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人要不要聊政治?

2015-01-05没头脑也很高兴

视野 2015年2期
关键词:青年人关心政治

没头脑也很高兴

青年人要不要聊政治?

没头脑也很高兴

六年前,我刚开始做记者,豪情万丈,抱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那时看天下黑白分明,觉得一个以笔为生的人如果不写尽天下哀愁,那笔就是软弱无力的。

后来我从报社出来,想法变了很多,越来越觉得有些事情与己无关,就好像心里同时站了两个小人似的,一个问:你该不该说?该不该管?一个敲着你的太阳穴:你傻啊!人家都开着跑车、穿着华服,你像一个屡被推倒的不倒翁一样摇摇欲坠,还把自己捆在树上忍受真理阳光的炙烤,去追求所谓真相,有必要吗?

今年我去保定出差,坐在车上,看到窗外一轮橘色的夕阳缓缓坠落,晚风拂过防护林,车内的氛围却十分沉闷。一车的人,身份不同,有企业家、医生、画家、作家,也有家庭主妇,大家只顾低头玩着手机,谁也不出声,只是偶尔关心一下客户、预算、合同尾款、晚饭吃什么等事情。忽然不知是谁谈起一个社会话题,聊起了政治,坐在最前排的企业家立刻嘘声示意,莫聊政治,聊点轻松开心的,来来,谁讲个笑话。

后来不知道是谁又聊起了政治的危险性,在座的人都像领教过被鞭打的痛虐一样,自带话语过滤器,自动滤掉一些敏感字眼,然后拣些听起来没那么刺耳的观点来说。当然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字就敏感,反正你也认为敏感,我也认为敏感,大家就都这么认为了。

追从集体是一种很安全的自保行为。自保并不可耻。我在20岁出头的时候,很鄙夷那种利己主义者,但越大越会把鄙夷换成了“他们也不容易”的喟叹,所以如果一个人不告诉你不做这件事情的缘由,你不去打探,是一种尊重。

接着车上的人聊到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职业。医生说自己曾经也做过记者,被分配到某县城做主任助理,却因不会提包、不会在领导说笑话时表现得眉飞色舞而被淘汰。我也讲了些好笑的人际斗争,而且描述得绘声绘色。

这场景像极了卡尔维诺在《命运交叉的城堡》里的描写:“纸牌一张接一张出手,我手里的牌不多了。宝剑、骑士隐士、巴尕托都是我,使我时常想象自己一直坐在那里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样子。在墨水铺成的路径上,飞逝而去的是青春时期勇士的冲动、生存的焦虑、在无数次的涂抹中耗费的冒险精力和搓成团丢掉的纸张。”

有人分析为什么中国年轻人对政治不关心。首先,政治是无聊的。媒体总是墨守成规,只报道政治事件的结果而不披露过程细节。在校学生每个月必须上好几节“思想政治课”,条条框框的课程内容极其枯燥乏味,让他们一辈子都不想和政治沾边。

其次,政治是危险的。人人心中都会有一张晴雨表,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什么话能说、什么事能做。当然,现在情况好多了——没有批斗会,没有精神压迫,没有子女揭发自己的父母。但是当代青年的父母作为经历过那些事儿的过来人,理所当然会想方设法向他们唯一的宝贝孩子灌输这种思想:离政治越远越好。

再次,政治不是当务之急。老话说,对物质生活的关心胜过对政治权利的追求,这话搁现在也还在理。竞争太激烈了——找学校,找工作,找对象;财务压力太大了——买房,买车,抚养孩子,赡养父母;娱乐太多了——网络游戏,电影、电视剧,唱歌,泡吧……

因为聊政治复杂,所以我们不聊。因为我们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更愿意安于做一个被动的人。我们并不在意是谁在发牌、牌色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我们即使在意,也没有机会去决定、去改变什么。

但青年人该不该关心政治呢?我们还是可以在聊聊老朋友、新情人、房租飙涨的时候,聊一聊这个非政治的话题。

(孙丽摘自“豆瓣”)

猜你喜欢

青年人关心政治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开心与关心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