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艺术、运动,全方位的学习

2015-01-16陈之华

新校长 2015年12期
关键词:芬兰老师课程

文 / 陈之华

关于芬兰课程的自主性,我们听说了很多,却不知道他们的课程具体是什么样子,老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然而,我却从女儿口中,看到了芬兰课堂的样子。

母语文学课:大家来说故事吧

芬兰基础教育界定的“母语与文学课”(Mother Tongue & Literature)的学习内容,除了包括基础语言学习外,还包括对于文学的逐步探索和系统性的导读,主要是希望学生除了能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外,还能拥有基本的文学底子和文字运用能力。

老师们在母语文学课里会依照国家核心课程纲要的规范,带领孩子们进入丰富的语言和文学世界。芬兰教育借由这门课,让孩子们在个人写作与集体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更通过弹性与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个人一对一的研习到学会小组学习,参与全班讨论。

有一次,我见到小女儿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读着几页手写文件,我好奇地问她:“什么事这么有趣?”

她笑眯眯地回答:“这是我自己起头的一个故事,然后班上其他十几位同学一个接着一个写下去。现在我正在看我原来写的故事剧情是怎样发展的,我最后再来写个end。”

她说:“你知道我班上的尼尔吗?他在自己开头的故事里,把其中的人物设计成被暗杀了,他对自己这个创意很得意呢!”嗯?暗杀?很得意?

小女儿继续讲:“他让主要角色死于一起爆炸案,呵呵,可是接着写的同学们纷纷给予这些人物新生命,让他们一一复活,我们还偷偷讲好之后再分头去写呢。”

“所以你们是在写小说?”

“是啊,说是写故事也成,说在写小说也行。”

我心里想着,不管是读小说、写故事,充满着想象力和趣味十足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创意,还让孩子的“恻隐之心”都被自然激发出来了呢!

一个孩子通过一次作业,能读到全班十来个同学的思考逻辑、创意运笔,而且还得在认真看懂每个人的思维路径之后才能接续写下去,最妙的就是所有故事的结局都会交还给原作者去收尾。一路写下来,动辄上千字、好几十页。写作活动能如此多样化,偶尔也能如此不孤独,这是多好的事。

类似的模式,念另一所芬兰英文学校的大女儿也曾经历过。当时老师让同学们以匿名的方式接续写一位同学的文章。最有趣的是,等大家都写完后,同学们会彼此猜测到底哪一篇是谁写的。

有一天放学回家之后,大女儿有点自嘲地对我说:“妈咪,罗亚问我某一篇是不是我写的,我说:‘是啊。’”我惊讶地问她罗亚是怎么猜出来的。大女儿说:“妈咪,我写的芬兰文,本来就和其他同学有差距,所以罗亚问我的时候,我很高兴她一下就看出来了呢!”嗯,看来我是多虑了,孩子们可是玩得很高兴……

在我上一本书出版前,小女儿有一天突然对我说:“妈咪,你的书是non-fiction(非文学类)吧?”我下意识地说:“是啊。”喜欢读各种小说的她接下来马上讲:“那我跟你说,我以后要写fiction(文学小说或虚拟小说类的书籍)!”看着她可爱眼睛里透出的晶亮神采,我喜滋滋地抱她入怀,跟她说:“都好啊,fiction或是non-fiction,都好!”

回想小的时候,我们根本没什么机会去写一个可以自由运用想象、让自己去发挥的故事!写那样的文体,在念书考试挂帅的环境与氛围里,可能比不上写出一篇看似头头是道,但却空洞无感情的文章吧?我想着……

芬兰国家教育纲领中,与本文相关的“母语文”学习重点(摘录自《基础教育2004国家核心课程——母语与文学课》,后文其他课程学习重点均摘录自此文件):

1.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让他们在单独环境和群体中都有书面或口头表达的意愿和勇气。

2.提高学生的口译和利用各种材料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总结一篇虚构文章的梗概,简单描述人物的性格,跟随人物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

3.学生和语言、文学、文化的关系得到发展,他们能发现真实、虚构和其他感兴趣的类型著作的区别,而且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

数学课:本土化可以这般精彩

芬兰小学数学课本里的国际化元素,让孩子的国际视野能够从小扎根。课本中的本土化元素是如何巧妙地与国际化元素并行不悖,却又各司其职地运用在其中?

