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软件,大舞台——微信传播的机制、特点、问题与对策

2015-01-05

科技传播 2014年23期
关键词:受传者传播媒介讯息

王 璇

滨州学院外语系,山东滨州 256600

2014 年10 月,第十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之“互联盛典”颁奖晚会在湖南卫视开幕。众多演艺明星与互联网精英一起向观众展示了互联行业为大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其中,微信被金鹰组委会等九家机构共同评选为“年度十大应用软件”。

微信,海外版名为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 年1 月推出的移动免费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在接通无联网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网页即时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用户可以通过导入通讯录、搜索微信号码、摇一摇、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用户可在朋友圈中和好友分享生活点滴,企业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订制化和更加创新的服务体验。此外,微信还具备购物、漂流瓶、游戏、支付等功能。

自问世之日,微信便以其“免费、便捷、创新、即时”等特点受到用户的欢迎。2012 年3 月,用户数超过1 亿;2012年9 月,用户数突破2 亿;2013 年1 月,用户数突破3 亿。2014 年8 月,腾讯公司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增长势头不减。二季度末微信和wechat 合并月活跃账户达4.38 亿[1],这相当于每三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微信用户。一个小小的应用软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正如微信官方网站上的醒目标语—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传播媒介。继电视、广播、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微信作为应用程序的代表,成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介。微信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传播因素的支持。本文将运用传播学理论,探寻和分析微信的传播机制、传播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微信的传播机制

机制,英文为“mechanism”,从词源学角度看,来自希腊语“mekhane”,意思为机器或工具。在现代汉语中,根据2012 年6 月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机制在“用机器制造的”本义之上,还延伸出了以下几层意思: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一个工作系统中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可见,机制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关系。

传播机制指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受传者、讯息、传播媒介和反馈等各要素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具体到微信传播,微信传播机制指的就是微信信息传播的传播者、受传者、讯息、传播媒介和反馈等在一定的传播制度下协调统一运作,以完成整体的传播过程[2]。

微信是基于在微信传播机制中,传播者、受传者、讯息、传播媒介和反馈五个要素均对传播效果有重要作用。

传播者是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是传播过程的始发者。个人只需用手机号码或QQ 号码便可注册微信账号,政府、媒体、企业等团体提供机构名称、机构组织代码等运营信息便可注册微信公众账号,拥有发布信息的权利,即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可以说,微信传播的准入是无门槛的,任何个人或团体都能够使用微信发布信息。

受传者是信息的接受者,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在微信传播中,用户互为好友或用户订阅微信公众号的情况下,便能够接收信息,成为信息的受传者。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两种角色是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的传播者,也没有永远的受传者。

讯息由一系列有序性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义,是传播活动的核心。微信传播中的讯息形式多样,如文字、语音、图片、语音等。从内容上看,微信传播的信息有聊天信息、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智力游戏等。

传播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微信本身并不发布消息,所以它不是媒体,而是社交工具。通过微信,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微信承担着“大媒体”的角色和功能,是信息交流与中转的媒介平台。它是沟通交流的通路、内容分享的平台、信息接收的终端等[3]。

反馈是受传者参与传播活动的主要形式,体现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在微信传播中,聊天场景下,受传者的回复即是反馈;在接收朋友圈和公众帐号发布的信息时,受传者点赞、评论、分享即是反馈。

在微信传播中,传播者、受传者、讯息、传播媒介和反馈在技术支持下协调运行,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2 微信的传播特点

用户注册微信之后,页面便自动提示用户选择添加好友的方式,导入QQ 或通讯录好友;用户也可以在“添加朋友”页面中进行选择。可见,微信的用户群是在QQ 用户群和手机通讯录用户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博客、微博等开放性社交平台不同,微信好友之间并不陌生,联系相对稳定。可见,微信传播具有稳定性。

微信用户在发出讯息前,要选定讯息接收者。如果选定的是个人,那么讯息的传播就是“点对点”;如果选定的是多人(包括朋友圈),那么讯息的传播就是“点对面”。值得指出的是,在“点对面”的传播中,只有讯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互为好友,微信界面才会向双方显示讯息和双方的互动。若第三方与任何一方不是好友关系,他不会看到非好友的讯息和互动。可见,微信传播还具有私密性。

