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时有梦老来圆

2015-01-04穆福梁

文学港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发电厂宁波

穆福梁

少时有梦老来圆

穆福梁

1954年我初中毕业,参加浙江省工业厅统一招工考试,被宁波永耀电力公司录取当学徒,考取永耀的约有二十五位同学,分配在发电厂,两年后满师。第三年我们中多数人又升一级,成为四级技工,月薪54元。那时的54元经用,手板面大的河鲫鱼六角一斤,鼓楼前崔兴泰鱼货行木桶里的毛蟹,最大的也仅八角一斤,当然都是野生的。我家有兄弟姐妹六个,两个姐姐在外地工作,我下面有三个弟妹,都在读书,爸爸负担不轻。我的54元工资,把40元交给姆妈,留下14元,除了吃饭,还有余钱选订《人民文学》《东海》和《文艺学习》等杂志,偶尔也买小说看。

五十年代中期,共青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年向科学文化进军,做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先进青年。我爱好文学,我的理想是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作家。我们一道进厂的同学,有十来个爱好文学,成立了创作小组,业余大家读书,写作,谁有习作在报纸上发表,就大家传读,交流切磋。还聘请本市作家为我们的辅导老师,大家劲头十足。我开始读鲁迅的作品并深受影响,也读茅盾、巴金的作品,还有青年作家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神童作家刘绍棠的《青枝绿叶》等等,令我着迷。外国文学最初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丽雅的道路》等。

那是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精神奋发,团结一致,1957年全面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谁知晴天霹雳,同年的反右,许多社会精英成了右派分子。翌年工厂企业反右,发电厂的反右运动“轰轰烈烈”,竟然把我也划为反右对象,大字报大批判来势凶猛。我像一只突然被捉进笼子的小鸟,四面乱撞。大小批判会整整开了三个月,我誓不屈服,我是党培养的新一代工人阶级一员,守纪律,有理想,积极上进,跟反党反社会主义边都沾不上。我当然不认账,最后被划为右派,开除出厂送劳动教养。黯然的行李中,我把喜爱的《人民文学》《东海》《文艺学习》和几本鲁迅作品单行本等书刊悉数装入。

1979年春,宁波发电厂派人到我家来,说我是工人被错划右派,讲了相关政策,建议我申请困难补助。生活比我困难的错划右派多了,我的唯一要求是回原单位。心想这口气一定要争回来。

时隔二十一年,我终于平反昭雪,如愿回原单位,分配在宁波电业局发电厂当检修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宁波首座临港型大型火力发电厂——镇海发电厂一期工程两台12.5万千瓦机组建成投产,其装机总容量是宁波发电厂的25倍。创建于1914年的宁波发电厂高能耗、高污染,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检修工作已不多。我得空便读书、练笔,也有成为铅字的。因为发表过数篇习作,几年后被借调在局教育科当初中语文

老师。论文化,自己也只初中程度,正好赶上自学考试,我以初中学历读大学,难度可以想见,电影电视,玩乐旅游,一概割爱。汉语言文学专业共十一门课,取得多数合格证书之后,下决心冲刺,毕竟上了年纪,记性不如少时,《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目好多名篇必须背会,反复朗读,天天重温,哪怕三五分钟时间,背会一句诗词也好。1989年,我五十三岁拿到大专毕业文凭,揽镜自照,“人如黄花瘦”。总算毕业了,而且,全电业局自考毕业我是第一个。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新中国首轮地方志工作全面开展。按电力部规定,地市级电力企业须出版行业志。1987年本局成立宁波市电力工业志编委会,设办公室,一位老局长任主编,我被借调任编辑。1992年主编退休,其工作由我接替。1995年,一部三十余万字的《宁波市电力工业志﹙1897—1990﹚》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繁重紧张的编志任务完成后,1996年我轻松退休,不久在小山村买了间旧屋,有时去小住几天,宁静的环境,友好的村民,山静松声远,有如世外桃源。早饭后邻居上山劳作去了,我就泡杯茶,独坐南窗下,翻翻闲书,倦了,对面就是青山,让目光躺在一片翠绿中休憩。或索性移身藤躺椅上,闭目养神,四周鸟鸣虫叫,吹来的风总带着花草树木的香味,在这样的氛围中浅睡一觉,惬意得神仙似的。写作自然不会忘,山村空气特好,如在氧吧中,神清气爽,灵感频频,有些习作就是在这里写就的。先后有小说散文在《山花》《春风》《文学港》等纯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发表。数年后加入宁波市作家协会,不管怎样,少时的梦想终于实现,深感欣慰。

2004年初夏,单位忽然找我,说市地方志要编续志,本单位的行业志也要续写,希望我重新出山。回想当年,编纂电业志,初稿二稿终审稿,初审复审终审,修改修改再修改,烦琐而劳神,常年坐冷板凳,耗去的是生命和心血,同仁常说修志工作辛苦、艰苦、清苦。假如接手续志,又得忙好些年。思前想后,犹豫再三,难下决心。这天陪外地同仁参观天一阁,他对“新地方志陈列馆”很感兴趣,问这问那,他的故乡没有藏书楼,言下颇为羡慕,我忽然感悟,闻名于世的天一阁,其所藏历代方志颇多,本局那本电力工业志,就被收藏在此。能为地方志贡献绵薄,其意义不言而喻,何况当两任主编,更为难得。于是决定再次出山。

退休八年重返岗位,翻阅资料,宁波经济发展令人振奋。其时,宁波已是中国进一步开放的计划单列城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较大城市。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十五计划期间,宁波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12﹪~15﹪的速度递进。电力事业也发展迅速,到续志的下限2009年,宁波拥有发电设备总容量1285万千瓦,为全省之最。宁波电网已基本形成以500千伏为骨干网架的现代化地区电网。发电厂与变电所的总容量跟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增长率都是上千倍。本人在编撰续志过程中,每每为巨大的史无前例的成就欢欣鼓舞,笔者作为宁波市民和宁波电业局职工,深感自豪骄傲。特别是作为五十年代直至文革的过来人,前后对比,觉得晚年欣逢盛世,实为我辈之幸。即使编志是坐冷板凳的工作,辛苦、艰苦、清苦,倾注心血,我心甘情愿。

是时代把我推上地方志岗位,与同仁一道去从事行业志这一事业。2011年12月,第二部七十余万字的《宁波市电力工业志(1991—2009)》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我第二次退休,重新过起轻松愉快的晚年生活。这些年来,陆续买了不少好书,同时也写了一些东西,不用上班了,这些书尽可慢慢享用,数十年中发表的文稿也得花时间好好编一编,文章虽然平平,却是我大半辈子来追求梦想的足迹,有机会或能出一本文集,做个纪念,亦或聊以自慰。

猜你喜欢

发电厂宁波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破坏发电厂
破坏发电厂
发电厂的类型(二)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