以“千位数”的学习单元为例,除了传统的直接用数字来练习计算外,其中有一页教材是以芬兰最长的火车隧道为题目,分别列出7条隧道的名称及每条隧道的实际公里数,随后还设计了5道应用题。

课本再往下翻,有张芬兰地图,图上标出约30个大小城市,左侧则有一个图表,列出从10个城市分别到另外3个城镇的公里数,紧接着就出现7道应用题。

另一页教材则巧妙运用芬兰在千禧年出生的男女婴儿的名字作为计算基础,如当年取名为“玛丽亚”的有2868位,取名为“尤哈尼”的有1942位等,进而衍生题目变化。千位数的运算也以多个芬兰国内城市的建立年代作为题目,让学生同时认识芬兰最古老的城镇与近代年轻城镇。

在算式的演练中,穿插了不同地方的历史年代与地理名词,让我同时加深了对这些城市的基本认识。除了知道芬兰最古老的3个城镇——土库、波尔沃和赫尔辛基分别建立于公元1229年、1346年、1550年外,也了解到手机大厂诺基亚发迹的诺基亚小镇建于1977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在“度量衡”单元,有一页教材列出芬兰8座桥梁的正确长度(米和厘米数),让学生学习运用图表演算。在某一页的“动动脑”单元,则请学生解谜,找出芬兰8条河川的名称,我也因此认识了芬兰最长的河流——凯米河。如果想知道凯米河有多长,则可以自行加减计算,因为它比亚马孙河短了5885公里。

同一篇章节的左页提到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在算完凯米河的长度后,下一题就是请学生算出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长度,而它比伏尔加河短835公里。

在众多的本土元素中,还有好几个篇幅会加上简洁的短文,其中有一篇以芬兰的国家动物“熊”为主题的短文。编者费心地将熊的出生、作息、出没、冬眠、重量、脚印与牙齿的形成与变化等知识用四五段文字进行叙述,宛如带我走进了数学以外的自然阅读世界,最后则有5道应用题。另一个阅读主题与相关演算则融入了芬兰火车发展的历史与高速铁路的信息。

一本数学教科书中的练习题,不是以A桥、B桥、C桥,或是邮局、学校、超商、公园等这种笼统的称谓来出题,而是真实呈现芬兰本土实际地理知识,从城市、火车到高铁,从河川、桥梁到隧道,从动物作息到千禧年男女生姓名等,这些都是真真实实、贴近每个人生活的事物。

虽然这一科叫“数学”,但其中整合的元素已经大幅度超越本学科的知识,让教学方向符合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设计的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宗旨——“全人的发展”,以及增强文化识别与国际化。

其中,文化识别除了包含芬兰本土内涵外,还鼓励学生将眼光放诸欧洲大陆,这个原则也奠下了编者让教科书方向与内容呈现“海纳百川”的气势与深度的基础。

本土化与国际化如同承载高速列车稳定前进的双轨,看似平行,却能相互支持、合一运用,如同所有的知识一般,相互贯穿、旁征博引。因着本土化与国际化带来的对本国与周边国家的了解,加上其他领域知识的贯穿融合,丰富了原本单一学科的内容,使其多元、有趣、精彩!在这里,我也一起学习到:原来,本土化可以如此自然地学习与认识,就和先前的国际化一样。

芬兰教育强调的跨学科知识学习,不是只有在数学课本中如此,这些元素也不用特别强记或硬背。打个比方,这些元素就如同公共场所里的一座雕像或是一座喷泉,因为与一般人太过接近,所以容易被忽略,但通过课本中的呈现方式,久而久之,它们能深入每个学生心中。

在芬兰的教育价值中,“全人的发展”就是希望提供学生足够的本科目、跨学科知识与演练,让未来成长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物,都尽可能在学校课堂中先涵盖到。方向与框架,决定了实质的内容与成果。如果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广博与多元,那教育或许从一开始就可以提供学生—座丰富的“林”,而不只是一棵棵分别独立又不太关联的“树”!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纲要中的“学习目标与教育核心内容”:

