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为“IT新型态”下的领导者—访惠普中国副总裁、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

2014-12-31刘琼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3期
关键词:惠普合作伙伴软件

文 本刊记者 刘琼

惠普中国副总裁、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

·自2009年10月加入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集团,历任技术总监和中国区总经理。

·在加入惠普之前,拥有超过14年的SAP-ERP系统的应用实施和销售经验。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EMBA,中国注册会计师,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

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重建,惠普软件2013年取得了哪些成绩?带着“IT新型态”的全新理念,惠普软件靠什么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在满足中国客户的多元化、层次丰富的需求方面,惠普软件有哪些独特的管理经验?对2014年惠普软件在中国的表现又抱有怎样的期许?日前,《软件和信息服务》杂志总编辑王晓民与惠普中国副总裁、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王晓民:能否先回顾一下惠普软件在2013年的整体表现?

于志伟:2013年,惠普软件集团在中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主要得益于几方面的动力:

一是我们加大了与各级政府的战略合作力度。2013年,我们先后与山东济宁市、河南洛阳市政府签署了协议,共同建设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希望为中国以及惠普软件集团培养更多IT人才。

二是我们更加注重从传统IT管理和测试转向大数据的发展,建立了大数据平台,并取得了较快的增长。

最重要的增长动力来自于惠普软件集团更加关注中国客户的需求。很多时候,国际的先进经验并不能百分百地拿来用,因为IT应用是呈阶段性发展的。同样是大企业,IT成熟度在中国和国外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和本地合作伙伴合作,推出适合中国客户特点的解决方案。有很多解决方案都是我们在中国首次提出。这三点促成了惠普软件在2013年的快速增长。

王晓民:惠普在全球提出了“IT新型态”这一概念,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呢?

于志伟:“IT新型态”是我们的CEO惠特曼女士提出的全新理念。代表的是从“以技术中心”转型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描述的是在“IT新型态”下IT基础架构、核心应用、应用开发和数据应用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

传统意义上,开发出一个软件并应用之后,客户才会考虑下一步能不能应用于移动平台、是否支持跨平台等。现在,客户不会给你这么多时间考虑,而且客户需要一个在所有平台都可以使用的应用。数据应用也在变化,以前客户只要数据分析以后的结果。现在要真正了解数据,不仅要分析结果,客户还要知道数据产生的过程,从而辅助决策。变化的还有速度。原来配置IT系统,从咨询到部署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现在客户要求IT系统的部署不能有任何阻碍。

同时,云计算、移动性、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给企业带来的安全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些都是“IT新型态”的具体表现。

王晓民:提到惠普软件,你希望客户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于志伟:以前提到惠普的时候,甚至到今天为止,很多人还是会更多地想到PC、打印机。实际上,惠普软件在全球以及中国有大量的客户、业务实践和业务应用。所以,我希望今后一提到大数据,客户就会想到惠普软件。

王晓民:很多企业都在大数据应用领域发力,惠普软件要想取得领先,底气从哪儿来?

于志伟:首先,大数据是非常广泛、非常大的概念。所以做大数据要专注。就惠普软件来说,我们旨在为客户提供大数据信息管理,继而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基于行业的大数据应用,这也是我们“IT新型态”的根本所在。

我们的底气还来源于我们的大数据产品。Vertica在全球拥有大量的客户和深厚的行业积累,在实时分析方面优势明显。Autonomy是全球公认的语义计算领域的领导者。安全就更不用讲了,我们拥有ArcSight安全平台。经过与其他产品测试比较,惠普的大数据产品在性能、速度、安全等各方面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底气还来自于我们的客户。从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到国内的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金融行业都在应用惠普的大数据产品。我们的大数据平台“HAVEn”不仅可以分析结构化数据,还能帮助客户分析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有利于客户从完整的数据分析中得出更精准的洞察。

事实上,惠普自身的IT应用实践也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应用和管理经验。惠普的IT部门要服务全球30多万员工,每天处理的信息达到PB级,包括各种类型的语音、邮件等。惠普的大数据产品首先通过我们自身的应用得到了验证。

王晓民:在中国市场,惠普软件整体业务布局是怎样的?

于志伟:其实在中国,我们整个战略方向和全球是一致的,大数据、云计算、安全、移动应用都是我们的发展重点。只不过在中国的模式与全球稍有不同,因为中国客户的IT发展阶段与全球不同。有的客户60分就够了,并不需要90~100分。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策略是不急于求成,先在部分领域,特别是一些新兴领域,树立行业标杆。对于客户来说,如果有一个成功案例和自己的企业类型很相似,他就会很快做出决定。因此,在中国,首当其冲是培育标杆客户。

这不光指大客户,也包括中小客户。对我们来说,中小客户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但需要先培育。举例来说,中小客户可能更需要一对一的定制化的数据分析,低风险、低成本,惠普的模板虽然不能满足其100%的需要,但能满足60%的需要。于是我们就将模板内置在一体机里提供给他们,启发他们知道未来应该走到哪里。即使当下不能盈利,但我们相信当这些客户壮大后,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惠普,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培育人才和发展本地合作伙伴也是我们在中国的工作重点之一。

王晓民:惠普软件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很丰富,是个复杂体,客户的需求也是复杂体,两者之间如何对接?

于志伟:这方面,我们在中国的经验是非常独特的。

大客户制是一种标准的模式。我个人认为,这种模式并不太适合中国客户。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大客户都会赋予大数据最高优先级。所以我们会挑选一些顶级客户,根据各自的需求匹配不同的客户代表,即将个性化落实到具体的人。

对于低一级别的客户,我们会按照业务部门的机制进行。针对一个行业,可能会有两组销售代表去对接,一组负责大数据,一组负责云计算,尽管没有做到完全个性化地对接,但可以满足这类客户的专业化需求。

对于中小客户,则采用合作伙伴+模板的方式。合作伙伴的本地知识加上我们先进的经验,可以为这些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以IT基础设施管理为例,惠普有数千个规范管理水平的KPI指标。合作伙伴依据客户的特性,选取相应的KPI指标内置在模板里提供给客户。

王晓民:对2014年的市场表现,惠普软件有怎样的期许?

于志伟:过去两年,惠普软件打下了非常好的发展基础。进入2014年,我们希望在大数据、云计算、安全等新的技术应用领域,继续加速发展,部分领域甚至实现3位数的增长。为什么有这个信心?因为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包括树立标杆客户、培育合作伙伴、准备人才资源和了解本地的客户需求。2014年,将是惠普软件的加速发展年,会比2013年发展得更快。

猜你喜欢

惠普合作伙伴软件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禅宗软件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惠普CEO辞任
软件对对碰
CHIP全球合作伙伴
值得安利 ZUKZ2 Pro
惠普增加裁员5%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