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

2015-01-13杨静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凡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杨静

摘要: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师应进行反思性教学,要通过对日常的教学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反思;作用;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114-01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自己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施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新时代教师,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师怎样进行有效的反思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

1.武装自己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就是通过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师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选择出一套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呢?

教师由于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受过的训练不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及自身的个性素养及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因此,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进行教法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就认为是好的,就应该借鉴,并根据教学实际消化,借为己用,完善教学。当然,我们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 所以,在教学首先要武装好自己,以便教好别人。

2.认真反思教学行为,对实践进行理性升华

2.1要反思教学态度与行为。为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2.2要反思自己的整体教学策略。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结合点,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目标。语文教学策略反思,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教学策略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强调要背诵某些诗文,但收效不大。我认为可以采用"复背"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背诵熟记一批优秀诗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做法应该是:一是复背的材料要精选;二是复背的前提是理解;三是把复背的过程纳入课堂;四是集中时间进行复背训练;五是开展背诵竞赛,寓"背"于乐,及时做好复背情况的反馈。从学生的收获来看,选取抓好复背的教学策略,的确有利于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2.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们要求找出和分析"雪中捕鸟"一段的动词,这时,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上很热烈,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发挥教育机智,而是僵化地照搬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上的问答也只是限于几个学生,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理解得不透。后来,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有的学生朗诵,有的学生表演动作,有的学生摆设小道具,有的学生参与评价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既体验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3.讲究策略,训练学生自主学习

3.1学习内容——让学生自选。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小语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编入"你喜欢读哪几句?"的类似思考练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学生的"自主"权得到体现。

3.2学习疑问——让学生自辩。古人曰:"学贵有疑。"而疑问,该由谁来解答呢?显然,学生应是解难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讨论、争辩,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入。"辩"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如教学《凡卡》一课,学生质疑:"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他会来救凡卡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顿时,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我认为爷爷会来救凡卡,因为他自己已经很老了,冬天那么冷,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可见他维持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难"。"我还从课文'做甜蜜的梦'可以看出爷爷不可能来接他,因为'梦'就暗示我们不可能实现的。""我也同意这个意见。因为作者用'梦'来结束课文,是要告诉我们凡卡要想摆脱痛苦生活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是一场梦。这就是更揭露当时沙皇黑暗统治下穷人的悲惨命运。"……这不能不说是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奇迹。由此可见,课堂上疑问让学生多争辩,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也促使了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总之,通过反思总结,自己的综合素质必然会得到稳步提升,这是我们成为研究性、创新型、学者型教师的根本途径之一,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

endprint

猜你喜欢

凡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凡卡》续写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