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主栽巴旦木品种在新疆喀什地区的引种栽培

2014-12-29韩宏伟王建友蒋江照毛金梅刘凤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栽花芽坐果

韩宏伟,王建友,李 勇,蒋江照,毛金梅,邱 杰,刘凤兰

(新疆林业科学院 经济林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美国主栽巴旦木品种在新疆喀什地区的引种栽培

韩宏伟,王建友,李 勇,蒋江照,毛金梅,邱 杰,刘凤兰

(新疆林业科学院 经济林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引进国外商品化巴旦木品种进行本地化栽培试验,并对其栽培性状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为新疆抗寒和优良商品巴旦木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实践依据和品种资源支撑。以当地8a生巴旦木作为 砧木,利用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接穗,实施本砧高接换冠嫁接改造,同时以相同树龄砧木高接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连续多年对其物候期、树体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花分化特征、自花结实特性、单株产量、坚果经济性状、抗寒适应性等进行跟踪调查试验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综合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经多年筛选试验结果和研究表明:引进美国巴旦木较当地主栽品种花期可普遍推迟7~10 d以上,枝条能够忍耐和抗-20℃~-22℃晚霜和低温冻害;坚果品质优良,出仁率50.08%~73.01%,果仁饱满规整,具有易采收和破壳加工优点,丰产稳产性好。最终筛选出浓帕烈、米星等6个国外巴旦木良种,在产区进行了规模化推广种植,2012年6个国外巴旦木品种全部通过自治区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并成为新疆巴旦木产区主栽品种,为产区主栽品种优化搭配种植和加速良种产业化进程做出了积极和重大贡献。

巴旦木;引种试验;品种筛选;生长表现

巴旦木,也称扁桃Amygdalus CommunisL.,属蔷薇科桃属扁桃亚属乔木,是世界著名的经济林树种和木本油料树种,其种仁具有重要的营养、医药和经济价值,国际市场交易量与交易额位居世界四大坚果之首[1]。新疆喀什地区是我国巴旦木唯一主产区,截止目前全疆巴旦木种植面积已达6.7×104hm2(100万亩),现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十年来,巴旦木产区低温冻害发生频繁,受其影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低温冻害已成为制约巴旦木产业健康发展的限制因子,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恶劣天气形成,二是本地品种开花时间较早,巴旦木花期正值当地春季气温回升和大风浮尘天气交织之际,若突遇低温冻害,极易影响其正常开花和授粉,重者花器冻伤、褐变和脱落,进而影响其坐果和产量[2];另外,产区巴旦木主栽品种数量少,虽具一定的丰产性,但其坚果大多壳厚、仁小,商品性差,售价不高[3],从今后加工利用和长远发展角度来看,选育抗寒和优质商品巴旦木品种,将是加速产区巴旦木良种化进程和实现新疆巴旦木产业升级的必要前提条件。纵观世界,美国是世界巴旦木生产出口大国,其品种选育和商业化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4],受地中海式气候和栽培品种群自身遗传特性影响,美国栽培种植的巴旦木品种多为晚花类型,从春季花期推后角度讲,在新疆发展则有利于躲避低温冻害危害;另外美国巴旦木品种具有坚果壳薄、出仁率高,品质优良,产量高和适合加工等优点,现为欧美国家广泛栽培[5]。根据林木遗传育种学同纬度引种的原则,从2002年开始,先后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果树资源圃引进18个美国巴旦木品种接穗,并开始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进行引种嫁接栽培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所需的目的品种。国内在国外巴旦木品种引种栽培试验方面有见报道,但最终能成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极少[6-7];相比较而言,于室内人工气候箱内模拟开展低温胁迫方面的相关生理研究较多[8-9]。以新疆喀什最具代表性巴旦木种植区——莎车县为引种栽培试验区,取当地8 a生巴旦木作本砧,利用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接穗,实施本砧高接换冠嫁接改造,同时以相同树龄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连续10年对其物候期、树体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花分化特征、自花结实特性、单株产量、坚果经济性状、抗寒适应性等进行跟踪调查试验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综合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新疆产区立地条件、坚果商品性好、耐寒的优良商品巴旦木品种。掌握和了解国外巴旦木品种本地栽培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经济性状及其抗寒适应性等,为新疆巴旦木产区主栽品种优化搭配和更新换代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为新疆巴旦木产业良种规模化发展提供品种资源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试验地位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阿斯兰巴格乡巴旦木资源汇集圃内,引种国外巴旦木品种以高接换冠方法嫁接在本地8 a生本砧上,嫁接砧木树高、地径、冠幅差异均较小,生长良好,定植株行距10 m×4 m,试验地经营管理水平中等偏上,行间生草,每年花期放蜂,结合生长季施肥灌水6次,同时结合整形修剪,适时开展有害生物防治。

