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星点点,谁是“双创”未来之星

2015-01-04袁阳平

支点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双创武汉

袁阳平

核心提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一大批创新型企业靠自主创新汲养成长,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顶梁柱”。

说起地理信息产业,可能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受惠于该产业的发展。如装备于汽车与船舶之上的GPS导航技术、被消费者广泛使用的Google地图、滴滴出行叫车软件等等,这些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的高新技术应用,都是地理信息产业中的典型。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地理信息从业单位已有2.3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未来5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地理信息产业领域,武汉可以说是起跑线上的领先者,国内第一个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就设在武汉光谷,武汉更是将这一产业定为下一个千亿元支柱型产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的推动下,大批有着地理信息产业背景的高科技人员,也开始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纷纷辞职创业。在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技术领先的重镇武汉,创业者们更是摩拳擦掌。光谷就有一家名叫“众智鸿图”的创业公司,借着国家创业创新政策的东风,在城市市政公用及工业化管线信息化领域玩得风生水起。

8000亿元产业空间

地理信息产业内容丰富,产业链长。在这条产业链上,武汉众智鸿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智鸿图”)主要从事智慧管网等领域的产品研发与应用。

在位于武汉光谷的武大科技园慧业楼三楼,众智鸿图租下26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区。除了董事长曾文有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单独办公室外,总经理扈震等与创始团队均在一起办公。公司目前人员已扩大到60余人,整个办公区开始显得拥挤起来。

众智鸿图成立于2013年8月27日,创业团队最初由7人组成。扈震说,创始团队成员多为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核心技术人员都有着20年研发经验。让他们萌发创业想法的,是当时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公布的一组数据,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2600亿元,增长率超过30%。

国家以及湖北省、武汉市鼓励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出台的各类相关政策,更坚定了扈震及创业团队的信心。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指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到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超过80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是国家层面首个地理信息产业规划。

“去年全球仅卖数据就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按照10倍的放大效应,全世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全产业链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 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从2012年12月底起,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服务亚太地区,免费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这意味着,基于国产卫星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3年年底,湖北省“科技十条”政策发布,次年发布了政策细则。该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及高科技型人员下海创业。扈震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创业团队一心埋头于研发产品,不断完善产品体系,逐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市场的智慧管网系列产品,以及定制化服务等。

2014年年初,众智鸿图开始大面积拓展市场。这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迭起,国家从政策层面再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不断“打气”。今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再发权威文件,支持大力发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份名为《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管线原则上应敷设于地下空间。

据新华网报道,未来3到5年,预计管廊建设每年将产生1万亿元的投资,市场空间巨大。

是大产业,但无大公司

在扈震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地下空间管理从无到有,已经初具规模,但没有引起各方足够重视。近年来,城市及工业区管网爆炸事件时有发生,智慧城市的管网建设与巡查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管网巡查工作人员能有效且及时地排查安全隐患呢?扈震与团队创新研发出智慧管线巡查运营管理平台,有效提高管线巡查的工作效率,预防安全隐患发生。化工区巡查人员只需持一部手机,就能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反馈给后端平台,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一批类似于众智鸿图的企业,靠自主创新汲养成长。从发展趋势看,整个地理信息产业链孕育着广阔的投资机会,其中在上游卫星导航领域,随着北斗系统的日趋成熟,系统应用逐渐推广,业务逐渐成熟;下游应用提供GIS软件和电子地图制作,处于高速发展期;针对个体用户提供的GIS服务的新商业模式浮出水面,增长将在未来有所体现。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猛,服务值年均增长30%,已有12家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3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测绘地理信息相关专业。

然而,从整个行业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产业规模不大、企业竞争力不强、核心关键技术缺乏、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不足、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直言,地理信息产业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对国家GDP的直接贡献率还较小。我国超过2万家以地理信息相关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中,还没有年产值达25亿元的企业。

在武汉,早在2008年,武大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截至2014年底,该园区拥有各类企业262家,其中在孵企业10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44家。

武汉武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自锋告诉《支点》记者,地理信息企业的通病是:技术自主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国内知名品牌较少,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宋超智在多个场合亦指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比如企业多而不大,大而不强。目前40人以下、不到1000万元产值的企业,在产业中占比达到80%。

今年8月,扈震团队拿下昆山市水务综合管线管理GIS项目,一举击败上海杰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老牌水务管网建设类公司。据了解,上海杰狮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同样基于“3S产业”领域的公司。

从技术到资本的产业升级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推动下,从事“3S产业”领域的公司开始增多。地理信息产业能否华丽转身,成长出全球性大企业呢?

胡自锋告诉记者,过去,科技型企业间往往比拼的是技术,埋头于技术研发,并拓展市场,但他们并不愿负债经营,也不乐于与其他企业合作。

胡自锋以园区一家企业为例称,2011年,国家部委领导视察武大科技园区。这家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各类产品后,原本以为会得到领导赞扬,但这位领导并不认同这家企业的经营策略,“如果企业把上下产业链都干了,会活活累死,且做不大,也做不精。”

“这是内陆传统企业典型的经营策略,经营者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胡自锋称,“地理信息产业要从传统的比拼技术阶段过渡到资本阶段,学会利用资本,发展壮大‘3S产业’。”

武大科技园发展亦在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为企业提供创业新土壤。目前该园区围绕地理信息产业,以服务链带动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创业链,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创业创新链条。

“我们还引进全国首批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之一的深圳投行圈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在科技园设立投行圈华中运营中心,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胡自锋称。“我们还与深圳投行圈、光谷青桐园咖啡等单位合作,建设全国首个互联网创业要素交易平台,打造‘众创空间交易所’,帮助湖北抢占创业资源、抢占创业高地。”

在扈震看来,众智鸿图落户武大科技园,看重的是园区内一批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的公司,以及专门针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园区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这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之前团队还在武汉SBI创业街、光谷软件园等多处选址,但无一相中。

今年7月,众智鸿图成功获得北京中关村北斗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北斗资本”)的A轮融资。扈震称,此次获得北斗资本的战略投资合作,众智鸿图将利用资本和资源优势重点投入地下管线信息化核心产品的深入研发,利用北斗系统使地下管网精细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北斗资本还将为公司带来更多产业资源,这将有助于整合智能管网产业链。

胡自锋还是空间信息智能服务产业标准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该联盟成立于今年6月,致力于“3S产业”标准化体系,提升整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

“在国家‘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中,测绘行业过去明显是引进的多,而走出去的少。”宋超智指出,在世界测绘市场上,中国还没能拥有与自身测绘技术水平相应的市场份额。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亟须走出去,甚至占领世界未开发的市场。

在武汉,依托当地地面接收站,武汉与泰国政府进行了地理信息产业多项合作,协助泰国建设地球空间灾害预测系统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这是“3S产业”走出国门的好实例。(支点杂志2015年12月刊)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双创武汉
7524亿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决战武汉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