综合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可以分离或整合到各学科中,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知识领域的视角看现象,从而阐释主题和强调通识教育的目标。

本土化和国际化:跨学科教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目标的含义是,帮助学生理解芬兰的本土化精髓和欧洲的文化认同,发现二者的文化差异,发展跨学科和国际化的能力。

工艺课:自己做外套

“妈咪,老师说下周二带我们到市中心一家布店选购布料,我已经等不及了!”一年前,就读小六的大女儿回到家兴高采烈地说。

隔天下课回家,她又开心地说:“妈咪,你看!这是我自己选的布料,米白色的底,搭配着草绿色的圆点。你觉得如何?”一边又从书包里掏出两大张纸说:“这是我的手绘草稿!”

当我被大女儿那欢愉的心情所感染,满脑子还在想着这门有趣的课程时,她突然说,老师交代,买回来的布料得先泡水才行,然后就一溜烟不见人影了。

在芬兰的小学六年基础教育中,工艺课程(Craft)是—门必修课,且不分男女,其中包括了木工(Wood/Technical work ) 和织品(Textile/Hand work)两大项目。到了七年级,因为学生的设计、制作与组织能力已经成熟到足以挑战更高难度的作品,且每一项作业所需时间增加,许多学校就让学生从木工和织品之间择一。

到了八九年级,这门工艺科目会依照学习的时数分配,逐渐成为选修课程。在工艺课中,男女学生们可是真枪实弹地动手锯木材,操作各式机械设备,使用长短针钩打毛线,脚踩缝纫机等。这些生活里多少都会运用到的必备技能,皆在芬兰的基础教育中,为年幼的学生打下“自己动手做”的扎实基础。

以小学阶段来说,为了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学习进程,每个班级的学生通常会分成两三个组,这学期A组可能先上木工课,B组上手工艺课,下学期再轮替。分组学习只是配合现有的资源与空间,家长不用担心谁先学、谁落后的问题。

整个工艺课程让学生能发挥创意的地方相当多。就以手工为主的织品设计为例,大女儿进入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后,轮到她们这一组上手工织品课。每周2次,每次3节课,为期3个半月。上织品设计的9位学生,不分男女、不分资质,都将学习如何完整制作一件服装。

一开学,老师先花了2~4堂课向学生讲解要制作的主题,也请孩子们自行决定与设计想要缝制的服装样式。有些孩子选择设计一件有拉链的外套,也有同学设计了没有拉链的套头式外衣,这些都是现今芬兰青少年间流行的服饰。总之,要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设计出来的衣服件件都够酷,跟得上流行。

决定基本样式后,老师会在课堂中引导孩子去选择个人喜欢的色彩。之后请孩子在设计草图上标出颜色、各种长短线条、有无口袋等,就像是服装设计师和裁缝师傅所用的图稿一样。因为外套是孩子自己要穿的,所以量尺寸要很精确。同学间分工合作,互相丈量出胸围、腰围、臀围,而袖长、背宽则是用专业的胶布加以丈量,再换算成实际所需的布料尺寸。等细节设计(如色彩搭配、配件质材选择)都一一决定之后,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去专业布匹店选布了。

上课时,只见男生专注踩着缝纫机,为自己的外套绣名字、缝拉链,他们专注的表情和认真态度,绝不亚于打电动玩具时的状态。

我也很佩服老师能同时指导每一个孩子,让这些成品都具有学生的个人特色。想起女儿有一次回来嚷嚷说,一位男同学在空闲时做了一条围裙。当时我还问:“是他自己要穿的吗?”女儿笑呵呵地回答:“不是,是他要送给爸爸的父亲节礼物!”

