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发展之对策研究

2015-01-10林敬博

科技视界 2015年34期
关键词:拳种传统武术竞技

林敬博

(云南曲靖师范,云南 曲靖 655011)

0 前言

传统武术发展正在走进问题时代,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发现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动因。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传统武术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挖掘传统武术的潜力,追索古朴剽悍的战斗形式与意味,展现传统武术的风采,是时代赋予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文化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制约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传统武术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裨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传统武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武术教材、武术专著、历年各体育院校博硕论文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武术传人、专家学者、民间拳师、社会大众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看法。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本文的论证支持。

1.2.4 逻辑分析法

对传统武术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进行逻辑推理,及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制约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逻辑基础,从而获得本文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2.1.1 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首先,国际武术联合组织的建立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国外的表演和宣传,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传播。从1990年10月3日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到现在,已有108个正式会员国,五大洲也相继建立了洲际武术联合会,促进了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其次,传统武术在国外倍受推崇,习武人数越来越多、来华参加传统武术比赛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再次,传统武术受到好莱坞的热捧。最后,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名家也经常奔赴国外教学,促进了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

2.1.2 国内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和武术主管部门都把如何发展传统武术放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传统武术在拳种的挖掘,技术动作的整理,比赛推广,以及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看似繁荣景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传统武术发展的诸多不足和隐患。第一,武术类电视节目得到空前发展;第二,弘扬中华武术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多;第三,近些年来,关于传统武术的书籍、影像制品和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般纷沓冒出,呈现出繁荣景象;第四,练习传统武术的人群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近2亿人练习武术,这个数字在中国至少有几千万;第五,近年来,以传统武术为主要竞赛内容的交流比赛或年会比较频繁。

2.2 当前传统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中国传统武术大量拳种消亡,随着武术竞技化的需求,把传统拳种搬上了竞技舞台,在以争牌夺金为目的的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引导与规范下,致使许多拳种都失去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和原有的特色。加上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大多不愿意花费很多的时间去修炼某一门派的功夫,而使传统武术拳种逐渐衰退,产生了“人去艺绝”后继无人的现象;其次,传统武术倍受冷落,呈现竞技武术一支独秀的局面,从目前我们国家的指导方针上来看,上至国家武术管理部门,下至地方武术协会,竞技武术始终是其工作重点和培养目标,在人才后备、学历教育、竞赛体系、科研力量等方面,竞技武术仍然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而传统武术只能在民间发展,且基本上处于自行发展状态,步履维艰;再次,中国传统武术呈现内冷外热的反差性,在中国人中学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减少,而外国人不断增加;中国人学习传统武术更注重形神兼备,而外国人更重视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学校武术绝大多数是名存实亡,而国外的部分学校正在增设武术内容。这种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与“庭外开花庭内枯”现象,呈现出传统武术内冷外热的极强反差性;最后,传统武术逐渐被异域体育项目蚕食,传统武术的生存不仅面对着竞技武术的冲击与演变,更面临着被很多异域体育项目蚕食的危险。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西方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量涌入,不断蚕食着传统武术。

2.3 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当前,传统武术的发展正在走进问题时代,“传统武术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传统,自然这个传统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传统武术,就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时代在变,传统在变,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自然也必须发生变化。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其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却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人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促成的。”要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在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因素、自身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2.4 促进传统武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传统武术科学理论体系研究,促进传统武术科学发展;确立传统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相统一的发展方向;简化传统武术套路并制定国家标准以促进其普及与发展;加强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加强传统拳种间的交流,借鉴太极拳的发展模式促进其他传统拳种的均衡发展;政府对举办传统武术比赛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扩大传统武术的宣传渠道和加大向世界推广的力度;以旅游为平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播;在企业中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加强高校本土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3 结论与建议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铸就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然而,时过境迁,传统武术的现代发展面临着大量拳种消亡、竞技武术一支独秀、内冷外热和被异域体育项目蚕食的困境,并存在自身、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针对各种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议:加强传统武术科学理论体系研究,促进传统武术科学发展;确立传统武术体育性与本质性相统一的发展方向;简化传统武术套路并制定国家标准以促进其普及与发展;加强传统武术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加强传统拳种间的交流,借鉴太极拳的发展模式促进其他传统拳种的均衡发展;政府对举办传统武术比赛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扩大传统武术的宣传渠道和加大向世界推广的力度;以旅游为平台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播;在企业中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促进传统武术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加强高校本土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培养。

[1]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1.

[2]李宁,江百龙.中国武术史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28.

[3]郭玉成.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J].搏击·武术科学,2007,4(2):1-2.

[4]洪浩.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J].体育学刊,2005(5):53-54.

猜你喜欢

拳种传统武术竞技
传统武术怎么了?
竞技精神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花与竞技少女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竞技体育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