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峡江县主要经济林树种动态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5-01-04唐丽芙戴万泽

中国林业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低产经济林杨梅

唐丽芙,吴 艳,戴万泽,罗 洪

(峡江县林业局,江西 峡江 331409)

林下经济

峡江县主要经济林树种动态分析及发展对策

唐丽芙,吴 艳,戴万泽,罗 洪

(峡江县林业局,江西 峡江 331409)

分析峡江县1994—2014年主要经济林树种面积20年来的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依据区域内经济林生产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市场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该县经济林树种发展的对策。

经济林;树种变化;发展对策

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目的的林木,具有效益高、见效快等特点,发展经济林对经济发展、财政增加、农民致富具有重要的作用,峡江县属赣江西部丘陵盆地区,丰富的山地资源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峡江县经济林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 经济林树种变化分析

根据峡江县历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资料和2014年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数据,对油茶、柑桔、板栗、中药材、杨梅等主要经济林树种面积进行统计(见表1),并计算其面积增减量(见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1994—2014年峡江县经济林总面积呈增长趋势,但是增幅不大,只为10.8%,20年间面积只增加了1 615.4 hm2。1999—2004年之间经济林面积有个大幅减少的过程,其原因是由于这期间大面积低产油茶被用来实施退耕还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和2001年大量柑桔被冰冻天气冻死所致。虽然全县经济林总面积变化不大,但各类经济林树种面积变化程度相差较大。

1.1 油茶林变化分析

?

1994年全县油茶面积为11 827.5 hm2,2014年则减少到9 820.3 hm2,减少了2 007.2 hm2,减幅为17.0%,虽然“十二五”以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但20年来油茶面积总量不增反减,究其原因:①发展油茶产业措施不力,低产林改造力度不够,效果不佳;②使用权不稳,经营权不活。由于油茶山作为责任山或自留山分到各家各户,每隔3~5年调整一次,使用权不稳,影响了广大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③管理粗放,投入不大,绝大部分油茶林疏于管理,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④树林老化,部分油茶林自然淘汰;⑤由于退耕还林、长防护林等工程建设用地需要,产量低、效益不高的油茶林改栽其他树种[1]。

1.2 柑桔类经济林变化分析

柑桔类经济林由1994年的763.4 hm2,增加到2014年的1 409.6 hm2,增幅184.7%。从表2中可知,1994—1999年间,柑桔五年间增长了605.5 hm2,这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果木林”的政策。1999—2004年柑桔面积减少了603.4 hm2,减幅为44.1%。原因是进行低产果园改造、更换品种时,盲目从福建引进大量官溪蜜柚,而官溪蜜柚耐寒抗冻能力低,2001年发生冻害天气时,大量官溪蜜柚被冻死,严重挫伤了广大果农的积极性。2009—2014年增加800 hm2,主要是响应吉安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发展井冈山蜜柚产业。

1.3 中药材及杨梅经济林变化分析

中药材的人工栽培从无到有,特别是近几年峡江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原来只有单一品种黄栀子的基础上,种植了南板蓝根、枳壳、杜仲、厚朴、金银花等中药材。杨梅产业是依靠退耕还林工程的支持发展起来的,2004年引种栽培面积128.4 hm2,2014年经营面积达到854.7 hm2,是该县继烤烟、蒿菜、鮰鱼、獭兔之后的第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为促进杨梅产业的快速发展,峡江县积极引导果农成立行业合作组织——杨梅协会,整合技术、信息、市场资源,让果农共享共用,并发展加工企业,开发杨梅酒、果脯、蜜饯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并依托杨梅发展特色生态游,让游客在观杨梅、采杨梅、品杨梅中流连忘返,使产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进入盛产期之后,经济效益上升到每公顷产值10万元以上[2]。杨梅已成为当地林农增收的“摇钱树”。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单一、效益低,树种、品种结构欠合理,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良种选育和新品种引进滞后,资金、科技投入不足,贮藏、保鲜、加工技术落后等。效益低是限制峡江县经济林发展过程存在的最大瓶颈。以油茶为例,2014年全县油茶籽产量1600 t,产茶油320 t,产值1 920万元,每公顷产值只有1 955元。油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而油茶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2.6%[3]。

