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效果

2015-01-08霍华俏廖翠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原发性动态血压

霍华俏 廖翠强

(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广东茂名525000)

原发性高血压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多基因、多因素疾病。需要患者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同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连续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该方式贯穿了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主要特征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高度的合作性。我院采用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0例,男88例,女52例;年龄34~68 岁,平均年龄(53.3 ±3.6)岁;白天(8∶00-22∶00)平均血压135/85 mmHg,夜间(22∶00-8∶00)平均血压120/75 mmHg。均自愿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均有1年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且接受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精神疾病、严重肢体疾病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选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HEM-7210全自动智能上臂式家用血压测试仪器,8:00-22:00每间隔30 min进行1次血压监测,22:00-8:00每间隔60 min进行1次血压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引导患者注意设备的佩戴方式,防止脱落,保持日常活动,避免弯曲和压迫监测设备。在自动测量过程中,受测上肢要保持静止平放。注意确保监测设备的有效读数[1,2]。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均进行血压控制、疾病知识宣教以及监测血压等常规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3,4]。护理干预过程贯穿于住院过程中以及出院后,每间隔2周进行1次动态血压监测,每周1次随访。具体包括:①健康宣教。对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使患者明确高血压危险因素,明确治疗护理措施,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②心理干预。使患者明确自己情绪波动对病情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辅导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发生较大波动。③用药指导。引导患者了解药物治疗基本原则,要求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引导患者正确认识长期用药的意义和目的,根据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促进患者血压保持稳定。④行为干预。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能量摄入,避免油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控制食盐摄入量[5],适当补钙。有烟酒习惯的患者要严格禁止,加强体育运动,增强自身抵抗能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干预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观察组控制情况较好而对照组有所反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典型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以药物进行降压处理,但接近75%的患者未有效实现控制目标,导致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者引起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6-7]。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方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连续护理主要是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持续进行护理的过程,目前应用于慢性疾病尤其是针对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干预的疾病护理,其临床效果得到一致肯定。

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目前主要为个体化降压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生活方式干预,要求医患以及护患之间积极互动,协调配合,护理人员要对出院患者进行持续指导干预。针对药物治疗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药物种类以及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等进行调整。但该方法是以血压即时监控数据为依据的。出院患者难以坚持定期检测血压,其准确性也不够高,对药物正确使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方式,可以确保每间隔一定时间对患者血压进展准确测量和记录,能够客观反映患者血压的真实情况,为药物使用提供准确依据。

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进行连续护理,针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及生活行为干预,并定时进行电话随访以及血压监测,根据即时的检测结果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观察组控制情况较好而对照组有所反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常规护理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控制,但其长期控制的效果具有局限性,连续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则具有显著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n=70¯±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收缩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n=70¯±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 干预6个月对照组 154.22 ±12.55 129.11 ±10.14 134.44 ±11.26 136.50 ±11.06观察组 153.16 ±11.66 128.83 ±10.04 130.27 ±10.33 130.15 ±10.96 t值 0.518 0.164 2.283 3.412 P值>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舒张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n=70,±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舒张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n=70,±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 干预6个月对照组 89.02 ±8.13 82.15 ±6.42 84.45 ±7.33 86.25 ±7.82观察组 88.55 ±7.86 81.77 ±6.26 81.96 ±6.33 81.53 ±6.94 t值 0.348 0.355 2.151 3.777 P值>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连续性护理以及动态血压监测,其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1]刘荣华,李桂英,张德华.原发性高血压病148例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12-13.

[2]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3]李 芳.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36.

[4]朱艳霞,丰惠艳,蔡芙霞.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J].齐兽护理杂志,2012,18(12):67-68.

[5]杨 薪,钟向红,李 斌,等.原发性高血压成人尿钠排泄量与颈动脉硬化及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3,19(3):233-236.

[6]佟春荣.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3,13(5):142-143.

[7]马文霞.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314-315.

猜你喜欢

原发性动态血压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动态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