试验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长,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12.3℃,年日照时数2 965 h,年平均降水量56.6 mm,无霜期192~220 d,春、夏季多大风和浮尘天气,升温快而不稳定。土壤封冻期11月上中旬至翌年3月上中旬。

1.2 材 料

试验材料为2002年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果树资源圃引进的巴旦木品种接穗,分别为:浓帕烈(Nonpareil)、特晚花浓帕烈(Tardy Nonpareil)、卢比(Ruby)、米星(Mission)、尼普鲁斯(Ne pulus ultra)、布特(Butte)。

对照试验材料为新疆喀什莎车县同一试验点内的2个本地主栽品种,分别为:纸皮(zhi pi)、晚丰(wan feng)。

1.3 方 法

1.3.1 嫁接方法

以高接换冠方式嫁接试验品种,采用切接方法,即依次按剪母砧-切母砧-削接穗-插接穗-包封等步骤进行操作,要求嫁接部位高度基本一致且分布均匀。嫁接后加强管理,注意及时放松和解除包扎的薄膜并抹除嫁接母树嫁接位以下抽发的梢芽,确保萌芽和枝梢正常生长。同时加强有定生物防治和肥水管理,促进抽发新梢,以促进树冠的扩展恢复。

1.3.2 品种配置

以花期相近或重叠,能相互重合授粉为目标,各品种按行嫁接配置。

1.3.3 物候期观测方法

采用试验区田间定行、定树、定枝的实地观察法,即按高接品种不同,在各品种嫁接行内选择树势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管理水平一致的5株标准株,再在各标准株树体中部分别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标记4个标准枝,用红油漆打出标志并挂牌,每年按果树物候观测要求对其初花、盛花、末花、展叶、果实成熟期及落叶期等关键物候进行观测。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落花期、展叶期和落叶期每3d观测1次,果实成熟期每5d观测1次。物候期记载标准按开花数约占总花蕾数的5%为初花期;开花数约占总花蕾数的25%~50%为盛花期;开花数约占总花蕾数的95%为末花期;大部分花瓣掉落,基本落尽为落花期;10%标准枝基部第1片叶展开为展叶期;当树冠内膛坚果外果皮变黄绿、黄红色,果肉自然开裂时为果实成熟期;80%叶片变黄并伴有脱落为落叶期。

1.3.4 树体特征及生长特性观测方法

标准株选择同物候期,重点观测供试品种当年生枝长度、当年生枝树皮颜色、一年生枝花芽量、结实习性、叶片形状、树形和树势等,要求参照果树栽培学相关内容。

1.3.5 自花结实率和自然坐果率的测定方法

在花芽现蕾期,分别计数同一品种标准株各标准枝上的全部花蕾数,用作观察自花结实的标准枝实施套袋隔离,用作观察自然坐果的标准枝则不用套套袋隔离,在花期结束1周后分别计数其坐果数,并把同品种标准株各标准枝上的坐果数累加后除以同品种标准株各标准枝总花蕾数的平均值,作为该品种的相应自花结实率和自然坐果率。

1.3.6 坚果及种仁性状的测定方法

果实采收晒干后,每品种随机选取50个坚果,用肉眼观察其种仁包被情况,之后将坚果破壳,根据仁、壳质量计算其出仁率,采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坚果种仁的纵径、横径和果壳厚度,再用电子天平称量单果质量。

1.3.7 产量测定方法

在果实成熟期,对各品种分别选取5株作为调查对象,分株分品种进行采收,将同品种各观测树的全部果实采下后,先脱去外果皮,然后分品种单株晾晒,晒干后实测各单株产量,计算各品种单株平均产量。

