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庆新年

2015-01-15

南方周末 2015-01-15
关键词:圆舞曲爱乐维也纳

焦元溥

经典可以和生活相伴,也可给予新观点并刺激新创作

年前至某古典音乐广播节目当来宾,不可免俗地挑了几首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庆祝新年。

“这些曲子好像谁来指挥都差不多?”主持人好奇地问。“不不不,差很多!”

我们立即听了1992年由克莱伯(Carlos Kleiber)指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录音。一曲《吱吱喳喳波卡》(Tritsch-Tratsch-Polka),声部精雕细琢、音色澄澈多彩不说,更有罕闻的畅快称意。同样的丰丽细腻也展现在《雷鸣与闪电波卡》和《蓝色多瑙河》,好像只听这两曲就听了整个世代的流光璀璨,轻歌剧与圆舞曲,世纪末维也纳最佳好的欢乐。

“真的很不一样啊!”“但你还没听卡拉扬呢。”

于是我们又听了1987年的卡拉扬。这场新年音乐会更不得了,维也纳爱乐最美的声音尽在于此,老大师一生功力也尽在于此。诙谐笑语与绝艳靓声相得益彰,录音所留下的不只是音乐,还是文化与文明。

维也纳爱乐现在每年都以轻歌剧序曲、波卡舞曲和圆舞曲等作品贺岁,可真正出类拔萃的演奏,除了卡拉扬与克莱伯,数来数去也就那几场。同样是新年,台湾首屈一指的台湾爱乐(NSO),近来也都举办跨年音乐会和新年音乐会。他们并不移植维也纳传统,却努力呈现多样丰富的乐曲选择。或许,这才更是新年的意义——没有哪天真的和其他天不同。只要有心,日日是好日,每天都是新开始。

只是今年演出的荀贝格《古勒之歌》(Gurre-lieder),还真是没办法想演就演的曲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排出此曲就必是大事。这是史上编制最庞大的管弦乐曲之一。想演《古勒之歌》,得用上特大管弦乐团,还需要三组男声四部合唱,八部男女混声合唱,五位独唱歌手和一位朗诵,舞台上动辄塞满四五百人。作曲家以优美至极的旋律和绝顶高超的写作技法,表现最浓烈的爱情、最痛苦的愤怒,以及将缺憾还诸天地的壮阔,是浪漫派登峰造极的典范。从《古勒之歌》我们可以听到荀贝格的旷世奇才,也可以听到他所继承的传统,还可以听到他如何影响未来——你能从中找到《魔戒》电影里烽火传山越岭一段的相似笔法,也可寻得卡通《汤姆猫与杰利鼠》的逗趣音乐。即使许多听众才和《古勒之歌》在音乐厅初次相识,却早已熟悉它的无数分身。

这也就是古典音乐为何能够持续活到今天的原因。就乐曲而言,“经典”从来不是放在博物馆玻璃柜里的展品,而是一次次在之后作品中出现,不断影响我们的创作;以演奏而论,施特劳斯家族时代的圆舞曲和波卡舞曲演奏,必然和现在的演奏式样很不相同。但也正是借由代代音乐家的表现,这些乐曲不仅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也能和当下听众持续沟通。愈是杰作,就愈能给予诠释自由与想象空间;愈是大师,就愈能见人所未见,把陈腔唱出新意,让滥调起死回生。音乐如此,文学亦然,《追忆逝水年华》的玛德莲蛋糕始终吃不完,传香到东方依然芬芳。《包法利夫人》最后那瓶砒霜,到现在都还让人深受“毒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如苏东坡唱不完的《水调歌头》,只要你愿意,经典总是可以和生活相伴,也永远可以给予新观点并刺激新创作。

一年其实不过一转眼。祝福大家聆听更多、观赏更多、阅读更多。来年此时,希望你发现自己收获满满。

(作者为音乐学博士)

猜你喜欢

圆舞曲爱乐维也纳
节日圆舞曲
师院圆舞曲
绵绵春光 细碎花期
爱乐之城
图说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
小狗圆舞曲
柏林维也纳打嘴仗
黑色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