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5-01-15车万行

金融经济 2014年9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体制发展模式

车万行

摘要:中国在过去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典范。然而在经济不断飞速前进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在分析中国发展模式过去取得的成就与引发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借鉴,以期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发展模式;经济体制;比较优势;生态文明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始终不断探索的重大命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都是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极其关心的问题。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了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强综合国力,我国随着发展不断地转变发展模式,在实践中艰难探索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过去30多年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形成了以大出大进为基本特征的出口导向模式。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以及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以低端产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尽管如今国际金融危机最恐慌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对发达国家的冲击却依然存在,其进口的需求相对于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衰减。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的消费下滑导致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大幅下降,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出口导向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到2009年底,对欧盟出口2118.3亿美元,下降21.8%;对美国出口1986.1亿美元,下降14.8%;对日本出口874.4亿美元,下降17.6%[1]。而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出口成本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对外贸易摩擦事件频繁发生,据数据统计,从1995年开始,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世界经济滑坡,各国为了尽快恢复本国经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而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发生,非贸易壁垒也呈现多发趋势,技术壁垒、知识产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也都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多重阻碍,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出口成本。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复苏时期,新兴经济体开始崛起,这种新兴经济体多数采取出口导向模式,一些新兴经济体生产成本大都低于中国。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个国家都注重低碳环保的产品,中国许多产品是在高碳排放的条件下生产的,这将引起欧美国家的抵制。

中国外贸依存度占GDP比重过大,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部分地区,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对我国的经济会造成很大影响。2006年我国出口占GDP39.9%,高出全球平均值10个百分点。尽管2013年中国的货物贸易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过度的依赖出口将使中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左右。由于诸多原因,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福利的贡献在逐渐减小,中国出口产品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在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新时期,以出口导向型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已经后继乏力。

(二)投资主导模式与落后的消费结构

中国过去30多年形成的以经济总量扩张为目标的投资主导模式在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断时期具有其合理性,也有效地解决了过去中国短缺经济的问题。但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着生产过剩造成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扭曲的矛盾,投资主导模式的弊端日渐显露,在国外出口形势下滑,产能过剩危机加剧,投资主导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国的投资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地方政府追求GDP,导致吸引投资、鼓励投资的主要因素。而资源要素价格的行政控制造成低成本扩张,鼓励并扩大了投资和生产。中国的投资率长年保持在40%左右,大多数年份在经济增长总量中占有的份额高出消费和进出口。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在进入到重化工业、城市化时代,略微偏高的投资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中国的投资率比国际上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明显偏高,在这个阶段的国家的投资率大都分布在22%-40%之间。由于长年的投资主导模式,已经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的汽车生产、能源生产、钢产量等行业已经逐渐超过大部分发达国家,有的已经居于世界首位,这些令中国骄傲的行业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但与此同时却是不容忽视的产能过剩危机,2006年国务院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9个。在2008年全球钢铁产量下降20%,而中国同期却上升了15%,然而国际上对钢铁的需求却在大幅下降。

投资主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所以其往往造成第三产业比例失调,带来服务业的严重滞后。中国的服务业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低收入国家,扭曲的供给结构造成了经济的畸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低端产业的制造业以及低成本扩张模式的市场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资源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是一个长期趋势;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较低,制造业的质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容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投资主导模式能为经济所作出的贡献相当有限,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以投资为主导的模式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四高一低”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工业化初期重工业并不发达,人均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相对较小;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急剧上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社会推进低碳社会建设,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已经逐渐形成。中国也正在逐渐步入低碳经济时代,在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寻求平衡,逐步突破“四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带来的束缚。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而且未来中国能源供给仍然呈现出以煤为主要能源供给的基本特征。从现阶段发展来看,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改变的可能性相当小,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石油的CO2排放系数平均相当于煤炭的80%,而天然气仅相当于煤炭的60%,中国的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面临着巨大的碳排放约束,2006年中国CO2排放量为3.9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6%,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2]。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36.17万亿吨,其中煤炭消费总量24.09万亿吨,占据总能源消费的67%。

