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藏族人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015-01-07拉珍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藏族

拉珍

[摘要]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藏族人民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西藏基层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必要指导。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藏族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要求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维护西藏的和平稳定。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意义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藏族同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树立,在我国多民族国家政治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凝聚力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西藏,使藏族人民安居乐业,加快西藏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西藏政治体制建设的坚实基础,是西藏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藏族地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藏族地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随着藏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藏族同胞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越来越强,藏族人民能够强烈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以及中央对藏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对西藏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促进了西藏发展的良性循环,使藏族地区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起到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使藏族人民更加团结,与祖国大家庭更好地融合。人民的素质和思想觉悟不断提升,使政府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极大推动了西藏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结合西藏实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藏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面对复杂形势,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和感召力、凝聚力。自解放以来,藏族人民彻底摆脱了奴隶制的桎梏,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取得了辉煌成就,广大人民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和爱国热情。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时代精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将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理念植入人心,使人民认识到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引导西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步入文明、开放、繁荣的现代社会。

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基层组织的力量,开展灵活多样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做到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积极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能量,从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入手,耐心倾听人民的意见,通过帮助人民解决实际困难,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注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好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在下一代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建设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藏区文化

藏族地区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雪域高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藏区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首先,必须尊重、认可、弘扬藏区民族文化,对藏族的文化传统、语言、风俗习惯等给予充分认可和包容,在此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建立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其次,在文化建设方面以扬弃为原则,弘扬藏族人民优秀的历史文化,摒弃愚昧封建的落后思想,打破等级制度,融入平等、文明的现代社会理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当藏族人民固有的价值观和等级观念受到现代文化观念的冲击,人们难免会感到迷茫,思想政治工作理应洞察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掌握文化传播的主流阵地,通过国家刊物、互联网等手段,与百姓密切交流与沟通,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文化内容,用民族语言加强宣传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同时,基层部门可以积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树立文化标杆,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在形式上做到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扎实推进文化生活的基础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普及偏远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加强偏远农牧区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意识,打破文化封闭,将电视、电影普及到村镇,使藏族地区人民不仅能够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藏语文化艺术作品而且又能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益处。

(三)积极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缩小经济差距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藏族地区的经济与内地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藏族人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积极推动西藏经济发展,缩小经济差距。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民主、和谐、富裕、文明的西藏,保证西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凝聚力。

国家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建设高度重视,在经济政策、教育体系等方面给予极大的帮助。在生活方面,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保体系的建立,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在农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等。教育方面,对农牧民的子女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使藏族人民的子女都能够有机会接受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医疗方面,完善农牧区的免费医疗制度,农村建立了医院、卫生站,医疗设施逐步完善。总之,西藏地区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但是,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人才短缺、投资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快缩小经济差距的步伐,使藏族地区的经济保持与全国经济同步发展,使西藏人民过上幸福、安康、富裕的现代化生活。

(四)推进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西藏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不再受剥削、受奴役。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可以凝聚西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目前,基层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增强了群众的国家建设和政治生活参与意识,以及公众的民主治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意识。通过信息公开、协商民主等方式进行权力监督,使藏族地区广大人民能够在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部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干部选拔和任用方面,采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任用制度,多选用和提拔本地的藏族干部,给藏族人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实现西藏人民在党领导下的繁荣发展。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极大促进了西藏的发展,为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推动经济发展,推进民主制度建设,能够极大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西藏人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徐书平. 西藏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08.

[2] 卫绒娥,杜莉梅. 西藏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现状调查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6(03).

[3] 张润枝,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状况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

项目名称:“增强藏族人民社会意识形态认同感及实施路径”批准号为:14BKS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藏族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