到支撑作用的一种养老方式。将机构养老看做一种迫不得已的养老方式是一种短视的看法。

一、机构养老存在的问题

机构养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国也存在着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但是机构养老目前还存在着问题。我国存在公办和民办两种养老机构。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养老机构,我国整体养老机构数量不足。2014年9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全国养老服务机构供需失衡,每千名老人床位数仅为20张左右。目前我国存在的养老机构数量远远不能实现对其他养老方式的支撑作用,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质量上也是参差不齐,多样化不足,难以满足老人养老需求。

公办养老机构起到社会福利功能。但是公办养老机构主要针对五保户等社会救助人群,其他人群进入公办养老机构十分困难。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着保基本的作用,只能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对于老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不能满足。公办养老机构是政府拨款,在财政拨款不到位的公办养老机构中,存在着让入住老人进行生产性活动的行为。尤其是在农村,如果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一切生活都依靠养老院,低保等社会救助款项纳入养老院资金,平时老人根本没有零花钱,更不要提高水平的生活了。公办养老机构普遍的专业化不足。由于人们对于护工人员的认识偏差,照护老人的多为中年女性,专业护工少,专业医生更少。公办养老院由于资金问题,也无法获得优质的专业医生。

民办养老机构是社会参与养老的一种方式,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实现多元主体养老。社会资本的注入也有利于机构养老效率的提高。但是民办养老机构也存在很多问题。民办养老机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民间养老机构为了吸引老人的入住,价格低廉,但是养老质量堪忧。河南鲁山养老院着火事件可以看出部分民办养老院在设施设备上的简陋,在专业看护上的缺失。有的养老院则是价格过高,只能满足社会精英老人的需求,满足的也只是设施、设备需求,医护需求得不到满足。民办养老院在提供专业结构上不均衡。很多入住养老院的老人都是寻求养老院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子女选择父母入住机构养老也是迫于无法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专业化照护。但是,现在我国的养老机构单一,多收住健康老人。对于收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也不能做到专业化的看护。

二、对策

针对不同的养老机构,应有相应的对策。针对我国公办养老机构应该加大其收住老人范围。政府制定合理的收住条件,不仅仅将五保户等纳入公共养老院,对于生活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予以照顾。真正做到合理的普惠性福利。政府加大公立养老院的建设,满足众多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完善设施设备,使老人能够在政府的关怀下体面有尊严的养老。同时加大养老院的财政支持,使得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水平更加好。政府加强对于养老院的监管,培训医护人员,尤其是配备擅长老年病的专业医生。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加强养老院和医院的合作。

对于民办的养老机构,政府主要起到监督和政策支持作用。2014年9月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只有9%的民办养老机构才有盈利,就在这样非常有限的数量里,仍有80%的盈利率低于5%。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任何的突发状况或者政策波动都会对民办养老机构造成巨大动荡。虽然,我国政府有对民办机构养老的用地支持、床位补贴等,但是民办养老机构的收益来源单一、投入大等问题。所以,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支持,提高多样财政补贴,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注入。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政府应加强监管,尤其是设施设备的监管,养老院对于生病老人的看护监管。民办养老机构本身也应该寻求创新发展。现在的养老机构结构不均衡,无论是高端还是普通的养老机构都是收住老人单一,大多不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没有形成专业化、市场细化的养老机构。民办机构可以在市场细化的同时,寻求医院合作,培养专业护工,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收益。

无论是民办养老院和公办养老院,政府都可以大量培育非政府组织予以支持养老院。

小结:随着老龄化、人口流动、核心家庭等的到来,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加。机构养老成为我国必不可少的一种养老方式。目前,我国存在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虽然,养老机构实现了多元参与,但是整体养老机构供应不足,无法应对大量的机构养老需求。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还存在不同的问题。公办养老机构存在门槛高、数量少、质量低、专业化不足等问题。民间养老机构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足等特点。针对其不同问题,政府和养老机构本身都应寻求解决办法。针对不同性质的机构采用不同办法。公办养老机构是政府的一项社会福利,政府应加大福利力度,实现符合经济发展的普惠性福利。尤其是加强其医护专业化。针对民办养老机构,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机构本身寻求多样化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月

[2] 袁湘红,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的供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5月

[3] 张子珍,机构养老服务供需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4月15

[4] 代菲,老龄化背景下成都市机构养老问题探析.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4月

猜你喜欢

机构养老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困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机构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系统论视角下对各种不同养老机构类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