在课堂里,我看到了粉彩色、水蓝、全黑、纯白等各种既漂亮又酷的外套,一时之间还真有点像是在设计学院。当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手脑并用,实现自己小小的“构想”,同时认识布料材质,了解针织缝纫,最后骄傲地穿上自己手工制作的服饰,我领悟到,这绝对不会只是一堂工艺课而已。

在芬兰,不论男女,从小开始就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不同领域,这绝对是持续迈向男女平等的最佳扎根之举。虽然在日后生活中,男女或许仍然多少有别,多数女孩子在可以自行选择时,可能会选择手工织品,男生则可能偏向木工、电工之类,但基础教育在初始阶段就提供男女生相同的机会,不仅可消除日后不必要的性别本位主义,孩子更能体会到手工制作的辛苦与付出,日后若遇见从事手工艺的专业人员,心底那份同情心与尊重感,将更加真诚而实在。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纲要中,关于“工艺”课程的学习重点:

5~9年级: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和自我指导,引导他们评估作品和材料,学习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有审美效应的、切合目的的产品,并与家庭日常活动相关联。

孩子森林找路去

“今天上体育课,我差点迷路了,好紧张哦!”大女儿就读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回下课回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迷路?我紧张起来:“迷路?什么意思?”她发挥了最习惯的比手画脚,边掏出书包里的作业边说:“开始上体育课以前,老师发了张地图给全班同学,带我们到学校附近的森林区,要我们两人一组,自己找路回到学校。我和同学两个人一边找老师在地图上标示出来的转弯点、树、柱子,还要学会看罗盘,确定方向在哪里,挺累人的。”

“不过我们都带了手机,我和同学边走边打电话相互询问,最后总共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地图上的点全部找齐。”她停了一会儿,喘口气继续说,“妈咪,其实我当时好害怕,一直觉得抓不到方向。”

不要说她会害怕,对我这个第一次听到体育课会到野外去“自己找路回来”的人来说,也够惊悚的!这个在芬兰教育体系里名为“定向越野”(Orienteering)的课程活动,是希望能在学生中推广辨识地图与寻找方向的能力。因为芬兰到处都有森林,所以孩子们必须自小就学会辨识方向,习惯在森林里找路,学会使用罗盘和看懂地图。说起来,这还真是芬兰教育界对下一代责无旁贷的义务。

芬兰从小学的体育课开始,就加入了这样实用的内容与课时,体育老师会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带领全班到不同的地区练习“找路”。课程从最简单的辨识方向与路径开始,今年上七年级的大女儿则是到赫尔辛基北边的一座伴侣岛去上这堂课。

拿出已经快要折烂了的影印地图,七年级的她指着上面花花绿绿的路径和指定标示点,语带兴奋地对我说:“就是这个伴侣岛。地图这儿的草丛、小路和岩石堆,都放了老师藏好的小标签,要是没发现,真的会迷路。不过,很有挑战性呢!整个岛这么大,大家找路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她手舞足蹈地说了十几分钟,我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这堂课,不管脚酸不酸,时间够不够用,她已经有自信能和同学分工合作,凭着手上的工具,把老师规划和设计的训练内容一一完成。

我帮她打气:“这项运动很不错,让你们能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亲近大自然!”大女儿笑起来:“是啊,伴侣岛上有些小路和地方很适合摄影,我这次做定向越野才发现的,找个周末,我带你们再去一次!”

最喜欢在一旁凑热闹的小妹马上接腔:“好啊,好啊!”而且还自己转了个弯地加了这句话:“我们班去的那个森林也很好玩!”这倒让我想起来了,我附和她说:“对啊,也不错,那个森林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

小女儿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说:“我们也是两人一组,拿着老师发的地图,分别去找不同的标定点。找到之后,就把挂在树上的标示拿下来,再把手上另外一个标示放上去,让别人接着来找……”

小女儿的老师在我观摩班上的定向越野课时分享了“标准”的芬兰哲理:“森林之于芬兰人,是一处可以让心灵对话的地方。有不少芬兰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选择走入森林,让自己去拥抱大自然。”

定向越野就这么成为芬兰孩子在基础教育中的“全民运动”。教育体制在人们幼小时,以生动、实用的方式,让体育课变得丰富,而在野外走路、寻路两小时,不仅训练了孩子的体能,同时也训练了心智、方向感和自信心。当然,这也将成为一段儿时难忘的记忆。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纲要中,关于“定向越野”的学习重点:

四年级:学会通过教学地图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出路。

八年级期末评价标准: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指南针和地图定向越野,知道使用对讲机公共频道的权利和义务。

音乐课:融入“国际化”与欣赏

载着女儿们回家的路上,我车上的CD正好播放着1843年出生于挪威的作曲家爱德华·葛利格所谱写的音乐,后座的女儿们一听到就马上叫起来:“啊!是葛利格的曲子!”我当时心想,或许是孩子们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曾经演出过葛利格的一些曲子,所以才知道的吧,但过了一会儿,大女儿突然说:“这是‘培尔·金特组曲’!”“咦?是乐团里讲过吗?”“没有啊,是学校音乐课老师讲的。”她们说。瞬间,我眼睛一亮!

