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星期狗”

2015-01-04崔逸飞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纯种宠物犬宠物店

浅析“星期狗”

“星期狗”是从狗贩手中买来的小狗,买时看上去健康活泼,但少则2天多则7天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并最终导致小狗死亡。严重时甚至会将许多人犬共患疾病传染给买家。“星期狗”已经成为宠物犬贩子行骗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但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星期狗”的泛滥?

一、卖家的暴利

毫无疑问,“星期狗”之所以在许多商贩间广为流传,与极端的高额利润是分不开的。早在2006年,就有相关报道指出:一头“星期狗”进价50元,一支高免血清10元,一片扑热息痛几分钱,一支地塞米松一角多,这些费用加起来,一头狗要花60余元钱。如果把这头狗卖出去,那它带给我的利润远远超过这个数。郑某说着自己的生意经,“这些药品能让狗的身价倍增。要是狗看着不精神,买主就会以为它是病狗,就算是博美狗也只能卖80多元,根本无法提价。但是,注射药品后,这些狗就精神多了,一般人就会认为狗很健康,要价也能高上去。一头看上去很精神的博美狗能卖800多元。”一篇名为《星期狗打上血清活泼一周 低廉成本带来可观利润》的文章指出,一头“星期狗”最终的利润可以高达十倍。这恐怕是许多不良商贩的根本动机。时至今日,物价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一头以纯种犬为名目出售的“星期狗”,售价高达千元,所获得的利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商人趋利而动,将道德与法规条款抛之脑后也是当然。

二、“星期狗”模式的演变

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许多“星期狗”商贩想出了“换购”这一新的模式,以期放长线钓大鱼。去年九月份,据重庆晨报的报道显示,市民杨先生在第一次买到“星期狗”的第6天,找黑心宠物店理论,而宠物店提出了换购的补偿办法:“没想到老板突然发脾气,把金毛的病归结为我没有购买店里的狗粮。说换狗可以,不过要掏1000元换狗费。”等到了买回狗的第7天,杨某和家人再次来到了这家宠物店。不过,当初卖狗的导购却否认说过可以换狗的话,并威胁杨某,再整事就不客气了。

无独有偶,从南京扬子晚报的报道来看,这样的“换购”陷阱并不少见。已遭遇两次“星期狗”的网民“散落流年”说,去年7月份两次网购哈士奇,第一头养了6天就死了,在与店家交流后,店家答应退款并补付医药费用,并且给“散落流年”又送了一头该品种的狗,并承诺养好了再付款。但是好景不长,14日刚刚接回家这头价值3000元的哈士奇,令她没想到的是,狗狗第二天就出了问题。虽然带狗狗进行了治疗,但是狗狗如今还是奄奄一息。“现在都不敢在网上买宠物了,简直是糟蹋生命。”

为了伪造良好的服务态度,让心地良善的买家自己跳入“星期狗”的连环坑中,不良卖家们可谓煞费苦心。从小狗出现问题开始,就以种种理由搪塞消费者,甚至挂出了“小狗出售后两天概不负责”的标牌。

对于消费者来说,所花的冤枉钱却远远不止小狗的售价。据中国之声报道,北京的刘女士在赶集网上联系到的卖家,连续买了两头星期狗,从买到狗狗治病,前前后后一共花了7千多块钱。而她的遭遇不是个案,记者在某论坛上统计到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北京就有30多个人通过网络渠道买到了星期狗,算上买狗狗和治病的费用,总花费超过了20多万元。

除了上文提到的“换购”模式。“星期狗”的行骗模式还有很多,例如“以次充好”模式:许多商贩通过烫毛染色等手段,将串种犬充当纯种犬出售。因串种犬与纯种犬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商贩借此谋夺暴利。而串种犬因年纪过于幼小便遭到粗暴残忍的装扮手段,它们被买回家后很容易迅速死亡。再比如“短期药效”模式:很多消费者在宠物店中所见的小狗可能是活泼可爱,健康快乐,殊不知那只是药物效果,一旦买回家后药效失效,小狗往往会迅速死亡。

