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增速位居全国工业行业前列

2015-01-07欧阳潇张彦山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内需纺织工业纺织

本刊记者-欧阳潇/文 张彦山/摄

纺织增速位居全国工业行业前列

本刊记者-欧阳潇/文 张彦山/摄

中纺联三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行业运行并部署下一步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分析认为,2015年全年纺织行业运行大致平稳的大局不会变化,2016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仍然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突出,外部因素考验行业适应能力,纺织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压力较大,进一步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仍是关键。

会议现场。

10月12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第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就今年前三季度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以及《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和行业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副会长高勇、孙瑞哲、徐文英、杨纪朝、夏令敏,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等行业领导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三季度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国3.8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位居前列。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增长9.1%,分别高于全国工业增速4.2和11个百分点。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

运行质量改善和结构优化调整对行业平稳运行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年1~8月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产成品周转率为19.9次/年,同比加快3.4%;总资产周转率为1.5次/年,三费比例为6.1%,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与此同时,行业就业规模也基本保持稳定,根据中纺联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61个重点纺织产业集群从业人员为210.4万人,同比增加1.2%。目前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业人员约为1000万人,全行业从业人员约为200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季度行业出口形势较为严峻。二季度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呈现持续负增长态势,三季度降幅有所加深,1~8月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3%,出口数量同比下降3.2%。

对于今年后半年的行业经济运行走向,夏令敏表示,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压力依然较大,国际市场复苏动力不足,出口压力仍然难以缓解。同时,新棉上市后国内棉花市场走势更趋复杂,将对企业接单及开工产生影响,加大了行业运行的不确定性。此外,我国内需市场增长平稳,仍将为纺织行业平稳运行提供市场动力。企业转型升级推进、运行质量保持稳定也将持续发挥支撑作用。

“十三五”规划明确未来纺织定位

目前《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研究及编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在中纺联有关部门及专业协会的努力下,经过多次讨论修改,《规划》文本已初步形成。

据孙瑞哲透露,《规划》对于纺织工业的定位初步确定为: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与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除了明确纺织工业的定位外,还分为六项重点任务和四个重点工程来制定。六项重点任务分别是: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布局、企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建设。四个重点工程分别是:智能制造、纺织新材料、质量和品牌、生态文明。

据悉,《规划》所涉及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梳理,并将于10月底提交工信部,计划于明年3月份左右正式对外公布。

注重全局分析把握宏观及行业形势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纺织行业有望比较好地完成各项运行指标。同时,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方面要努力适应国内外经济新常态,有效化解各种风险矛盾;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宏观发展战略新要求,积极探寻转型升级新路径,发展压力更显突出。

王天凯强调,当前在确保行业平稳运行中还要密切关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出口形势较为严峻。目前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欧元、日元同比大幅贬值,造成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及美元统计数据缩水;二是棉纺、针织等纺织产能及订单向海外转移进度有所加快;三是国际市场复苏疲软,新兴市场需求放缓突出;四是原料价格下行,降低了出口价格。

二是内需市场潜力仍需要努力挖掘。从今年内需增速趋势来看,存在趋缓走势,1~8月穿着类商品限额以上零售增速较1~5月下降0.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增速较1~3月下降6.4个百分点,但基本情况还属平稳。企业感觉内需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内需商业环境尚不完善、渠道费用过高、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内需潜力转化为行业发展动力;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在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能力仍有不足,与一些国外时尚快销品牌在国内销售规模迅速扩大相比,需要寻找差距,加快自身的转型发展。

三是棉花政策后续影响仍需高度关注。2015年,棉花种植直补措施实施带动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但前期临时收储政策的后续影响仍未消退,原料制约问题仍然突出。一方面是高等级棉花供给缺口加大,国产棉由于连续三年收储重量不重质,品质严重下降,进口棉受配额管制供给量有限,棉花原料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棉花价格由于国储余量过大持续走低,带动下游纱、布及纺织制品价格呈现下行行情,增加纺织企业库存亏损风险,压制市场采购积极性。

王天凯分析认为,2015年全年纺织行业运行大致平稳的大局不会变化,2016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仍然不会改变。国际市场虽有美国加快复苏的积极因素,但整体回升的动力不足,难改疲软态势。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突出,化解工业产能过剩、优化经济结构仍需过程,内需虽将保持平稳,但并无加速增长空间。此外,综合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环保任务艰巨等外部因素仍将考验行业适应能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压力较大,进一步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仍是关键。

王天凯表示,面对新形势,中纺联在开展行业服务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宏观及行业形势全局的分析与把握,着重找准行业突出问题,同时要深入研究纺织行业中长期发展思路,积极优化产业布局相关服务路径,做好社会组织改革和自身建设工作,并积极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为行业争取更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内需纺织工业纺织
澳洋纺织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