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2015-01-03何俊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何俊花

(中国双维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33)

风险通常指由于某一个事项的发生而对实现目标产生影响的概率。作为企业通常面临两个风险:一个是经营风险;另一个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性、难以预测性、普遍性以及损失与收益并存等特点,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收益分配风险。本文以此为基础,对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防范对策进行论述。

1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1.1 客观必然性

企业在日常的正常生产经营中,财务系统必将面对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财务风险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实际结果经常会与预期目标出现较大偏离,风险管理人员无法完全防范风险的发生,只能是借助于各种管理手段,将财务风险导致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2 难以预测性

由于财务状况普遍缺乏稳定性,企业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时期内财务风险的发生,极大地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难度。同时,由于企业财务风险极易受到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事前防范和事前评估。

1.3 普遍存在性

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企业组织结构也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财务风险在企业的各个财务管理环节中普遍存在,如企业资金运用、企业资金筹集以及企业资金分配与积累等。

1.4 损失与收益并存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收益是同时存在的,且财务收益往往随财务风险的加大而相应提高。因此,为了切实提升财务效益,保证企业收益稳定增长,企业必须改善其内部管理结构,不断提升资金的运用效率,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2 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2.1 筹资环节

为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需要筹措资金,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相应的成本和风险也不一样。按照所筹资金的标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按照权益性质不同可分为股权资本和负债,负债对权益比率反映财务杠杆程度,负债比率越高,股本的收益越高,财务风险就会越大。企业负债经营就必须担负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筹资决策,要加强对流动负债的管理,提高短期资金的使用效益。

2.2 投资环节

公司进行投资既可以选择投资流动资产,又可以选择投资非流动资产。企业要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投资比例,在流动性和获利性之间做出最佳的选择。流动资产的投资包括现金、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既有增强公司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优点,又有获利性不足,影响资金周转的缺陷。非流动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和债券等,具有投资数额大,时间跨度长,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是一旦投资正确又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2.3 资金运营环节

目前,在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这样超储积压存货,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企业还必须支付大笔的保管费用,造成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在储存过程中如果保管不善或者市场变动,市价下跌,都会令企业蒙受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使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是一些企业常用的销售方式,是客户提前从企业拿到产品进行销售,而后根据销售情况,再向企业支付货款的形式。企业为扩大销售渠道,有时会在未详细了解客户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就允诺客户,盲目赊销,导致应收账款失控,很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2.4 利润分配环节

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社会经济组织,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分配企业的盈利,这就要求企业的分配政策既要顾及股东的利益又要满足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

3 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既有复杂多变的外部原因,又有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因素,企业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才能在生产经营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3.1 外部原因

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形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的影响和行业背景。

3.2 内部原因

虽然外部原因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是内部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3.2.1 资本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构成。目前,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不合理,或者负债规模过大,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或者举债比例很小,再生产能力不足,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2.2 投资决策不合理

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造成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3.2.3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内容要涵盖企业基本活动的各个方面,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制度,避免财务漏洞的产生。

3.2.4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财务人员需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规避风险。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下。

4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潜在风险和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4.1 进行财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预测的,企业要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测未来的盈亏状况,综合评价企业的效益,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规避风险,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4.2 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面临财务风险,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化解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3 运营分析控制,及时纠偏

建立健全企业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综合运用投融资、生产、购销、财务等信息,运用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在此基础上,掌握企业运营的效率及效果,并对运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尽快查明原因,对照企业全面预算进行纠偏,加以改进,以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4.4 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无法消除也无法回避,它与收益并存,客观存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企业要建立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财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加强对筹资、投资等各方面的风险控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5 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决策机制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本身具有综合性,故财务风险决策科学化、合理化就成为了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决策机制,及时识别、预测、科学分析各种财务风险,采用合理的方法控制、防范、化解财务风险,并对管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实现企业预期目标。财务风险决策机制应包括决策内容、决策机构等。

5 结 语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企业要认清风险产生的原因,正确预测和衡量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规避风险,使企业降低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并持续发展。

[1]张文芹.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128.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