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美国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2015-01-14王春霞李忻洳

山花 2014年22期
关键词:海勒军规黑色幽默

王春霞+李忻洳

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世界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重要作品,被评论者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最佳小说,也是美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由此,作者海勒成为了黑色幽默流派的代表性作家,这部作品开创了其后文学界称为的黑色幽默文学流派。该流派因其所具有的宏伟气势而成为美国小说发展的风向标。

黑色幽默源流及其特征

黑色幽默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社会出现了动荡不安的状况,社会风气萎靡不振,反映在文学上就需要出现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但是该流派之创作所具有的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却应当追溯至二战中。但是,黑色幽默作品是具有十分浓郁的荒诞与滑稽色彩的喜剧作品。海勒所创作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经典之作,在黑色幽默创作中的鲜明特征就是要注重并且强调世界之荒谬以及当时社会之疯狂。黑色幽默还是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幽默形式,让读者们在笑声之中产生深入思考以及反省,其内容可以说是喜剧与悲剧内容之混合,从而体现出主题思想。黑色幽默为广大读者们所接受的原因是这一作品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二战之后美国人对于黑暗、邪恶以及社会不公的深切担忧与绝望。与此同时,小说讽刺幽默的场景还能让人产生慰藉之情。

《第二十二条军规》文本介绍

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创作背景,所描写的是一支美国空军部队士兵们的生活情景,其核心情节是飞行员兼轰炸手尤索林提出停飞复员过程中所经历的斗争。该空军部队的指挥官卡思卡特随意提升飞行员所需执行任务之指标,导致各位飞行员均得了心理恐惧症。尤索林为避免进行飞行,躲入医院中装疯卖傻。《第二十二条军规》明文规定了疯子可以停飞,但是,同时还规定了停飞一定要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军规所附带之条件为凡能够提出申请的就意味着此人不够疯。因此,他只得继续参加飞行。此时,他只得寄希望于军规中关于飞满32次的人可以不再执行飞行任务的规定。但是,在其飞满之后,指挥官又规定了一项新的附加条件,该附加条件是在停止飞行之前不得违抗上级的命令。在飞了70次之后,尤索林终于知道了军规是一个圈套,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于是他下定决心朝中立国瑞典飞去。该小说始终笼罩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阴影之下。虽然并无确实的文本,但是我们从尤索林的经历可以发现,不管人们如何拼命地挣扎,总是无法逃脱其控制。小说中的人物有军事官僚集团、普通军人两个组成部分。前者始终操纵着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制定和实施,并运用其制造出悖谬从而维护自身的权威,达到愚弄下级和主宰普通人命运的目的。比如,特种警备司令佩克姆将军就是这么一个可恶的人,他在所有的重大问题上都是现实主义者,对他人的不足十分敏感,但是对于自身的问题却若无其事。他觉得他人都十分荒谬、可笑,只有自己是个例外。他觉得自身唯一的不足是没有缺点。他告诫下属,只要是法律并不禁止的都可以做,而法律并无不许撒谎的规定。

军事官僚集团成员们通过战争来满足个人的私欲,为了实现个人的飞黄腾达而草菅人命。比如,空军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就是如此。他极为冷酷、残忍,无论有何种轰炸任务,总是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其下属加以实施,并且公开宣称对于人的损失根本无所谓。他自己得了精神分裂症,在性格上极为矛盾。他常常会为自己年仅36岁就成为空军上校指挥官而自鸣得意,却又常常会为自己到了36 岁只是一名上校而沮丧不已。为了能够早日成为将军,他主动向联队司令官德里特将军要求任务,并利用第二十二条军规,一而再地增加实施轰炸任务的飞行次数,从而让飞行员们不得不无休无止地面临死亡的威胁。

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具体应用

黑色幽默主要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当时,社会风气萎靡不振,战争忧郁症也在威胁着人们。黑色幽默尽管流行于这一时期,但这一流派创作中的社会因素却可追溯至二战期间。大战之中那疯狂而又残酷的战争悲剧为人们留下了无法忘怀的印象,特别是大量黑色幽默流派作家均亲身经历了战争。由于是劫后余生,撕心裂肺的痛苦感始终萦绕于心头,必须要一吐为快。二战之后的美国虽然曾经经历了一段和平时期,但是在社会表面的高度繁荣下,激荡的社会暗流已经渐渐地形成。在进入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鉴于美国政治与经济危机的持续加剧,各类社会运动粉墨登场,此起彼伏。在这一时期的美国人心目之中,世界上已经不再有那种神圣的值得崇拜的东西了,包括美国国旗、上帝、荣誉、贞操和诚信等都是如此。正是在以上这些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黑色幽默文学流派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美国文学的重要标志,其中,美国知名作家海勒所撰写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轰动一时,成为全美甚至全球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经典作品。

黑色幽默流派作家约瑟夫·海勒充分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艺术表现方法,把作家当时所处的周边世界的滑稽、残忍与阴暗的一面置身于黑色幽默这面哈哈镜面前进行夸张、放大甚至扭曲,令其所要表达的事物更显荒诞。这并非是一种单一化的病态式幽默,而是具有浓郁的颓废、悲观、绝望情绪,这就会给读者们以无法忘怀的震撼力。