1.3.8 田间适应性的测定方法

供试品种抗寒适应性的观测方法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即以自然低温胁迫后各标准株不同部位枝条抽干率、花芽褐变率并结合室内枝条水培发芽试验进行测定。

1.3.9 分析方法

观测结果采用对比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2002年~2006年,对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开花期、展叶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等物候期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测,并与当地主栽巴旦木品种作对照,国外巴旦木品种物候期与当地主栽巴旦木品种物候期见表1。

由表1中各品种物候期对比可以看出: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始花期除布特品种在3月下旬外,其余各品种多在4月上旬,而本地对照品种则都在3月下旬,引进国外品种始花期较当地主栽品种推迟约7 d以上,其中特晚花浓帕烈始花期较当地对照品种晚丰推后最长可达17 d;引进国外品种落花期可较当地主栽品种推后7 d以上,其中特晚花浓帕烈落花期较当地对照品种晚丰推后最长可达14 d,以上观测结果表明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多属晚花类型,与其原产地美国加州物候基本一致。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类型,其果实成熟期全部在8月中下旬,而本地对照品种果实成熟期则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国外品种平均较当地主栽巴旦木品种坚果成熟期要晚20~35 d;另外,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年生长周期较长,年生长天数为237~264 d,而本地对照品种则为233~235 d,其中布特和纸皮两者年生长天数最长相差31 d。

2.2 树体特征及生长特性

2002年~2006年,对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和当地主栽巴旦木品种的树体特征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观测研究(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引种国外巴旦木品种当年生枝条生长量约为30~55 cm,较本地主栽品种65~68 cm为小,并可在当年生枝条上形成大量花芽翌年结果,且多以花束状花芽和中短果枝结果为主,而本地对照品种则多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当年生枝条上形成花芽数量较少;据观察,国外巴旦木品种树形直立或开张,树势较强,而本地对照品种多为开张形,树势相对较弱(晚丰除外)。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巴旦木品种树体营养多用于生殖生长,具有结果早特性,可能与国内外品种自身生长结实特性有关。

2.3 花分化特征

巴旦木花芽分化成花类型的比例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开花坐果率,完全花可正常结实,而中间花和退化花则很难正常结实,即便成果坐果率也较低[9],为此在春季巴旦木枝条花芽现蕾期,选取引种国外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的花蕾带回室内在解剖镜下进行观察,观测结果详见表3。

由表3植物解剖观测结果可知: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完全花的比例多数较本地主栽品种偏高(浓帕烈低于当地对照品种),最高可达100%(如布特),而本地晚丰品种最高为78.7%;退化花的比例国外品种最高仅为2%(如特晚花浓帕烈、尼普鲁斯),最低为0(如浓帕烈、米星、布特),普遍较对照偏低,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花芽分化及成花质量较好,完全花的比例较高,中间花和退化花的比例较低或无,这是保证后期开化坐果和丰产的前提。

表3 供试品种成花类型观测Table 3 Observation results of flowering types of tested varieties

2.4 自花结实特性

2005年春季,以引种试验区高接3年结果国外和当地巴旦木品种为调查对象,在巴旦木花期对供试品种自花结实坐果率和自然结实坐果率进行了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果详见表4。

表4 供试品种自花结实率和自然坐果率Table 4 Varieties of self-pollination rate and natural fruitsetting rate

由上表观测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国外和本地大部分巴旦木品种自花授粉坐果率极低或无,仅有浓帕烈、特晚花浓帕烈、米星和纸皮个别品种有自花结实现象,自花结实率最高不超过5%(国外以特晚花浓帕烈品种自花坐果率最高,为1.47%,当地以纸皮品种最高,为5%),这与巴旦木属虫媒异化授粉植物及本人早期授粉试验结果及杨波等人报道的关于巴旦木自花结实率低的研究结论是基本一致的[10],这也是生产上巴旦木种植需要配置授粉品种和花期果园放蜂的理论依据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引进国外巴旦木布特品种自然条件下坐果率为10.9%,其余品种均在20%以上,卢比最高可达46.3%;国内对照主栽巴旦木品种除晚丰坐果率为20.7%,纸皮仅有12.5%。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巴旦木品种较国内品种具有更高的自然坐果率,这也是其丰产特性之一。