通过使用微信,用户拥有了传播和接收讯息的权利。在传播和获取讯息、消遣娱乐的过程中,建立和维系了人际关系,形成和完善了社会认同。从受众研究的角度来看,通过微信这一传播工具,受众满足了社交诉求,这对于信息时代的受众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微信传播具有使用满足性。

微信通过“摇一摇”、“漂流瓶”和查看“附近的人”,能够看到陌生用户的用户信息或讯息,并可加为好友。例如,北京的微信用户可以摇到西安的用户,或捡到广州用户的漂流瓶,或看到附近1000 米的用户信息。看到陌生用户的名字、头像,收到他们的讯息或听到他们的声音,拓展了用户的视听范围,扩宽了用户的社交圈,也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理。可见,微信传播具有一定的猎奇性。

3 微信传播存在的问题

自问世以来,微信迅速赶超同类应用软件,如米聊、陌陌、易信等,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社交工具。但微信成功背后也存在种种问题,若不及时应对,将会影响微信的使用,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微信虽然以“熟人社交”为基础,但用户可通过“摇一摇”、“漂流瓶”和“附近的人”等功能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无门槛”的准入制度,使得微信用户的素质参差不齐。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是具有潜在危险的。网络上不乏这样的报道。笔者2014年10 月31 日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微信受骗”关键词,相关结果达3260000 之多,其中有媒体用了这样的标题:微信变“危信”。

朋友圈是微信用户达成“点对面”传播的主要途径。用户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幸福、吐吐槽、点点赞、看看好友们的分享,坐在家里了解大千世界。但慢慢地,朋友圈变了。人民日报载文说,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朋友圈”成了一种“阅读包袱”[4]。真真假假的朋友圈还是用户喜欢的那个圈吗?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虚拟世界里人们的沟通,却可能让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漠。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了平等的地位和自由的话语权,而现实生活却将这些虚拟特权一一抹煞。虚拟生活对用户的使用满足性,使得用户倾向于在虚拟世界里交流,而懈怠了现实生活的沟通。例如,老同学们在微信上聊得火热,见面却没了那么多话;奔忙了一天的家人晚上回到家,却拿着手机聊微信、刷朋友圈,不会面对面聊聊天。

4 解决微信传播问题的对策

微信的“零准入”制度决定了其受众群体的广泛性,这一制度已然确定,未来很难改变。要从根本上解决“微信变‘危信’”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要致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从近期来看,立法部门要制定相关法律,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让制造“危信”的个人和组织受到应有的震慑和处罚。

鱼龙混杂的朋友圈,虚虚实实的好友分享,如何让微信用户远离骚扰,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大量涌入的企业、团体等用户,腾讯公司作为微信的开发和经营者,有责任尽快建立起规范的“规模用户准入制度”,并对规模用户的微信传播实施有效的监管,将传播虚假信息、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隔离在微信之外,为广大用户营造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

微信作为一种科技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微信不应该成为科技武器,伤害用户作为“人”的人际关系纽带。倡导用户正确对待微信,合理使用微信,让微信成为粘合人与人感情的胶剂,而不是隔离人们的屏障。

5 结论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体验。微信,作为一种科技工具,成为收到大众喜爱的传播中介。当前的微信传播存在着一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带给它的,解决问题还要从改善人的行为做起,让微信更具有人情味的社交工具。

[1]腾讯科技.腾讯公布201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EB/OL].[2014.10.31].http://t ech.qq.com/zt 2014/tx2014q1/.

[2]李阳.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4.

[3]王艳丽.从功能论角度探析微信的属性[J].中国报业,2013(7):28.

[4]杜海涛.“朋友圈”是什么圈[N].人民日报,2014-6-6(18).

猜你喜欢

受传者传播媒介讯息
论传播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生命的讯息
口腔医学讯息
口腔医学讯息
口腔医学讯息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亳州五禽戏社区受传者研究
亳州五禽戏社区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