3 发展对策

3.1 加快低产园的改造,提高现有经济林的效益

低产油茶林和低产果园比例大,特别是油茶林,几乎都是解放前所营造的,早已进入了衰老期,应该淘汰或改造。采用淘汰和改造相结合的方法,淘汰病、老、残林,更换优良新品种;采用优良品种嫁接换冠;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低产园的产量和效益。

3.2 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增加经济林总量

峡江县现有经济林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的15.3%,要使峡江县真正成为经济大县、强县,应扩大经济林总量,使之占林业用地面积30%以上,面积27 000 hm2以上。按照“稳定、调整、提高”的方针,合理调整树种、品种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好经济林树种结构,按“12345”建立五大特色经济林基地,即建立1万hm2高产油茶林基地,0.2万hm2无公害绿色产地杨梅基地,0.3万hm2干果类经济林基地,0.4万hm2无公害绿色产品柑桔类经济林基地,0.5万hm2中药材基地。同时,调整市场销售时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发展“名、特、优、新、稀”品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3.3 大力推行经济林生态造林技术,环保与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相结合

在整地造林方式上,推行环保式造林,摒弃炼山全垦式造林方法,推广不炼山、挖大穴或鱼鳞坑,留草带等环保式造林法,避免传统造林法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的弊端,使以往造林时的“山上添新绿、山下水流清”的喜人局面;在树种配置上选择既有经济价值又具观赏价值且生态功能强、适应本县气候条件的名特优稀树种;适当保留部分乔木,幼龄经济林实行套种绿肥的复层立体经营模式,提高园区的光能和土地利用率,调节园区微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早日产生景观效果,形成“乔木+经济林+地被物”的多层次丰富景色,将“造林”与“造景”、生态和经济统一起来;实行产业强强联合。将经济林开发和“农家乐”旅游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3.4 科学规划,坚持“一乡一品”的布局原则

根据各乡镇的立地条件、经营习惯等因素,按照低山、高丘区发展油茶、中药材,中丘、低丘区发展果木林,兼顾中药材和“一乡一品”的原则,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林。

3.5 进一步完善经济林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经济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进程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照国内外市场对经济林产品的质量要求,筛选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经济林产品生产、贮藏、加工新技术、新成果,制定符合本县实际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经济林食品生存地方标准,把标准细化到生产、采收、包装、运输、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到有标准可依。同时,要多管齐下,采取强有利措施,努力推进经济林产业标准化建设。

3.6 打破组织化程度低的瓶颈,促进经济林生产经营全面提升

从世界或国内果品生产的先进经验来看,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将农民手中的土地、果林联结起来,实现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将各个单体的力量通过技术链、资金链联合起来,共同抗衡变化莫测的市场,以达到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因此,要花大力气引导林农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实行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使土地真正流转起来;组建以林农自愿参加、自我经营管理的生产经济组织,并以资金和技术为纽带,实行社员制,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组建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发展和壮大营销队伍,培育销售网络,建立龙头与林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3.7 改善投资环境,加大资金与科技的投入

改善投资环境,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县外资金,发动全民办林业,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开发、发展经济林。切实抓好科技投入工作,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充电,解决知识老化问题。加大对品种的研究、改良和推广工作,广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1]王明方,彭诗涛.峡江县油茶产业的调查及发展思路[J].江西林业科技,2003(4):42-43.

[2]郑嵘,张小兰,肖琴琳,等.峡江县杨梅规模发展的前景及对策[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增刊):160-162.

[3]峡江县人民政府.峡江县2013年统计年报[R].峡江:峡江县人民政府,2013.

[责任编辑:付 佳]

Dynamic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in Economic Forest Tree Species in Xiajiang County

TANGLi-fu,WUYan,DAI Wan-ze,LUOHong
(XiajiangForestryBureau,XiajiangJiangxi 331409,China)

In this paper,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1994-2014 economic forest tree species in Xiajiang county were summarized,the main reason of the change is analyzed,a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economic forest in the region,and the factors of the market,then th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tree species in this county.

economic forest;tree species change;development strategy

F326.2

A

1673-5919(2015)05-0034-03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5.05.010

2015-08-23

唐丽芙(1978-),女,江西峡江人,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低产经济林杨梅
想去旅行的杨梅等7 则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杨梅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腊月杨梅红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孙来达:梅老大的杨梅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