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耶秦简隶变审美与其特定文化内涵探析

2015-01-05贺景卫孟子萌

艺术评论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秦简收笔墨色

贺景卫 孟子萌

里耶秦简隶变审美与其特定文化内涵探析

贺景卫 孟子萌

隶书是在秦国文字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小篆的简化和草书化,这个简化和草书化的过程,我们叫做隶变[1]。初始阶段的隶变汉字叫古隶,完成阶段的隶变汉字叫今隶。

我们将从书法的角度讨论里耶秦简隶变汉字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一、隶变汉字所表现的拙朴美

拙必厚笨,不灵巧;朴必粗疏,不精细。拙必短重,不轻盈。朴必本真,不虚华。然而拙者得其概,朴者见其质。秦隶是篆书的简化和草书,在保持汉字特质的前提下,不按篆书法规,随意为之,不加雕饰,其拙朴风格不言而喻。

(一)笔画上。

其拙朴美首先表现在笔画没有严格的规范上,或短如粗钉,或长如细棍,或直或斜,或方或圆,无有定则。秦隶的横画,很多是从左上向右下方成15度角斜出的横画,既不平,也不上挑,似乎无法准确控制笔的方向,给人以拙的感觉。有些横画,虽然笔势较平,但收笔没有回锋,也没有顿笔,而采用出锋的形式,也给人以拙朴的感觉。如“上 、告”[2]。还有些横画,非常短粗,有如壮汉的浓眉,其竖画,大多方起方收,或上下粗细相同,或下比上略粗,皆墨色浓厚,笔意厚重,既朴又拙。如“命、问、仁”诸字,再如“ 千、十”(如图1)字的一横一竖,竖画被一横中分,用墨厚重,或方起方收,或方起锋出,皆给人以拙朴的感觉。

(二)字态上。

秦隶是篆书的简化形式,故其字态既有篆书的古雅,也有隶书不成熟时的拙笨。篆书的字体较长,隶书的字体较扁,秦隶处在由长向扁演变的渐变过程中,显得拙朴。尤其是当时的勾画尚未形成,秦隶大多用一长直撇来表示,使字态带有拙朴的美。如“何”(如图1)字的最后一竖勾,篆书用一竖接一个弯曲的笔画表示,比较圆润,秦隶则用一竖弯撇表示,勾不是勾,撇不像撇,使整个字态显得拙朴。

图1

图2

二、隶变汉字表现的力量美

如果说篆书圆润,汉隶柔和,那么秦隶则颇具力量。秦隶的力量美主要由汉字笔画的长横、长竖和向右下伸展的长捺来显示,此外,撇轻捺重的笔画组合,变圆为方的书法特点和用墨特点也显现了这一特点:

其一,秦隶的长横犹如铁肩横挑,长竖犹如擎天直柱,向右下伸展的捺犹如铁棍斜撑。如“前”字的上一横,“庭”字“广”头一横,皆如人的肩,屋的梁,能挡风遮雨,能担物承重,给人以力量感。“陵”的左竖,“洞”的水旁一竖,“计”字的十旁一竖,犹如擎天一柱,是字的脊梁,其线条皆粗细均匀、持稳,笔墨厚重,在字的结构中,起了支撑和平衡的作用(如图2)。

其二,“撇轻捺重”的轻重对比,凸显了捺在整个字形结构中的作用,显示出捺的力量。如“今 、艾”二字的捺,尤其是“戌”的斜捺,犹如铁棍斜撑,将向右倾斜的左边撑起,使字体平衡,保持稳定(如图2)。

其三,篆书只有圆转的笔画,没有方折的笔画。圆则柔,方则正,柔则软,正则刚,力量就此产生。如“寇、”(如图2)的横折,篆书用圆笔写出,而秦隶则用一横一竖表示,笔墨厚重,很有力度。秦隶的起笔与篆书一样,也是逆笔藏锋,所不同的是秦隶方起,篆书圆起,方起则劲而力,圆起则婉而通。至于收笔,在回锋的同时戛止收笔,给人以突兀、劲厉的感觉,从而增强了力的表现力。出锋收笔,所成线条俊逸而有力,这是秦隶的创造,为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开拓了新的途径。

图3

三、隶变汉字所表现的韵律美

韵是声音,律是节奏。有韵必有律,有律未必皆有韵。一副书法作品是一首无声的音乐,其中笔画是音符,笔画的形成和组合方法是音律;墨是音符,墨色的变化是音律;字是音符,章法布局是音律。由此表现为韵律。

首先,就笔画而言,篆书只有直、弧两种笔画,变化太少,故无法形成韵,秦隶的笔画有点、横、撇、捺、竖,这些笔画的不同变化,有如音符的1、2、3、5、6(简谱)的不同组合,故能形成韵和韵律。

其次,就用笔而言,秦隶用笔的起笔有圆起,有方起,运笔有中锋,有侧锋,收笔有藏锋,有出锋。不同的起收笔,不同的运笔方式,就是不同的音符,这些音符的组合,构成了韵律。

再次,墨色有浓、淡、枯、润、焦五种,色度的明暗,色相的冷暖,色块的大小方圆,都可以产生节奏感,形成韵律。墨色的变化,篆书也可以有,但篆书讲究圆润,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既然讲究“通”,则墨色没有什么变化,有浓、淡、枯、润的变化,就难以做到“通”,故秦代篆书作品的墨色基本上没有变化,后世的篆书才有这方面的追求和特点。里耶秦简的隶变汉字是篆书的简化,既然是简化,就对圆润没有什么要求,故用墨有浓、淡、枯、润、焦的区别,呈现出节奏和韵律。

最后,隶变汉字所表现的阴阳互生、偏正相倚的辩证文化。秦简隶变汉字很多横笔向右倾斜,从而导致字体也出现向右倾斜的倾向,这时候书者用浓重的方笔长捺向右下方放出,犹如一个长铁棍,将整个字撑住,可以称之为以斜制斜,以偏正偏,或叫做以阳制阴,以阴助阳,在不平衡中取得平衡,体现了字体结构处理中的辩证元素和阴阳互生法则。如“戊、戌”(如图3)。

里耶秦简的用笔方法、字体结构、章法原则为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显现的审美特征和文化精神对隶书的形成和完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后代书法艺术形式、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源头,对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 本文系《创意设计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成果(编号:湘财教指[2014]10号)。

注释:

[1] 隶变就是向隶书演变。

[2] 隶变字形翻拍于张文绪、彭成刚编著的《里耶秦简书法指要》,下同。

1.魏晓艳、郑振峰.睡虎地秦简字体风格论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7)

2.马国俊.隶书文化教育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辨析[J].社科纵横.2001(4)

贺景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孟子萌: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秦简收笔墨色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四)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二)
苕溪诗蜀素帖技法精讲(九)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书签
观音送子图
里耶秦简书法探论
一字千进
渴望
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