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时尚最高殿堂”的分享

2015-01-07赖松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时尚设计师欧洲

本刊记者_赖松

“来自时尚最高殿堂”的分享

本刊记者_赖松

前不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手意大利全国时尚协会、米兰理工大学在京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时尚培训讲座。本次讲座是“Future Master未来大师”中意时尚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在中国落地的又一场重磅活动。

近年来,包括曾凤飞、赵卉洲、刘奕群等知名设计师在参与“Future Master未来大师”中意时尚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可谓感触良多。狼道品牌艺术总监刘奕群就表示,以前不明白有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他们都非常有创造力,但是怎么能够把他们的创造力放在一个更抢眼的位置。如今想明白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做产品,而不要做生意。不要只做流量的转换收入,而不做核心用户价值。好的公司都是能够创造真正的长期价值。

正因为能够为设计师们带来智慧性的启发,这场被誉为“来自时尚最高殿堂”的分享活动才不遗余力地邀请了顶尖时尚大咖的参与。在今年的分享活动期间,记者对Calzificio Pinelli品牌总经理Luca Pinelli和国际流行趋势分析师和奢侈品专家Orietta Pelizzari进行了专访,听他们谈中国时尚产业如何与欧洲市场融合。

Luca Pinelli

Orietta

TAweekly:最近几年,中国元素在国际品牌的秀场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Luca Pinelli:我们对东方文化元素融入到西方社会生活是持欢迎态度的。中国有优良的文化传统,良好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在时装设计中使用能拉近两国之间的距离。

TAweekly:前不久,CHANEL宣布在中国内地降价20%,这一举动引发了奢侈品牌的降价风潮。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Orietta Pelizzari: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在过去十多年来做得太过气势汹汹,所以,他们的定价策略也非常激进,产品价格一路攀升。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人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只追求品牌的logo、名称,而不在意他们的产品设计、创意,也没有人愿意购买新锐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但现在随着80后、90后的崛起,这代人更加自信,他们对自己购买的产品有更多的选择,他们除了喜欢大牌外,更喜欢拥有设计元素的产品。所以我认为,奢侈品牌作出这样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

TAweekly: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她们的影响力变得更大,时尚界设计的元素变得非常的中性化。您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Orietta Pelizzari:我认为这种趋势的缘起应该在亚洲,因为亚洲男性的体格更加的苗条,身材纤细,面部看起来更加秀气,中性化的设计风潮能讨好这部分消费人群。

TAweekly:为什么这种趋势表现出来后,人们会以为起源于欧洲呢?

Orietta Pelizzari:首先,因为欧洲、包括意大利的一些品牌,他们都具有全球视野,紧跟全球的流行趋势。当某个区域市场出现了最新的流行趋势后,他们会去关注,所以在产品设计制作上也会做相应的调整。当这些来自欧美的品牌开始这么发布产品的时候,容易让人认为源头来自于欧洲。

其次,中性设计风格产品的购买群体大多数是同性恋,这一群体的购买能力日渐强势,实际上他们的喜好也影响了国际品牌的产品,主动来迎合他们的喜好,而不是先有趋势和产品后有消费和市场。

TAweekly:最近几年,中国有一大批设计师品牌到巴黎、米兰时装周亮相。也有一些中国的品牌在欧洲市场开店,但总体感觉仍然发展缓慢,您认为后来者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

Luca Pinelli: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师想进入欧洲市场,必须要小心谨慎。

首先,欧洲市场很大,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偏好、特点都很不一样,所以中国设计师有必要仔细慎重地考虑。

第二,经营欧洲市场并不容易。比如,社会的高收入群体客户,他们经常在全球各地工作、度假、旅行。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各个国家的时尚产品,在消费时他们会比较,因而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所以,不仅是中国的设计师,包括欧洲国家的设计师也很难满足这群人的需求。

第三,除了高收入群体外,其他群体在购买产品时的选择权我们也要予以尊重,他们非常看重品牌的创新设计能力。

Orietta Pelizzari:欧洲的时尚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欧洲人对时尚产品质量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不仅仅是触感,包括产品的设计理念也是他们考虑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年轻设计师往往会把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元素丢弃,这导致他们的产品与其他国家设计师的产品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特色差异。对于中国的年轻设计师,包括有意进入欧洲市场的品牌而言,要想方设法维护好长期客户,满足他们挑剔的眼光,这是一个挑战。

时尚管理大师班米兰学习掠影。

TAweekly:您认为“Future Master未来大师”中意时尚精英人才培养计划能为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带来哪些帮助?

Orietta Pelizzari:中国的设计师们应该想清楚一些问题:自己的产品价值在什么地方?不论从颜色运用、线条裁剪,产品性能等方面都要找出价值所在。尤其要找到能代表中国特点的价值,找到与全球时尚产业进行沟通交流的核心元素。

在意大利,当我们要为一个品牌做设计,或我们要推出一个品牌时,每个人都会问自己一些问题:我的产品特性是什么?我的设计水平到底如何?能不能展示我的个性?在营销上面能不能进行结合?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地问自己,产品和品牌的定位究竟是什么?

Luca Pinelli:对中国的年轻设计师而言,这个大师班能够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设计的价值,看到自己未来可能要走的路是什么。

第二,借助这个平台,中国的设计师还能与来自全球顶尖的知名设计师进行沟通。从技术层面看,在这个平台上,设计师能接触到全球最新的面料科技、工艺和设计理念。

第三,不同文化之间确实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时尚文化的输出方也好,还是接受方也罢,具体对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接触会增强我们对时尚的敏感性,树立一种意识,为我们的设计带来灵感。

猜你喜欢

时尚设计师欧洲
小小设计师
欧洲“芦笋季”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设计师访谈
设计师的存在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