中国过去长期实行的高污染、高碳排、高增长、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在国际碳排放的约束以及中国自身资源环境的限制下难以持续,中国作为世界碳排放量的发展中大国,需要寻找一条既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生态约束日益严峻

从十八世纪开始的工业化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发达的国家是靠能源、资源的消耗和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实现其经济发展的。进入20世纪下半期,这种发展方式造成的能源、资源供应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资源节约技术、再利用和循环技术,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经济环境的维护与改善。西方发达国家的这种“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虽然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但在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多次“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过程。中国在过去三十几年的经济发展中,虽然经济实力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虽然中国在十六大时已经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在部分地区有一定效果,使得环境得到一些改善,多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生态和治理得到加强。但中国当前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日益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逐渐显露,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沙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当前中国空气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的城市占了1/3左右,地表水能够满足饮用水供应的不足一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幅增加。据有关数据统计,仅2002年到2006年有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由4640.9万元增加到13471.1万元[3]。在由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治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费用也在逐年上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2000年为1014.9亿元,及至2012年上升到8253.4亿元,整整增加了8倍多。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因经济发展造成的能源浪费及生态破坏,造成现今一些行业的资源短缺以及发展成本过大,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现阶段以及今后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必须打破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在借鉴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以及总结我国发展的得失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态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二、国外发展模式及借鉴

(一)美国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美国在1776年宣布独立后资本主义开始迅速发展,1807年开始产业革命,经过5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工业和农业中不断得到发展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起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成熟,美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开始建立起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生产的集中,垄断组织的出现。美国在19世纪开始建立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到20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变为由垄断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经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既由国家出面干预经济的政策,这标志着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过去单纯的自由竞争市场机制转变为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来配置资源的“混合经济”体制。

美国的市场经济从典型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逐步转变为一种有调节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混合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有一下几点:(1)在美国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机制主导着资源的配置和经济运行的规则。(2)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坚持贯彻自由平等的竞争原则。(3)美国的市场经济拥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启示与借鉴:(1)建立、健全商品和服务市场,形成一个完全的、完善的统一价格体系、竞争充分的市场以及规范的交易秩序和法律体系。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许多规则、法律以及做法,可以参考美国在市场经济中对各个行业的企业和公司的规模、数量大致调到适当的水平以及合理的结构。(2)恰当的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协调好权利与利益的分配等问题。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中国应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管理权利分配关系,明确财政支出的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由谁负责。(3)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使退休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贫困居民等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维护社会安定。美国不同阶层收入差距很大,高效率的发展带来的是公平的缺失,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弥补。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英国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16世纪圈地运动的兴起和地理大发现后,由于国内外的刺激,英国从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转向商品经济。随着1764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国内工业资产阶级取代商业资产阶级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得到确立和巩固。17世纪到19世纪是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英国采取了完全的自由放任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这种自由放任主义政策随着国内垄断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从19世纪末期开始英国开始逐渐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国彻底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同时采取了凯恩斯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从此英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涨局面的出现表明了英国国家干预政策失灵,新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尤其英国迅速流行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推行货币主义和自由化经济政策,并改变了福利制度使得英国的经济维持了长时期的增长和较低的失业率。

