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模式研究

2015-01-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经济区学习型

张 引

(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1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等中心城市,要发挥港口优势,完善城市布局,推动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增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但是,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实力还比较弱.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前提,是建设成实力强大、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证.

1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1.1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效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了新的发展观念.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重的观念.而传统的发展观则侧重于前者.学习型城市建设通过追求个体自我提升和自我激励,为市民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增强人们自我超越的意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城市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城市文化事业是终身学习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抓住契机,形成了良好的城市文化事业条件(见表1).厦门形成了“两会两节一展”(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厦门国际动漫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中国厦门国际运动健身器材展)的“大文博会”格局.

表1 201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文化事业条件基本情况表

(3)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了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让市民有条件终身学习,建立了各级各类学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建立了继续教育制度.据福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福州市共有高等学校3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6所,高中94所,初中268所,小学905所,幼儿园1204所,民办小学18所,民办普通中学39所,民办职业中学12所,民办高等学校12所.福州市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28所、公办幼儿园21所;拆除重建、加固改造校舍15万平方米,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4所,扩容中小学学位5450个.

(4)广泛激发市民的学习积极性.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广泛调动市民的积极性.2013年厦门市图书馆藏总量440万册,借阅量696万册次,读者流通量630万人次;岛内新增了55个“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投入使用;镇(街)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全面建设完成;放映了7628场农村公益电影和城市社区“温馨家园”公益广场电影;“假日舞台”文化惠民演出203场.福州市举办了九届的福州读书月,其中如闽都文化讲坛、道德讲堂、“书香人家”和“读书明星”评选活动、书香广场大家诵、公益助读等品牌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福州读书月期间还通过“福州微文明”微信公众账户平台开展“寻找最美丽的书籍”、“手机阅读节活动”等活动,让市民读者可享有手机免费阅读包.

(5)学习型组织竞相发展.学习型组织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组织基础,为此,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在致力于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学习型组织.厦门市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与“美丽厦门”建设相结合.作为全省首批“理论进基层示范点”的厦门市思明区实现了党员群众学习阵地的全覆盖,形成了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学习”的新时尚,其中屿后西社区还被评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福州市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中,充分运用各类讲坛论坛、新兴平台、主题活动等载体,建立起形式活泼、寓学于乐的学习模式,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党员需求、富有实际成效,其中“百场宣传下基层”、“福州机关党建论坛”系列讲座等成为了有影响的学习品牌.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学习型城市建设正迈向了关键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在今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巩固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积极的包容性教育政策,增强教育公平;二是如何在覆盖全民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用现代技术,并提高城市的终身学习服务能力;三是如何进一步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四是如何弘扬自身优秀文化提升以文化实力为主体的“城市软实力”;五是如何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2 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

2.1 欧盟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经验

欧盟从19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强调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一种跨越传统教育思维与架构的新学习运动.欧盟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特色,可分析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习社会型社会中发展学习型城市;二是将学习型城市作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新动力;三是促进社会融合与积极解决社会问题;四是基于实务发展的需要构建学习型城市指标,以有效评估城市学习的情况;五是建立紧密的多向互动式学习型城市网络与国际合作关系,以分享与增进知识,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六是发挥民众的力量,在制定学习型城市发展政策前,开展社会对话、倾听民众的心声和掌握民众的需求;七是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视为新社会运动,强调以构建学习型城市为目标,并且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和学习资源,促进各类型组织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个人发展、城市繁荣和社会进步;八是发展学习型城市多元模式,各国因地制宜采用较佳之发展模式;九是发展学习型城市的最佳实务与个案研究,开展欧盟各城市间进行经验分享和学习[1].

2.2 “北上广”城市的建设经验

2.2.1 北京模式

1998年北京市提出建设学习化社会.北京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通过科研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创建多种活动提升民众意识,并加强与国际社会交流合作.2013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并发布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这份文献,将对全球成人教育与成人学习、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学习型城市建设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北京已形成了领导体制、保障制度和“四条工作主线”(“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和“开展全民学习活动”)的具有北京特色的建设学习型城市模式.

2.2.2 上海模式

1999年上海就提出了要“创建学习型城市”,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010年,《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实施市民终身学习促进工程”,“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在上海已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2].市民能获得便捷的、可供选择的学习途径,通过教育学习提升了个人能力.

2.2.3 广州模式

广州市总体发展目标中的城市定位为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先进城市.广州市提出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启动了“数字教育城”和“数字化学习港”建设;提出将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作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引领工程之一.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为发展导向广州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与国际大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先进城市建设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

3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海西”模式

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面对今后的发展,建立能整合城市学习资源、体现城市学习性质,并能将城市的学习与更广阔的环境联系起来的学习型城市发展的“海西”模式基本架构,见图1.

图1 “海西”模式基本架构图

3.1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为何要建立学习型城市,这是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学习型城市的建立,应该要能为能实现市民个体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兼顾市民与城市双重主体价值的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的核心目标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开放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培养和造就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城市的竞争力、学习力.

3.2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的实现途径

3.2.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4].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2.2 完善立法,改善监管

政府在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要完善立法.落实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市有赖于法律的制定完善.国际上一些国家早已有一些配套的立法和政策规划,如美国于1976年制定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颁布了《关于健全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韩国于1996年将《社会教育法》改定为《终身教育法》.

另一方面要改善监管.在国家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和推进建设的方案,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举措.

3.2.3 采取得当的措施

(1)开发和开放社会学习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提供更广泛的教育学习机会.在社会层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各类教育融合开放,增加人民的学习机会;在企事业单位层面,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创造更多的条件.

(2)推广应用现代学习技术.2013年《北京宣言》中提到“信息和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为学习和教育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中,在已有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应加强现代学习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要搭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已有教育资源的作用,从而建立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二是建设丰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满足个性化需求,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进而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意识;三是提升数字化学习服务能力.

(3)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主要包含了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共同体七大类[5].推进各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互相学习借鉴,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习型组织之间的经验交流;二是通过制定各类学习型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对各类学习型组织的评估和指导,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4)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在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一是需要结合地方实际集中内部资源强化几个主要产业的竞争优势;二是需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如厦门市在打造7大特色产业园区时就与“美丽厦门”建设相结合.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在推进特色文化发展方面,一是不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福州以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和寿山石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共同打造闽都文化;二是要发挥地理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6].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更重要的是与台湾隔海相望.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文化品牌[7].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借鉴台湾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实现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向国内外.

(5)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一是建立城市各组织间有效的伙伴关系,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联盟,进行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二是加强城市个案研究,建立学习型城市的最佳实务,并通过学习型城市网络,分享彼此成功的经验与作法;三是加强与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和组织的交流,掌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前沿理论和实践创新.

4 结语

总之,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适应经济全球化,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吴明烈.欧盟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与特色分析对台湾之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3):78—82.

〔2〕毛丽萍.比较视野下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从上海范式看温州路径[J].成人教育,2014(10):66-69.

〔3〕叶忠海.广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报告[J].当代继续教育,2014(06):4-18.

〔4〕吕春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92—194.

〔5〕陈铃光.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来源及现实路径[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1(08):42—43.

〔6〕张清泉.传承闽都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促进福州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J].发展研究,2008(04):41—43.

〔7〕李艳波,郭肖华.海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集聚模式与发展策略[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02):1—5.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经济区学习型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