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2015-01-06余玮

共产党员·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麦

余玮

2014年5月,83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如果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么李振声称得上“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南袁北李”,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小麦,都用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让广大农民受益,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受益。

小村寨走出大科学家

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在淄博市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与农业有接触,一般的农活都参与过。11岁那年,山东大旱,“我挨过饿,知道粮食的珍惜、可贵”。据志书记载:“1942年,山东大旱,6月始降小雨,秋早霜,高粱受冻无粒,其他作物严重受灾,粮食歉收。1943年,灾荒严重,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李振声还记得,那一年过了年,老天还是不下雨,家里的米缸却早早见了底。那时,正值抗日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时常发生摩擦,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这连续两年的灾荒,地处周村区北的南谢村也没躲过,李振声至今还记得当时艰难的情景:“那几年青黄不接时,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葱干蒜皮都是好东西,也有人饿死。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尽管当时全家过得十分艰难,李振声的家庭还是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总是想尽办法送孩子上学。李振声先是在农村上私塾,后上学堂——小学就读于周村培德,后在光被中学(淄博六中前身)念中学。13岁那年,李振声的父亲病逝,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李振声靠哥哥在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的工钱和亲戚的帮助读到了高中二年级。尽管青少年时代的李振声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是一想到家里实在太困难了,就到省城济南托人找了个工作,因此辍了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振声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打出的一个招生广告,上面写着“免费食宿”。他心想: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既能上学,还能有饭吃?于是,李振声又萌生了继续学业的想法,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考了,没想到考上了。“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是济南解放给我提供了这个条件,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

解放前的连年旱灾,让李振声对饿肚子有着特殊的记忆,而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深知“民以食为天”的内涵,立志要让所有的人吃饱饭。报考山东农学院农学系被录取让他兴奋不已,他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当年读大学时,山东农学院农场繁殖了山东正推广的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几个优良品种。一次,李振声回老家时将学校农场繁殖的这些优良品种带回去种植,“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就产生了将来争取搞小麦育种的念头”。

参加工作以后,李振声非常繁忙,但是每次回家时都不忘带回麦种在家乡田地里做试验,南谢村党支部书记刘元臣回忆李振声回家时的情景,说他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就是兢兢业业,来去匆匆。

开创中国远缘杂交育种的先河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背起行李,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陕西杨凌,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从此,李振声开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这一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有“小麦癌症”之称,严重威胁着小麦粮食生产。

当时只有25岁的李振声忧心忡忡。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引起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病菌变异的速度快,育种的速度慢,即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而据25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成为当时一个世界性难题。”李振声说。

李振声通过多年对牧草的研究,发现长穗偃麦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于是,萌发了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的想法。这个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经过20年的努力,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当中,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小偃系统衍生良种7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75亿公斤。

由于小偃麦的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在黄淮流域冬麦区广泛种植,于是农村流传开了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

“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施肥量与粮食产量是同步增长的;80年代以后,施肥量还在增长,可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加。这样不仅浪费资源,化肥流失到江河湖泊中还会污染环境,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当时北京郊区的农民有句顺口溜,说农业生产“一靠政府,二靠天,三靠美国的磷二胺”。我国的磷矿主要在西南地区,储量少、品位低,所以我们的很多磷肥都要靠进口。

李振声开始琢磨:我国的磷矿资源再有100年就开采完了,我又不是开矿的,有什么办法能给国家节省点磷矿资源呢?能不能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资源,还节省了化肥,保护了环境。于是,李振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他在北京市昌平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为了找到能够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他耐心地对种在花盆中的数千份种质进行筛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振声最后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的小麦种质资源,并研究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小偃54号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磷,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他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这项成果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还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就提出了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观。他所秉持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已经成为育种界的共识,并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李振声取得了一系列科研上的成绩,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李振声在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但李振声最热衷的仍旧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语言朴实,却振聋发聩。当学术界的浮躁风日盛之时,细品李振声的话,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以“农民的儿子”自居的李振声决心始终以这种质朴的情怀,关注中国农业的发展。他郑重表示,今后“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大功夫,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研成果,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猜你喜欢

小麦
没有风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米和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
兄弟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