大女儿开始告诉我“培尔·金特组曲”的故事。她滔滔不绝地谈起葛利格这部闻名于世的组曲:哪里的戏剧性特别强,哪一段是长笛和双簧管配合的,哪一段是以小提琴当主旋律的……

大女儿虽然很兴奋地一直讲,却被我不时打断、询问,就这样,我慢慢拼凑出了一些老师授课的轮廓。原来,大女儿在学校上音乐课时,老师分成好几堂课,让她们来聆听欣赏“培尔·金特组曲”。一弄懂了其中环节,我不由得想要再深入了解,学校音乐课是如何介绍挪威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

随后几天,大女儿特地把音乐课上的讲义笔记都拿回家,让我为她“专访”一番!

原来,音乐课也会教到芬兰邻近国家的各种音乐,女儿顺手拿出了学校的影印讲义,上面还有各国国旗和欧洲地图呢!看来,国际化元素不是只出现在数学课本中,连音乐课也可以整合、融入国际化的教学风格。

音乐课里除了介绍、赏析北欧各国的音乐特色外,当老师讲述到不同国家时,也会请孩子把讲义上的空白国旗涂上颜色。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聆听邻近各国的不同歌曲时,也会一并带领她们认识这些国家重要的作曲家。

在孩子们聆听了邻近国家的国歌之后,老师还别出心裁地要她们来评分,看哪个国家的国歌比较好听。当然,分数多少完全由孩子们自己决定,并没有标准答案,毕竟,能让孩子自己做主,有参与感,吸引力才会强!

女儿说,同学们都觉得冰岛的国歌旋律“不怎么出色”,瑞典的国歌就很好听,连芬兰老师也忍不住同意,说喜欢瑞典国歌的主旋律。

在欣赏了邻近几国的国歌之后,老师接下来介绍丹麦音乐以及丹麦国宝级作曲家卡尔·尼尔森,也介绍了他的六部交响曲。老师先播放一首尼尔森的作品,然后让孩子们以简单的文字和自创小插图,写下或画下自己听完音乐后的感受。女儿在纸上写下的是:非常宁静、平和,如同太阳从水面升起的时候,美丽万分……

女儿继续说,老师在介绍挪威音乐时,就引导大家认识了和芬兰的西贝流士并列为三大“民族乐派”大师之一的挪威作曲家爱德华·葛利格,也特别选择了葛利格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培尔·金特组曲”来播放。

当初,葛利格是受挪威剧作大师亨利·易卜生所托,为剧本《培尔·金特》(易卜生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谱曲,才有了动人的“培尔·金特组曲”。老师详细解说了整个故事后,就一段接一段地播放“培尔·金特组曲”,但会适时暂停一下,请孩子们分别猜测各段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延伸介绍不同段落的各个主要乐器,例如长笛与双簧管分别演奏的是“晨曦”。

在芬兰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教改之后,音乐课不再只是带着孩子们唱唱歌、吹吹直笛就好,而是希望为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种下一颗美丽的种子,带着孩子以自然、生动、全面的方式,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音乐家的背景、乐曲的解析与乐器种类的组合,进而让孩子喜欢、习惯去接触和感受音乐。

教学会先从一个国家的音乐风格开始,聆赏过几首曲目之后,老师就以那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为主,描述其生平事迹、所处时代与生活背景,再继续欣赏这位音乐家所谱写的曲目。整个教学有节奏性,而且步调绵密、细腻,借着同一个国家的音乐风格、代表性音乐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将整体印象与赏析不着痕迹地烙印在孩子的脑海与心灵里。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能从多元的角度,鼓励学生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试着让他们以幼年但纯真的心灵,开始去认识和感触音乐,了解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是哪一些乐章或内容,这样,音乐才能真正与孩子产生互动,孩子才会觉得音乐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高高在上。只要老师用心、教育体制鼓励,艺术与文化的“美育”就不再是呆板的“教与学”,或甚至让孩子以为音乐只是无关“正课”的附属品,或是属于少数族群的“才艺”。孩子们也可以借由音乐课,同时了解、认识、尊重邻近国家的文化、音乐与艺术!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纲要中,关于“音乐”的学习重点:

1~4年级:听各种音乐,感受音乐,描述作曲家的经历和观点,辨认出听到的音乐,能够用文字、图像和动作表达听音乐时的感受。

5~9年级:学生知道如何欣赏音乐,写出观察报告,对他们听到的乐曲提出合乎情理的观点。

游泳要怎么学

在2008年的一个深秋日子里,我来到赫尔辛基市中心的一所学校,一辆市政府公交车已经在校门口等候下一个时段要上游泳课的孩子们。我和一群开开心心、吱吱喳喳的五年级小朋友们上了车,一起前往城中的一所室内温水游泳池。

带班的海蒂和安提拉老师说,赫尔辛基市政府教育局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游泳,替一到五年级的学生规划了一门由专业游泳老师教学的游泳课程,市政府也提供免费的巴士往返接送。

游泳要怎么学,我从女儿三岁在美国学游泳时就开始观察了。当时,只见一群两三岁的小孩在老师的悉心陪同下配上各式各样的辅助器材:有绑在腰际的小浮筒,有捆在手臂上的小气圈,还有弯曲、彩色的浮条和不同尺寸、形式的小浮板。老师以非常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学,孩子们从开始有一点点惧怕下水,到后来争相在泳池里嬉笑玩耍、水上水下地浮沉潜泳,最后笑得合不拢嘴地结束这一堂课。那种自然而然、欢欢喜喜的学习过程,让我印象深刻极了!

三年后来到芬兰的赫尔辛基,我在市中心最大的室内温水游泳池里看着女儿们从手忙脚乱的狗爬式和可以自然休息喘气的仰泳学起,最初她们只能游25米,慢慢能游200~600米,然后更进一步,学会了潜泳、跳水。

这让我认识到,芬兰人不注重单一泳姿的反复演练,而是鼓励孩子们以自己所会的方式去游完一段距离,随便孩子变换姿势;也不强调快速、标准,只希望孩子真正不怕水,会自由换气,享受在水中的乐趣。

除了在泳池上课外,学校的体育课也规划了各年级的游泳进度。女儿们如鱼得水般地喜欢上了游泳课,而校内和校外的教学方法几乎如出一辙,先强调识水、乐水,而不是一直勤练某种泳姿,或单调、机械式地反复双腿踢水等。

过去—年,我还是会偶尔随着不同的班级到芬兰的游泳池去观察小朋友的游泳课。就以芬兰小四、小五的游泳课来说吧,孩子们除了可以慢慢学会游上几百米外,还可以学习跳水和水中救援。在泳池里,老师会将同时上课的两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标有不同高度的跳台上学习跳水。孩子们总是跃跃欲试,一跳再跳,乐此不疲,我则看得有点心惊胆战。老师没给过多的压力,鼓励想跳的孩子排队等候,觉得跳水台过高的孩子就先在池边或是很矮的跳板上练习。

学水中救援时,老师先将一个绑有拉绳的物品扔进水中,可能是大的方型浮板或长型浮条,然后让孩子们分别在池边和泳池里,互相以真实情境的体验方式,进行半玩乐式的救援练习。我还看到另一群孩子在浮潜。孩子身手敏捷地游至深水处,捡起老师扔到池底的塑料圈,交还给老师后,由老师再扔进池子里,让其他小朋友继续玩。你丢我捡、我扔你找的真实场景就这样扎扎实实地让这些半大不小的“萝卜头”不知疲倦地往来于深浅水域之间。

踱步到了另一端的大泳池,我看到另一组孩子在标准的25米泳池里来来回回,以自己会游的泳式往返游。

这时,一个缺课错过期中测验的女孩需要自己来回游上几十趟,好补足学习进度。几十趟?我心里有点怀疑,但我更想知道她要游什么式。我一看就哑然失笑,因为她既不用自由式,也不用标准的蛙式,而是游芬兰湖边最典型的“抬头”蛙式。她游得尽兴、不慌不忙,老师也悠哉地看着她游完,然后将距离记录下来。