2.5 单株产量

2005年、2010年,以引种区高接3年和高接8年结果国外巴旦木品种为观测和研究对象,同时以相同树龄高接结果的当地主栽巴旦木品种作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对各品种分别选取5株作为调查对象,将同品种各观测树的全部果实采下后,先脱去外果皮,然后分品种单株晾晒,晒干后实测各单株产量见表5。

表5 供试品种单株产量Table 5 Yield per plant of tested varieties

由表5分析知道: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大树高接3年单株最高产量和平均单株产量多在1.0 kg以上,其中特晚花浓帕烈单株产量最高,可达4.20 kg,尼普鲁斯平均单株产量最高,为2.20 kg。国外巴旦木最低产量(除卢比、尼普鲁斯外)多在0.5 kg以上;相同条件下本地巴旦木以晚丰品种单株产量和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分别为1.52 kg和 1.07 kg。

引进国外巴旦木品种高接第8年单株产量、平均单株产量以尼普鲁斯最高,分别为6.61 kg和5.45 kg,其余国外品种平均单株产量均在5.0 kg以上。国外巴旦木最低产量多在4.0 kg以上;而相同条件下本地对照主栽品种晚丰单株产量最高,达到6.4 kg,与国外尼普鲁斯品种接近,本地对照品种晚丰平均单株产量和最低单株产量分别超过5.0 kg、4.0 kg。

以上结果表明,引进国外品种多数较本地对照品种具有更高的丰产性,本地晚丰品种也具有一定的丰产性。

2.6 坚果经济性状

2005年,结合巴旦木坚果采收,对供试品种及当地主栽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观测(观测数据见表6)。

由上表观测数据可以看出:引种国外巴旦木品种坚果出仁率普遍较高,出仁率高达50%以上,浓帕烈出仁率最高可达73.01%,其单仁最大重量1.638 g,显著高于其它国外品种;国内对照巴旦木主栽品种以纸皮出仁率最高,高达66.13%,其单仁最大重量1.734 g(是所有供试品种中最高的)。

另外,国外巴旦木坚果种仁商品外观普遍较好,比较规整和饱满,除浓帕烈、特晚花浓帕烈品种坚果果壳包被不甚完全外(壳厚0.1 mm、缝合线处露仁),其余品种坚果果壳均包被完全紧密,多属薄壳类型(壳厚0.1 mm~0.2 mm),具有易破壳取仁加工特性;国内对照巴旦木主栽品种以纸皮果壳较薄(壳厚0.1 mm、坚果果壳包被不完全、缝合线处露仁),晚丰为中壳偏厚类型(壳厚0.15 mm~0.3 mm),破壳取仁加工相对困难。

表6 供试品种坚果经济指标Table 6 Nut’s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ested varieties

2.7 抗寒适应性

2006年初春季节,项目引种试验区莎车县遭遇了自然形成的绝对低温天气,2006年1月小于-20℃的低温持续3 d(7~9日),极端低温达到-24.5℃; 3月小于零度的低温持续4 d(14~17日);4月平均气温16.2℃,最低气温1.8℃,为检验引进国外品种抗寒性试验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在试验地巴旦木经过田间自然状态下的绝对低温胁迫后,及时随机选取试验区供试各品种5株,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选取树冠上、中、下部的枝条进行检测,调查其枝条抽干率;另外,于巴旦木花芽膨大期,对供试各品种随机各选取1株,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在结果枝条上随机摘取30个花芽带回室内于解剖镜下进行解剖镜检,以包合鳞片由外向里干枯褐变组织面积达到60%以上即认为发生褐变,统计其花芽褐变率,同时每品种各剪3个花枝,带回实验室记录枝条上的花芽数后,放入20℃、散射光照射喷水保湿的培养室内水培10 d,记录萌发的花芽数,计算花芽萌芽率;调查观测结果详见表7和表8。

表7 供试品种低温胁迫后枝条抽干率、花芽褐变率 (2006年2~4月调查)Table 7 Shoot dry rate, bud browning rate of tested varieties aft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survey date: 2006 February to April)