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当中,作家并没有使用通常所用的“regulation”(规则)、“rule”(规章)等词汇来表示军规,却使用了“catch”这一词汇,而“catch”一词含有陷阱和圈套之意。海勒正是运用了这一词汇的双关之意来证明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是一个圈套,任由你如何努力也无法从其束缚之中解脱。这部小说是对二战时驻守于地中海皮亚诺扎岛的美国空军士兵生活的艺术化再现。小说一共有四十二章,并没有统一而又完整的故事情节,每一章讲述了一个人物的经历,再通过始终贯穿于全书的主人公尤索林的亲身经历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故事加以串联。第二十二条军规所具有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尽管不是白纸黑字的条文,但是又是无处不在的一旦其化为具体条款时又变得诡计多端,但是又无人能够奈何,就如同尤索林所感知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完全不存在,虽然他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又没有什么用处。问题是每一个人均觉得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存在的。更为糟糕的一点是,它并无切实可行的内容或者条款可供人们加以驳斥、指责或者批评。endprint

正是这并不实际存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却能够置人于死地,让人不会产生一点点的违抗心理。小说中的尤索林是一名投弹手,他已经非常厌恶战争,求生已成为其生活当中的最高目标。为了能够逃避有可能到来的战斗,他屡屡装病住进医院。为了能够保命,他试着偷偷往飞行员们的食物中加入一些肥皂水,以至于导致飞行员们的集体腹泄,从而不得不取消了飞行任务。他深夜时分偷偷进入作战室修改轰炸的路线,以至于飞机飞到了并无防空系统的安全区。在飞机升空之后,他会说飞机有故障而提出返航的要求,在飞临目标之后,他不管是否命中,在俯冲投弹的时候就已做好了逃命的准备。他在衣服沾上了负伤战友的鲜血之后,就发誓今后不会再穿衣服。他每一天都只穿着大头皮鞋,全身一丝不挂地如同白色幽灵一般在军营之中徘徊。然而,对于尤索林这类看上去贪生怕死的行为,读者应当进行辩证分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对尤索林的肉体以及精神产生了最大威胁。在面对着丑恶现实但是又难以排解出心中苦闷之时,尤索林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痛苦而仰天大笑,这一让人哭泣的幽默能够短时间冲淡其心中之痛。这一绝望式幽默也把人类对于生活中显然并没有意义的荒谬反映表现得淋漓尽致。尤索林极为痛苦地看到了他的战友们被敌人无情地杀害,对他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继续活着。他始终在试图掌握自身之命运,而并不掩饰自己求生之欲望。他努力地追求自由,尽管他的自由只不过是人们身处荒诞境地下不得不做出的痛苦抉择。

同时,以卡思卡特上校为典型代表的上层官僚集团却打着为祖国而战斗的口号,为了自身能够得到升迁,根本不会顾及下属死活,以至于不断提升飞行的架次,从而加大了飞行的危险系数。主人公尤索林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点。和战友们的麻木不仁以至于失去求生的本能比较起来,他的行为举止才更像正常人。从这一角度而言,尤索林所追求的具有合理性。在如此荒诞不经的世界上,善与恶相互颠倒,美与丑相互换位,在这一悖论怪圈之中,升迁的是谢司科普夫中尉这种将战争视为升职良机的缺乏人性的野心家,而发财的则是伙食管理员迈洛这类眼中只有金钱与利润的势利小人。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喜写悲,作品中的一些情节夸张到了荒唐之地步,因而具有浓郁的黑色幽默流派风格。这就表现为作家以反讽为主要基础的小说艺术构思。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荒诞的,这样一来,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均失去了一般意义上的标准。约瑟夫·海勒将原本不正常的东西视为正常加以写作,而不可思议的东西则变得既合情又合理,以至于原本正常的事物变得滑稽而又可笑,如此一来,荒诞的世界才具备了无穷无尽的幽默感,这就彻底印证了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荒诞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依靠自身内容与形式之创新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从而开启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荒诞小说的大幕。《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方法成功地把表层幽默带入到深层次的恐惧之中,从而为读者们塑造出一个疯狂怪诞的现实美国社会,这和当时美国人民心中的恐惧感以及焦虑感相契合,成功地体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美好理想破灭之后价值观趋于崩溃之现实,自此以后,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就成为了难以摆脱的困境的代称。

参考文献:

[1]聂风云.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特征[J].才智,2012(5).

[2]张岩.荒谬的现代神话 绝望的黑色幽默——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浅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2).

[3]贺新丽.浅析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J].剑南文学,2012(10).

[4]唐鹏.荒谬的世界,扭曲的人格——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J].科技信息,2013(24).

[5]付卉.从心理空间理论看美国文学的黑色幽默——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

王春霞(1977— ),女,内蒙古人,包头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词汇、英语文学、英语翻译。

李忻洳(1981— ),女,山东威海人,汉族,硕士,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美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勒军规黑色幽默
海勒妙释“偏见”
海勒妙释“偏见”
海勒妙释“偏见”
黑色幽默
不可不知的64条“象棋军规”
不可不知地64条“象棋军规”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
救人者待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