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市场有效性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2015-01-03汪伟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后果会计信息利益

汪伟丽

(山东省女子监狱,济南 250104)

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效率,而资本市场的效率也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由于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经济后果,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这样就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效率,反过来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也会影响到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本文从二者的关系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1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FAMA建立的“有效市场假说”,资本市场按信息的不同水平特征分为3种: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是指股价已全面反映了历史信息,即通过获得历史信息进行技术分析来获得异常利润是不可能的。半强式有效市场是指股价不但反映了历史信息和还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即通过基础分析不能获得异常利润,但通过内幕消息可以获得。强式有效市场是指股价已全面反映了所有信息,在这种市场上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础分析都不能获得任何的异常利润。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还不完善,刚刚达到一种弱式有效程度,正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低,导致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更加重要。

2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会计政策是为企业对外编报财务报表的目的服务的,具体表现为企业在会计上所遵循的原则及进一步结合企业实际所采取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及程序,如存货计价方法、折旧计提方法等。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一般说来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按泽夫(1978)的理解,经济后果就是指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他团体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会计政策制定与选择造成的经济利益在不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所以,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企业与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应该说从会计出现以来就存在,只不过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它的影响很小。只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展,现有的、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主体不断增多时,经济后果才显得越来越重要。

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是有其现实条件的,究竟制定何种会计政策,选择的依据是交易费用的高低。根据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交易是有成本的,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的成本不同,因此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有不同的影响,所以,为达到资源配置优化,就应该降低交易成本。选择制定的会计政策,应该以制度成本最低为依据。会计政策本身的制定、实施是有成本的,为降低会计政策的制定、实施成本,必须以放宽政策制定中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为代价,即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以降低会计活动的交易成本。正是这种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使企业能够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而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企业信息揭示的基础。因此,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将会对会计信息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股票的市场价值(上市公司),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

3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的关系

将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同资本市场有效性相联系的纽带就是会计信息,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企业提供的相关财务会计信息,不仅是考察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来源,也是资本的供给者判断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正是如此,不同的会计信息影响到各相关利益者的投资决策,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是可以通过股价反映的会计信息来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是以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熟为基础的。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3.1 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导致其制定过程是一种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政治过程

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剩余索取权几乎全部归资本所有者拥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剩余索取权越来越分散,现在的企业是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团。而会计政策选择可以产生经济后果,不同的政策选择会影响到各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各主体都倾向于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如经理人员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进行盈余管理的政策,股东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资产保值增值的政策,这样就形成一种各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政治过程,从而产生制定过程中的“寻租行为”。所有这些情况的产生都与资本市场的效率低下有关,假若资本市场达到一种完全有效的状态,市场透明度高,信息是被充分了解的,任何人不能通过任何信息获得任何异常利润,这样对于选择或制定何种形式的会计政策都不重要,进而会计政策的选择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后果。

3.2 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经济后果的主要原因

企业的财务同资本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财务通过筹资和投资功能联系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成为企业或投资者相互投资和筹资的链条,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信息与资本市场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现在的企业存在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较委托人存在信息优势,委托人要通过代理人提供的会计信息来了解其经营业绩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他们只能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以及股价变动情况来决定自己的投资决策。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经营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粉饰报表,披露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一般而言,信息供应方(经理层)有完全的信息,而信息需求方(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仅有不完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一方则通过各种手段去猎取信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这种现象还相当严重。这种信息不对称是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经济后果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种弱式有效甚至达不到弱式有效,这样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不能给投资者以安全感,使得我国的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股价波动较大,出现了像银广夏、琼民源、麦科特、东方电子等造假案件。最主要的是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使上市公司普遍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误导乃至欺诈其他利益相关者,这样滥用会计政策选择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导致市场的有效性不能得到提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若资本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则任何信息是被充分了解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可以充分反映所有的会计信息,这样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各方利益达到一种均衡,正是由于资本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这样才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更加明显。因此,若要减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最主要的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1]冀祥.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6).

[2]宫灵.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与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J].北方经贸,2002(11).

[3]谢诗芬,张荣武.浅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J].上海会计,2003(5).

[4]陈红.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后果会计信息利益
“耍帅”的后果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众荣的后果8则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