网上交易则多是照片与实物不符。发给顾客的狗比预订的差很多。狗贩说发错了,但也有更好一点的,骗消费者付更多的钱,建议使用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只要打了钱,就会出现托运出问题、防疫证明不好办等多种借口,或是收到的小狗没几天就死了。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薛医生表示,很多狗在代售的时候可能已经处于病毒潜伏期,这时一些狗贩就会给狗注射血清之类的药物,潜伏期的话很多试纸是检测不出来的,在短短几天之后这些抗品成分消耗殆尽,该发病的狗还是会发病的。

三、“星期狗”的概率

在购买宠物犬时遇上“星期狗”的概率是多少?广东省佛山兽医协会权威人直接表示大约在50%~60%之间。据南方都市报记者了解,广东新城南宠物市场日均销售2000多头,这些狗从哪里来?市场内知情人士透露,货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从外地狗场引进,全国各地都有,由于长途跋涉,水土不服等原因,小狗染病率相对较大;二是佛山本土狗场,最可怕的就是一头狗有问题会传染给很多狗;三是市民自家生产,相对而言,狗狗比较健康。买狗者以佛山及周边地区为主,广州有名的芳村狗市场大多也来这儿拿货。

而造成如此高概率的原因又是什么?其一是许多买家本身缺乏与宠物犬健康相关的基本常识,即使与小狗面对面,也看不出问题。看出来问题,也十分容易被卖家遮掩过去。其二是买家本身也心存侥幸的心理,贪图小利,因而上钩。“星期狗”的价格较一般健康狗会便宜许多,伪装成纯种的“星期狗”更是如此。为了买到相对便宜的小狗,许多买家便轻易上钩了。其三,网络购物模式的大规模兴起,买家在网上自然不能清楚小狗的真实状况,只能全凭卖家的良知发货。一旦小狗出现健康问题,卖家则大可以将问题来源推到运输环节,将小狗的疾病归咎为运输中的环境等问题,从而躲避售卖“星期狗”的责任。

四、抵御“星期狗”的诱惑有多难

俗话说,没有买卖便没有伤害。如果消费者不心动,那么无论“星期狗”的卖家吹得多诱人也骗不了消费者。而购买“星期狗”的消费者,又有多少是本就抱着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加上消费者对宠物犬的知识储备本就不充分,一旦遇上存心下套的情况,就很难鉴别。

除此之外,市场监督也算重要一环。然而,去年4月16日的一篇报道揭示了监管上的无奈:央广网记者曾就此事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要求讨个说法,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记者首先以可能买到了“星期狗”为由首先拨打了消费者权益维护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是第一次接到类似的投诉,没有办法认定。随后记者又电话咨询了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职能是动物疾病防控,“星期狗”无法鉴定。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我们职能是动物疾病防控,这个超出我们职能范围了,我们做检测只做那个猪牛羊那个动物疫病防控,狗打狂犬病,你养狗打狂犬病,办证都不是我们部门的,我们只是个防疫,打过了发个免疫证。”接着记者又拨打了市长热线等相关部门的电话,工作人员多表示,由于“星期狗”还是个新鲜事物,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监管。

于是,记者向消协提出了疑问,宠物市场究竟应该归谁管?消协工作人员表示,应该属于行政执法部门或者是城管的范畴。工商部门只管有营业执照的,室外的都是城管或行政执法部门。没有发票如果店家承认的话,还能去给消费者协调,但假如没有发票,店家也不承认,这就没办法协调了。

五、尾声

因此,在市场缺乏监管乱象丛生的如今,想买一头品质良好的宠物犬,实在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除了消费者面对诱惑时,能够看穿陷阱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宠物犬挑选知识。但是,如果没有相关法规抑制不良的卖方市场,还是不够的。维权行动,势在必行。

(崔逸飞 编整)(编辑:全群丽)

猜你喜欢

纯种宠物犬宠物店
宠物犬慢性腹泻的治疗
简述宠物犬美容与健康
以假乱真的4D打印宠物犬
和宠物犬一起同床睡觉的5个危害
会说话的鹦鹉
会说话的鹦鹉
杂交信息在猪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宠物店将是“轻宠物店”
纯种猫狗是折翼天使养它就更爱它吧!
猫(接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