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01-11陶毅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职能审计工作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的会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管理问题,内部审计组织,作为企业内部建立的管理组织,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够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和管理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会计风险管理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改善,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本文通过内部审计、审计职能等方面对内部审计有一个基本了解,正确的分析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责任以及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高层管理领导控制和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对于促进企业进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内部审计及其职能特点

(一)内部审计概念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建立,为企业管理部门服务的一种能够进行独立检查、监督和评价的组织活动,在企业内部建立的独立的二级审计机构、部门或者是审计人员,必须要在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检查、监督和评价会计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依照审计特有的专业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资产及其管理的安全性,及其对企业整个完整的经营活动的规范性、经营业绩的优劣、经营的合法性等开展的一项独立的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经营管理等方面实现风险管理的审计活动。

(二)内部审计职能特点

内部审计职能是反应内部审计的本质和本身就有的内在功能,职能目标是为实现企业的审计服务,随着企业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其审计定义,主要存在如下的审计职能。

第一,检查职能,内部审计检查职能就是对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经济活动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资料是否真实可靠进行检查。

第二,鉴证职能,内部审计鉴证职能就是鉴定和证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并对其做出审计结论,鉴证职能是在上述检查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三,评价职能,内部审计评价职能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策略、决策方案、预算情况等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按照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目标进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进行评价。

第四,建设职能,内部审计建设职能就是对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的职能。

二、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中的责任

审计风险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所谓的固有风险,就是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发生了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按照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人员的看法就是,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在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很高,那么审计的固有风险就比较高。在考虑固有风险大小时,通常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以为内部控制在企业审计风险模式中是以控制风险的形式单独考虑的。既然固有风险是在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前提下产生的,那么固有风险的大小,就和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行业发展状况等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固有风险就比较高,再或者是就行业发展状况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固有风险相对就比较高。

控制风险是内部控制没有能够及时地预防和检查出的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大小通常和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情况及其执行情况有重要关系,但是和审计人员没有关系。审计人员不能够改变控制风险,但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

三、企业内部审计及其审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实现了对外改革开放以后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成立的,因此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在我国当前内部审计组织的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只有少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独立设置的,但是大部分的企业都是纪检委、检察署等合作存在的。这就严重违反了审计的独立设置原则,对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审计和财务合并严重影响着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使得审计组织一方面是作为审计角色存在,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了被审计组织,那么对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内部审计结构无论是在组织建设方面还是经济费用来源方面都没有办法做到独立。

(二)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合理,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在审计取证过程中的取证模式比较落后,内部审计基本上就是账目基础审计和现场经验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采取抽样审计,那么这就完全是按照审计人员的主观意愿开展的抽样审计,审计人员在抽样审计过程中都是按照一定的主观标准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的,那么这就会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对于一些重要的事项造成漏审,从而形成一定的审计风险。在企业内部审计开展过程中,被审计对象往往有时候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审计工作,对于被审计材料进行隐瞒,使得审计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那么对于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三)内部审计缺乏合理质量控制体系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缺少必要的审计规范体系,在审计过程中,凭借的大多数是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审计经验,随意性比较大,这就增加了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出现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对于被审计对象提交审计材料的完整性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控制体系,使得审计证据采集不充分,造成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为会计风险管理保驾护航

(一)改善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和管理体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现象,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于企业的其他部门,提高审计部门领导职位,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增强企业员工对审计的充分认识,从企业管理领导者开始,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审计制度等进行操作。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内部管理,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三级复核制

度,也就是最先的审计工作底稿及其报告等有审计负责人复核,之后交由部门负责人复核,最后交由审计机构负责人审定。

(二)规范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加强企业审计控制

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企业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选择合适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必须要确保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书面承诺,并对此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企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水平,在企业审计人员搜集证据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就可以实现取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审计过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完整可靠。

(三)合理评估审计风险,慎重评价审计结果

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开始审计工作以前,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必要的审计调查,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是审计项目存在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预测,确定审计风险,那么在审计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对审计风险问题进行慎重检查和评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审计过程中,仍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保证审计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合理评估审计风险,慎重评价审计结果。

五、结束语

企业风险管理需要内部审计的参与,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制定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断地加强审计人员及其企业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识,从而凸显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从而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职能审计工作风险管理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职能与功能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