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教育职业化转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初探

2015-01-01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5年2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院校

徐 曦/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教育职业化转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初探

徐 曦/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面对本科院校的职业化教育转型,不可避免地将对现有高职院校产生重大冲击,如何调整生存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会计专业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谈到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全国高校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在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中,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达70%~80%。在此背景下,现有高职院校应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峰认为,按照社会需求,可以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其他类型。针对会计专业而言,研究型大学培养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理论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们;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能够准确的运用会计制度、准则等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财务制度,纳税筹划,投资、筹资决策的人;其他类型大学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主要培养从事会计基础工作的人,如会计、成本核算员、出纳等,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呈现金字塔结构。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为“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工作”。根据调查显示2013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63%进入了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显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进一步定位为“服务于中小企业、地方企业”。

二、“如何培养”和“怎样培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属于“大众化教育”,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99万,2014年达727万,一方面人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人才需求却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众多企业感叹“无人可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本文认为,建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以下环节。

(一)加大课程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课程结构,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等。

1.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不应只局限于大众化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可根据岗位的不同设置各专业课程,如出纳实务、纳税实务等,课程改革强调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同时,将“敲门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获取融入课程改革方案中,课程设置及安排应服务于学生考证。除开设相应专业课程外还要在时间上合理安排,同时配备专业化的题库让学生进行仿真实战练习,做到“有的放矢”。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

2.强化实践教学。用人单位总是不愿承担过多的入职培养成本,没有实践经验成为了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死穴”。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有教学计划中,实训课程通常只包含: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和顶岗实践,实践课时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有的甚至还达不到这个比例,这些实训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需求,本文认为,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除上述实训课程外,在平时的理论教学中穿插各种单项模拟实训,另外,针对各岗位不同开设出纳实务、纳税实务、成本会计等实践课程,实现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1:1的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互补。

3.完善校外实践。由于会计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仅凭学校一方的力量很难完成学生大规模的校外实践,目前,院校通常是通过第六学期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开展校外顶岗实践,其结果是不可避免地出现造假。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部门、会计行业协会的支持,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教师随访制度,将实践质量纳入毕业考核。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会计属于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枯燥乏味,再加上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然而,虽然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却更偏好于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摒弃教师的满堂灌,体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麦可思近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时最应具备基本素质的调查,其中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依然最受求职者关注,其次是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相反,道德修养、组织能力、独立能力等,这些被用人单位与社会所看重的基本素质,却被求职大学生相对忽略。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1)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只会做会计的会计,不是合格的会计”,现代企业要求会计人员除了掌握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还应具备成本控制、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和能力。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往往一人多岗,甚至财务与会计一身兼,会计人员充当着“多面手”,必须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触类旁通的敏锐感。(2)优秀的人生品格。“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而本文认为“欲教书前先育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太强,缺少担当,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事情无所适从,缺乏理性分析,一味地推卸责任。在某种程度上谈“教育”,“育人”比“教书”更重要。(3)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虽不像法律有具有强制性,但如果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将必然触犯法律。会计工作直接与经济与钱打交道,在社会充斥着各种诱惑的今天,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培养诚信、不做假账,用职业道德武装自己。(4)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应只单纯的学习现有的知识,而是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我国正处于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和经济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近几年会计制度、财经法律法规多次修改,作为会计人员应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目前,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企业、事务所的工作经验,属于纯学院派,其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在动手能力上存在缺陷。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及其重要,而这种“双师型”不仅仅只是要求教师具备一张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认证资格的证书,更重要的是能否从事相关工作,既能上讲台又能下企业,实现教师与会计、出纳等身份的随时互换。学校应鼓励教师通过下企业顶岗实践等形式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多渠道地进行业务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

[1]韩宗宾,李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改革模式新探[J].财会通讯,2009,(9):95.

[2]李作章.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的政策导向与路径选择——基于文献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31):25-28.

[3]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2011,(8):255-257.

[4]李红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创新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44-45.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