英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特征可分为一下几点:(1)私人经济和资本是英国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并占据主导地位。(2)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价格规律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3)英国具有十分健全的市场体系。英国的零售商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发展速度在西欧国家十分突出,其工会组织代表工人谈判的力量越来越有力,英国的金融市场的多样化使得伦敦是西方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英国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启示与借鉴:(1)建立符合实际的社会福利制度,尽量少的妨碍市场的作用机制。英国的实践表明,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降低了社会经济运转的效率,使社会福利制度的本来目标不能实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差,如今面临扩大社会福利保障的巨大压力,中国应吸取英国的教训,避免在改革中旧的问题解决不好,新的问题又出现。(2)不断创新企业制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英国20世纪前的经济迅速扩张与其市场经济组织方面的创新有直接关系,当前中国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在于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是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重点。(3)中国一定要坚持市场经济方向改革,英国市场经济发展演变表明市场经济制度是最富有活力的制度,中国现今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阶层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积极支持改革,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德国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德国从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已经逐渐开始发展,从1848年革命到1870年德国工业革命急速发展阶段,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迅速转化,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70年代普法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德国国内的统一,为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营造了良好的环境。70年代以后随着集中与垄断的迅速发展,国家和垄断资本的紧密结合,国有化企业逐步壮大。到20世纪初就超过英国跃居欧洲第一,德国也实现了向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二战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德国著名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的领导下建立起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其特点是将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结合起来。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则走上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东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转变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其是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但又不是完全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加以知道的社会指导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一下几点:(1)德国实行的是私有制下的自由市场竞争制度,国有制和合作经济只是必要的补充形式,所占比重不大[4]。(2)德国市场的活力来自竞争,其制定“竞争秩序”规范竞争行为,立法限制垄断,保护竞争。(3)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是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有效的发挥市场调节,政府通过立法约束市场调节的无序性,以防止集中垄断和贫富差距过大。(4)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不仅重视个人利益,而且通过政治措施达到社会公平[5]。

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借鉴:(1)建立市场竞争秩序,保证市场的开放性、竞争性和公平性。要平等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加强对竞争秩序的规范和监督。(2)实施适度的宏观调控使市场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协调发展。在中国,国家政策在确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更应该关注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发展经济与社会和谐进步相协调。(3)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德国的环保产业非常发达,环境产品以及环境出口比例比较高,在环境技术开发领域德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极大程度上的破坏,使中国经济陷入生态限制。所以应该加大环境技术开发,对环保产业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这样既能保持国际竞争里,又可以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4)构建绿色城市,加大公众参与制度,维持城市可持续化发展。德国明斯特市有“自行车城”之称,是世界生活品质最高的城市。为了保护环境,人们上班、购物、上学都是用自行车。城市建了很多自行车道,只允许自行车和人行,禁止汽车行驶。明斯特市长贝特霍尔德·提尔曼博士说“一个富有生命力和人性化的城市,必然要讲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与发展”。我国应施行试点城市,进行绿色改造,从而向全国推广,逐渐消除日益加重的城市污染。

三、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1953年我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成为首要问题。当时国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的发展思想,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国际政治环境和薄弱的经济基础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了错误的判断,执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试图以“一大二公三纯”的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发展,实行了“十五年赶英超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一些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在发展问题上走了很大的弯路,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也没有明显的增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将发展及发展速度问题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为中国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不断探索着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我国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一步明确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虽然以年均9.8%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增长代价过大,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地区、城乡、内外部经济之间不平衡、不协调以及不可持续等问题逐渐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平稳的增长。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实际成效,但总体上依旧没有摆脱“四高一低”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和增加物质资源投入与消耗,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的时期里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现实迫切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消除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突破传统“四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约束,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存。

我国的发展模式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发展是硬道理”,再由“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再到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对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的认识不断深化,由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可知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于发达国家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和生态化道路。

四、重要结论

中国在过去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改革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典范。然而在经济不断飞速前进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国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我们绝对不能走资本主义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后发展的国家可以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以及借鉴先进国家发展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开始建设就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新古典经济学的极端个人主义忽视了生态的约束,西方的快速发展固然巩固了他们的国际地位,但是却是以消耗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并且带来了全球变暖和生态危机。中国自古是一个崇尚和谐的国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如何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兼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发展方式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建设可以和西方自由、民主、法制的耗能社会竞争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是我国未来发展实践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迟福林,傅治平.转型中国:中国未来发展大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第5页.

[2] 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 穆建晔.市场经济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第106页.

[5] 白永秀,任宝平.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7页.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经济体制发展模式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