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城管队伍思想建设的新思考

2015-01-07郑艳立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建立健全城管队伍

郑艳立

城管队伍是与人打交道的队伍,在时代大发展的今天,城管队伍的思想建设尤为重要,面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挑战,如何做好城管队伍政治思想工作有几点新思考。

一、主导思想稳扎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14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又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习近平总书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领导者才能正确的指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同样稳定,平衡也是动态的,要想加快城市的发展就首先要正视动态中的平稳发展。其次就是在这样动态的发展中要保持领导干部的主导思想不能动摇。同时,城市的管理者只有靠自身不断的努力,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才能将城市管理好,不跑偏;只有勤于学、敏于思,提高思维能力,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才能成功的建立公信力,让老百姓信得过;只有加强实践,经风雨、见世面,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才能给城市的发展夯实基础,打好前战。

二、观念转变向前看

时代发展飞快的当今社会,如何才能与时具进,有效的认知新事物,开创性的发展新思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由于观念的形成源于经验,而时代的变迁日新月异,要想跟的上时代就要及时转变观念,抢抓各种机遇,不断开创新局面。对于城管队伍来说,核心工作是与人打交道,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转换执法观念,创新工作机制,认真破解城市管理执法的难点。如何才能转变观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

解放思想是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观念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解放思想就是让大家多维化考虑问题,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在面临棘手的问题时依靠原来的模式在原地打转。解放思想就是要加速发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时代发展大步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进一步改变,从而影响人们的意识、认知的发展方向,只有彻底放下思想包袱,不留恋、姑息旧观念,才能实现大发展。所以工作思路的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工作思路重点是要做到“四个多”一是多思考,二是多总结,三是多调研,四是多实践。新的工作思路同样源于工作的内容的不断变化,遇到新的问题,多思考处理的方式,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怎样的解决方案才能做到多方共赢,携手进步;多总结正确的处理经验,提纲挈领的分类各项事务给今后的工作以启示;多调研,要尽可能的全面了解事情的发展,全方位调查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到突破口,研究得到的解决方案;多实践,在工作中实践已有或者预判的经验,从中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自我更新,开拓更加有效的工作模式。

(二)更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

更新管理理念首先就要疏通指令下达路径,使命令下达,意见上传畅通无阻。采用各种科技、网络方式,缓解命令在传达时“层层衰减”问题以及关键问题反映不上来或是上传周期过长的问题。这样更有助于指令不折不扣的完成有能广开言路。其次是要管理干部的保持公信力与活力。干部要树立公正的形象离不开活跃的思维能力与工作能力。只有刚正不阿与积极工作的领导干部才能不断的更新管理的方式,提出新的管理理念,与时代接轨,与具体事务的发展相宜。

(三)引导自我提升模式

为了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通常采用了增加培训,借鉴经验,交流学习等方式,然而,这些都是被动模式。在当今社会,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要想这样的环境中立稳脚跟,辨别真伪,仅仅依靠组织培训学习的信息量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引领基层的工作人员进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模式。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提供多种学习方式等。由组织培训变成组织学习竞赛,督促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与业务上更好更快提升。这样便使得观念的转变由上至下更快捷、更高效。

三、改换方式不怕难

从百姓的实际需求入手,积极转变执法方式,推广两说两讲的执法模式,两说是指说法、说理,就是在执法过程中对行政相对人展开说明白法规,说透法理,说清事理,说通情理的执法方式。两讲是指讲规章、讲条例,按照规章制度,分门别类的讲各项管理规定讲清楚,讲明白,不懂的要耐心讲,教导人们遵纪守法。以尊重、文明、沟通、规范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尤其是在执法部门面临的矛盾问题上更要寻求妥善的处理方式。此外,工作方式的转换还应该体现在预防、预判事情的发展上,而不是一味的等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应该最大限度的杜绝问题尤其是严重冲突的出现,这也是转换工作方式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

(一)拓宽疏导渠道与方式

执法是为民,城市的主人是老百姓,城市的管理也同样靠老百姓,思想觉悟提高了,思想意识转遍了,城市管理方式将大幅度改观。此外,要想从根源上减少城市管理的投入和现有成本还取决与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总是 “堵”,则只是一时可控,而“疏”才是长久之道。所以,拓宽社会矛盾的疏导渠道与方式才能根本解决问题。然而疏通的方式需要管理者对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开拓的发散思维,正确的判断能力,这对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比照章办事要难上加难。所以更加需要我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本领和坚定不移的信心。

(二)加强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管理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要体现。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一是对现有制度进行细化,二是对职责范围进行规范,三是加强对工作前瞻性研判。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识别潜问题的影响程度后,消除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防止事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然而预防工作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实时紧绷防微杜渐的思想弦。需要更细致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打造一支基本功过硬,小事解得开,大事防得住的城管队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

四、机制创新大步前

机制创新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标志。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城市管理工作来说,在公众形象中多以执法者的形象出现,然而实则城管队伍是服务于百姓的队伍。对于城管的其他职能也同样需要在公众中形成共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三种机制。

(一)建立健全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就是让城管队伍接受公众监督,处理事件后接受包括当事人在内的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反馈机制的建立就好像给自己树了一面镜子,将以往的内部考核搬到公众平台上,只有允许公众参与意见的规章制度和执法方式才最能反映公众意志。反馈机制也可以是民众自发的在报纸、媒体、网络上发表意见和看法,也可以是就某一事件由工作人员专门收集反馈意见,这样更能增加工作的主动性,从而更加方便总结、提炼、归纳、分类,更好的对将来的工作加以指导。

(二)建立健全透明机制

城管工作人员对各项事务的处理过程都需要进一步透明化,这样才能在公众与媒体各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否则第一时间一旦出现偏执的舆论,将误导大众甚至是事态的发展方向。所以,只有建立健全透明的办事过程,细化办事的规章才能给予事情发展正确的方向和舆论导向从而使公众更加信服理解。

(三)建立健全互动机制

互动机制是加强群众与城管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开辟网站,意见栏等形式的信息交流平台,让群众了解城管工作人员在干什么,让城管工作人员了解群众的具体想法,切实需求,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只有建立健全互动机制,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增加主人翁意识,增加维护城市的主动性,使城市管理工作更见成效。

总之,在城管队伍的思想建设中,创新是提升水平和破解难题的不竭源泉。面对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题和新情况、新问题,执法支队积极与民众共商创新思路,努力追求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协调统一,观念转变是唯一出路。充分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基层管理、专业执法、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城管新格局。改变工作方式是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执法管理协作机制,主导思想一根红线不能变。机制创新保驾护航,为城市的更高更快发展做出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立健全城管队伍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
推进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立健全的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