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沪深对外文化贸易竞争态势的比较研究

2015-01-08梁香伟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大城市文化产业

黄 斐 梁香伟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文化流动的基本形式,一个国家的内部如此,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亦是如此。要想推动中华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对外文化贸易是一种必须的手段。国务院2014年3月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两份文件,以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来提高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质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各主要城市竞相出台各种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划拨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越来越重视对外文化贸易,而这其中又尤以上海、北京、深圳三大城市为领头羊。可以说,这三大城市犹如我国开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三大箭头,它们之间既相互协作,又互相竞争。本文以这三大城市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竞争态势为比较分析对象,既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又对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加以分析,进而有所裨益于三者各自对外文化贸易的开展,并从整体上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三大城市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成功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前提。北京、上海、深圳作为国内的一线城市,经济体量大,产业现代化程度高,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纷纷提出了适合本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并通过大手笔、大资金、高规格布局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

2013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406.7亿元,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10022亿元,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市支柱产业已经排到了第二位,占GDP比重超过12%;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约为11.5%;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35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9%。随着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这三大城市的对外文化贸易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如北京市的对外文化贸易总额由2006年的12.65亿美元提高到2013年的35.33亿美元,年均增长15.8%。动漫游戏出口、图书版权输出和电影出口居全国前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数位居全国之首,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正在蓄势待发。几乎同期,深圳市文化创意企业年度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则从2007年的13.55亿美元提高到2012年的43.3亿美元,增长十分迅速。

对外文化贸易额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各大城市因地制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积极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结果。北京、上海、深圳都在结合本地区域优势,制订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并积极搭建诸多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以促进本地的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三大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和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已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既相互协作又互相竞争的态势。具体情形如下图所示。

二、三大城市对外文化贸易竞争态势的比较分析

北京、上海、深圳这三大城市都非常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将之列为本市的支柱产业,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都占到了各自GDP的10%左右,所占比重最少的深圳也超过了9%。同时,伴随着我国对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日益重视以及三大城市各自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外文化贸易亦成为它们调整自身产业结构、维持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保持各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这三大城市除了出台一些常规化的政策和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和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外,还纷纷结合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高规格、大手笔地搭建一批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平台,并以这些平台为主要抓手促进本市对外文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三大城市在对外贸易上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并呈现出明显的竞争态势。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都决定了它发展文化产业和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文博会虽然比深圳文博会起步晚,但依托其自身优势仍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外,在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建设方面,在文化部的直接支持下,北京市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市长直接指导北京基地平台和相关重点业务建设,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26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2013年基地部分园区物业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全部基地园区计划于2015年建成,预计将带动5000人就业,年营业额将达到500亿元,年收益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经济中心,近年来又是我国诸多深化改革开放政策的“试验田”,2013年8月22日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设立更是增强了这一优势。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上海可谓是先知先觉,2007年9月便成立了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平台,2011年11月又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上设立我国首个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市给予上海基地土地、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一是提供10万平方米两栋大楼;二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给予上海基地一定额度的运营补贴;三是给予入驻文化企业一次性补贴50万元;四是在中宣部、文化部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授予上海基地开展延伸文化产品的审批服务。目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上海基地现已聚集203家文化贸易和服务类企业,2013年完成文化产品进出口71.4亿元人民币。上海基地已初步进入良性运营阶段,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建设以及促进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先发优势。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同北京、上海主要依托于国有文化企业不同,深圳的文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市场敏感度强,具有较强的市场活力和文化创意原创能力,这使得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具有非常强大的对外文化贸易能力。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深圳核心层文化产品出口达43.3亿美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强,深圳已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

三、对三大城市未来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思考

对于如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综观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力量来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和促进对外文化贸易是其要旨所在。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来审视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对外文化贸易现状就会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北京和上海分别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与最大的经济中心,两者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开展对外文化贸易方面有诸多优势,当地政府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对文化会展的重视、对设计之都申请工作的大力推进等等,尤其是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使得这两大城市在打造常态化、固定化的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平台上迈了一大步,可以更有力地推进对外文化贸易的开展。但它们也有其缺点,那就是虽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其劣势表现在对外文化贸易主要靠国有大中型文化企业,活力不足,市场敏感性也不够强。因此,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如何在政府的主导下,真正地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则,扶持一批更具市场敏感性和更具活力的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需要认真考虑。

深圳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在长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培育和涌现了一批颇具竞争实力的文化企业,如腾讯、雅昌、第七大道、华强等等,这也是深圳长期重视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深圳市以“政府办会、企业办展、以展兴业”的基本运作模式支持文博会的发展,强有力地带动了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并成功加入创意城市网络,这对深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此外,深圳还有文交所和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这都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创建的,体现出深圳在发展文化产业和促进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努力。

不过,在开展对外文化贸易方面,深圳也存在一些短板。以深圳目前最为倚重的文博会而言,它只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交流与贸易的平台,参展与交易的对象并不仅限于深圳的文化企业,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也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且每年只有几天固定的展期。而北京、上海两地在推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已经有了常态化、固定化的平台——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且都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运营阶段。深圳虽已被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但目前尚属于筹备运营阶段,从筹备运营到正式运营再到成熟运营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一点上,如果深圳没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那么在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建设上,上海与北京的先发优势必然会越来越大,也必然会使深圳与这两者在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一个具有广泛辐射力的对外文化贸易重点区域可以凝聚大量外向型的文化企业,具有开发外销文化产品和国际文化服务项目的规模效益和集群优势——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可以说是正是这样一个重点区域和平台。

[1]王京生.文化是流动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彭立勋.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全面深化改革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课题组.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加速发展的思路和举措[J].科学发展,2013(9).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大城市文化产业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