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泉安安:“孝子贤孙”两千年

2015-01-17伍松乔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2期
关键词:孝子安安文化

孝泉安安:“孝子贤孙”两千年

伍松乔资深媒体文化人、作家,中国新闻奖、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安安是谁?——两千多年来大有名气的中华小儿郎。论粉丝,他可比这些年的明星多多了。

安安家乡在东汉时的广汉郡沈乡,即今天德阳市旌阳区的孝泉镇。

安安父亲姜诗带着全家在江阳(今泸州)作县令,姜母多病,想喝家乡的江水,吃江中的鲤鱼。姜诗辞官回乡,夫妇俩天天往返七八里到江边担水、捕鱼为母治病。在妻子庞氏因谗言被迫寄身尼姑庵时,姜诗七岁的儿子安安每天从上学带的口粮中抓出一把米,积攒成袋后悄悄送给母亲,还代母为婆婆挑水。姜诗一家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家旁冒出一股味如江水的涌泉,泉水中每天还跃出一对鲤鱼,成全了一家人的孝心。

宋代开始,姜氏“一门三孝”便广为流传,元代被收入“二十四孝”。“涌泉跃鱼”“安安送米”不胫而走。

一门三孝事出有根。宋以前《后汉书·列女传》 《华阳国志》等都明白记载了其人其事,而宋代《孝感庙记》则记叙了沈乡地名先后改为姜诗、孝泉镇的缘由。

孝泉在东汉便为一门三孝立庙,汉明帝、明成祖、清乾隆帝等与韩愈、苏轼、李调元一批文人皆赋诗褒扬。明代又被演绎为南戏,据此移植的大幕川剧《三孝记》成为川戏基本剧目“江湖十八本”之一,其中的《安安送米》常作为折子戏演出。20世纪50年代,大型《川剧》丛书将其作为经典收录。

近百年来,孝行孝道却屡遭抨击。到了“文革”,孝泉地名被“取缔”,庙宇景观被捣毁,曾是美誉的“孝子贤孙”,更成了反动的代名词。

安安无辜,孝子何罪?

进入20世纪末,无论外边如何说道,孝泉人“不争论”,自行其孝。

1988年,孝泉民众集资200多万元恢复了姜孝祠、三孝园、姜公坟。1996年,政府又筹资3700万元,修建了以姜孝祠为主体、占地 150亩的“中国德孝城”。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1996年开始大张旗鼓评选“孝子孝媳”“好公公好婆婆”,每年一评,每届10对,大庭广众之下给他们披红戴花。自编《孝泉与孝文化》列为小学乡土教材,“安安送米”改编成多样保留节目。

世纪之交,孝泉孝文化渐入佳境。相继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先进文化乡镇。2001年,总体规划形成以德孝城为核心的古镇4大景区。2006年,“安安送米”被列为第一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孝祠、姜公坟被列为省保文物。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镇上发掘出一条距地表深0.4米、宽2.15米的罕见宋代古街遗存,地面青砖上刻有“孝街”等铭文。

孝泉孝文化墙内墙外都开花,至今成功举办了4届孝文化旅游节,孝祭、演出、彩妆游行、民俗竞技、焰火晚会、商贸活动热热闹闹,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到孝子之乡。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两番采风,德孝城被作为省青少年和川大社会实践基地,俄罗斯、越南代表团,联合国官员接踵而至。

一个故事塑造一座乡镇,中国娃娃安安的正能量方兴未艾。

去年金秋,我到孝泉参加《中华孝道》特种邮票首发式。在镇影院大楼下一抬头,看到高高的粉墙巨幅年画所绘,非红男绿女,正是安安——孝泉百姓心中永远鲜活的邻家好孩子;晚上看央视,黄金档里,全国“孝心少年”评选颁奖正现场直播,一时间,似乎看见两千多年前的送米安安,又活泼泼地向我们走过来……(责编:李妍婕)

猜你喜欢

孝子安安文化
TOUGH LOVE
久病为何无“孝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新兴词汇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安安
谁远谁近?
安安说画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