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不能成为改革阻碍

2014-12-30尔令奇

当代贵州 2014年34期
关键词:惯性利益法治

尔令奇

深化改革元年已接近尾声。在这一年中,有少数领导干部对改革认识不够,推进改革的动力不足,有意无意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无形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惯性思维”的束缚。长期执政环境下,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惯性思维或惰性思维。一些领导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视改革为畏途,习惯于穿旧鞋走老路。

“等待观望”的态度。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改革更多属于顶层设计范畴,是上面的事,自己做好“底层施工”就可以了。有的怕承担改革的责任,担心改得越多错得越多,不敢担当,不敢作为。一些领导干部想先看看别人怎么做再说,观望气氛比较浓。

“既得利益”的阻挠。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特殊身份和官位所带来的利益和特权,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从改革方案的设计到相关改革举措的出台、落实等各个环节,会想方设法制造各种障碍,希望继续保持较多的权力、资源、话语权。

“制度意识”的淡漠。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度合乎自己利益时就强调按制度办事,不合乎自己利益时就想方设法越过制度。不敬畏法律制度,在法律制度面前我行我素,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缺乏基本的法治思维和法治选择。

“脱离实际”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制定改革举措时,往往和群众需求、基层实际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有的操作流程复杂繁琐,实际效果却不好;有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让群众难以接受;有的把过去工作翻新重现,难以形成改革效应。这样的改革举措既不能深化群众的改革认识,也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背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初衷。

领导干部是带领群众推进改革的骨干力量,而以上思维的存在却让领导干部成为了改革阻力。须知,只有以长远眼光、积极心态投身改革实践,才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

猜你喜欢

惯性利益法治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I Love You, Dear China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无处不在的惯性
对惯性的认识误区
无处不在的惯性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