我和海蒂老师聊起这些观察。海蒂老师说,其实对于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老师真正想要知道的,只是孩子们可以游多久,游多远,至于姿势标不标准,会不会某些姿势,这些都不急,因为初中还有游泳课程,学校会等孩子的骨骼与肌肉发育都比较成熟之后再来好好教导、修正他们的动作,一点都不嫌迟!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纲要中,关于“游泳”的学习重点:

1~4年级的目标与核心内容:学生学会基本的游泳技巧,习惯水,进行泳姿练习。

在4年级末,学生能够以不同的姿势在深水区游泳。

5~9年级的目标:学生的游泳技能得到提高,学习水中营救技巧。

8年级的评价标准:学生游泳技巧熟练,知道水中营救的技巧。

品格:来自价值观

品格是芬兰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吗?我想并不是。品格是人成长历程的副产品。人如果被放在群己关系、社会责任、全球公民的大格局、大架构之内,学会尊重不同个人、文化、宗教,那人的品格与正、邪之分际,就会透过各项课堂的研讨、论辩和日常生活实践,自然而然地深植在心中。

那么,品格可以被列为一门学科吗?需要特别被标举出来“浇灌”给学生,甚至可能演变成为考试项目吗?

在芬兰,那些鼓励学生建立正确人生概念的课程,一路从小一到高三都长期进行着。高中的哲学与心理学两门课的目的,就在于更系统地把过往义务教育学到的生命价值探讨与思考,以及对于自我的认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等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更有学术架构的哲学与社会正义层面。

这些课程是否要列入纸笔式的考核里,则交由校方与老师共同决定。每个年级、班级与学校的情况,虽然不尽相同,却在几年之间会逐渐达到共同期盼的学习与成长效果,其相同点就是课程的范畴与内容进度,符合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纲要的精神。

品格教育应该要从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与人生价值观来谈,因为塑造、影响孩子品格的因素,绝对同时来自家庭、学校与社会。一个社会的问题与现象,多多少少会直接反映到学校,反映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里。社会上对于人生、事物的价值观与评断方式,最后也必然会影响众多孩子与多数家长们。

一直以来,芬兰整体教育的理念与体制都不是以“争第一、赢在起跑点”为主体,而是对孩子们都尽力引导、有教无类,并且真正把国家资源浇灌给学习落后和成绩相对跟不上的孩子,对他们给予关怀、帮助。

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孩子们时时看在眼里的是整个国家机器如何运用资源,积极协助学习比自己落后的同学,那孩子们或许就比较不会自比“优秀”、蔑视弱者、恃宠而骄,因而学会对整体社会要更有责任感、同情心。当那颗小小的“恻隐之心、关怀之情”的种子潜移默化,慢慢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后,那教育所期盼的品格就会是必然的结果。

当我听着女儿们谈起学校老师与同学如何把全球气候变暖、关心贫苦、尊重他人、了解人权等课题,在宗教、伦理或其他课程中不断讨论、分析,进而化成孩子们信手拈来的思维、信念,并且能拥有独立自主的判断与评价时,我心里不禁感叹,这样的课程与教学方式对于孩子的品格成长已经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芬兰在品格教育上带给我的启发,让我更能理解它的先进思维与包容、多元。他们一向将孩子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而不只是个孩子。既然是个独立的人,那么老师与孩子、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要学会互相尊重。借由宗教、伦理、哲学、心理学等课程,去长期启发、塑造独立个人的“群体关系”思维,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有良性的循环。

芬兰国家核心课程纲要中,关于“哲学”与“心理学”的说明:

哲学:哲学指导会促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哲学提供学生丰富的视野。当钻研得更深入,他们会发现没有简单的结论,学生会学习梳理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其他不同意见。学习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更积极、有责任感、宽容的公民。

心理学:心理学指导会为学生懂得哲学知识和个人运用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连接哲学、社会、文化、当今争论的洞察力,懂得哲学、生物学和社会因素会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猜你喜欢

芬兰老师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