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

2014-12-30

民生周刊 2014年26期
关键词:农业户口松阳祠堂

网友留言

户籍改革背景下更需规范农地流转

户籍制度改革必然会使一部分农民成为市民,但有部分拥有城镇户籍的农民并不愿放弃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和由此带来的收益。所以,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意义重大。

我国农业户口与农村土地是联系在一起的,农业户口最显著的标志是农民对农村土地拥有承包经营权,离开农地承包经营权,农业户籍对农民来说就没有太多红利。在农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流转,增加农地效益,广大农民是接受的。权利没丢,收益没减,土地由他人经营未尝不可,这也使农地流转的空间进一步加大。

不过,当前农地流转市场并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监督乏力。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尤为重要。(黑龙江/丁易波)

记者手记

乡土文化能否找回?

在松阳的三天时间里,记者马不停蹄地走访了6个村落。宁静古朴的村落、幽雅别致的传统建筑和悠闲惬意的慢生活……这分明是现代人心目中的“桃花源”。

近两年,随着外界保护传统村落的呼声渐强,村民们似乎看到了坚守的希望。在扶持政策和资金的牵引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翻修破败的老屋,开办农家乐形式的民宿经营,规划旅游路线。

不过,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并不这么认为。村里的收入少、住房拥挤,年轻人无不向往都市生活,这是村民们所面临的困境。在村里,记者看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不得不亲自爬上屋顶更换破损的瓦片。在松阳,几乎每个传统村落里都有祠堂。全县保存下来的祠堂总计两三百个。能够维系家族观念的只有两样东西:祠堂和族谱。今年松阳共修缮了五六十个祠堂,此举是为了凝聚人心。

沿坑岭头,一个300多人的村落。记者在村里走访时,正遇到在翻修祠堂的村民。该村村民全都姓叶,干活的这些人都是本家。“政府承诺给3万元补贴但还没下来,即使没有我们自己也要修,要为家族尽一份责任。”叶建方说。

保存乡村记忆,留住乡愁,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声。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在强调修缮建筑的同时,找回逝去的乡土文化一定不能被忽略。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户口松阳祠堂
梁家祠堂史话
松阳: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产业转型林业增效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全国30省份取消农业户口
田园松阳 宜尼桃源
祠堂,祠堂
书院、祠堂与湘学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