表8 水培发芽试验Table 8 Hydroponic sprout test

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历经此次冬春之交低温胁迫,引种国外巴旦木品种和当地对照巴旦木品种枝条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危害,其中,引种国外品种以尼普鲁斯枝条抽干率最高,树冠西面枝条抽干率达到10.86%;本地对照品种以晚丰最高,树冠北面枝条抽干率达到16.34%,但国外引进品种枝条抽干率明显低于本地对照品种,同时发现国内、国外巴旦木品种树冠枝条抽干率均表现出西面>东面、北面>南面的规律,这主要与东面、南面光照条件好及当地盛行西北风有关。

从巴旦木花芽受冻情况来看,国外引种品种花芽褐变率在3.3%~16.7%之间;本地对照品种花芽褐变率在20.0%~23.3%之间,两者相差悬殊,本地品种花芽褐变率高出国外品种6.6%~16.7%。

由巴旦木花枝经自然低温胁迫后水培花芽萌发情况来看,国外引种品种花芽萌发率在80.2%~98.9%之间;本地对照品种花芽萌发率在80.2%~84.8%之间,两者相差明显,国外引种品种花芽萌发率高出本地品种14.1%。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引进国外品种有相当一部分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寒适应性,这主要与其开花期晚,更利于躲避低温天气有关。

3 讨 论

(1)通过引种美国巴旦木品种和长期系统地对比筛选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引进品种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抗寒适应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筛选出以浓帕烈、米星为代表的6个花期较晚,丰产性好,坚果品质优良,出仁率高,易采收,适应性及抗逆性强的国外品种,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选种目标。另外,极个别品种如浓帕烈(Nonpareil)、特晚花浓帕烈(Tardy Nonpareil)坚果壳薄,有露仁现象,成熟时应做到及时采收和密闭贮存。

(2)引种筛选国外巴旦木品种较本地品种花期明显推后7~14 d,有利于躲避当地冬春低温和晚霜危害,同时自然露地越冬条件下能抗-20℃~-22℃低温冻害,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抗寒性是相对的,当冬春季节极端气温达到-22℃以下时,无论国外和本地巴旦木品种都会遭受冻害,致使枝条抽干、花芽褐变,花器损伤、幼果脱落[11],所以在今后发展中应做到合理区划和适地适树。

(3)筛选国外巴旦木品种与国内巴旦木品种具有互补优势,通过栽培上的合理配置可形成早花、晚花品种相互搭配,早熟、晚熟品种并行发展的优化品种结构布局,有利于规避和降低种植单一品种类型的风险。

(4)良种是丰产的必要前提,但是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良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配置授粉树,多种措施综合运用,才能产生最佳效益。

4 结 论

(1)通过引种嫁接栽培和长期系统地对比试验研究表明,6个美国巴旦木品种不仅在当地生长表现良好,而且具有开花晚、结实早和丰产及抗逆性强等特点,保持了国际市场主流商品品种特性,产区认可度高,产品竞争力较强,极具市场开拓潜力。

(2)美国巴旦木品种的嫁接引种成功,丰富了新疆巴旦木种质资源,为产区主栽品种数量少、坚果商品性差、易受低温冻害等难题找到了解决的新途径。

(3)筛选国外巴旦木品种成为产区更新换代主栽品种,目前栽培面积已达到70万亩,2012年6个筛选国外巴旦木品种已全部通过自治区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极具发展优势。

[1] 廖 康,殷传杰. 新疆特色果树栽培实用技术(下册)[M]. 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张永威,王建友,韩宏伟. 巴旦杏落花落果的成因及对策[J].新疆农垦科技,2001, (2):23-24.

[3] 徐胜利,陈小青. 新疆巴旦杏(扁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西果树,2003,(3):52.

[4] 韩宏伟,庞海江.美国巴旦杏栽培历史[J]. 新疆林业科技,2003,(1):47-48.

[5] Warren Micke. Almond Production Manual[M]. Agriculture &Natural Resources, 1996.

[6] 潘晓云,王根轩,曹孜义. 扁桃在我国的适宜气候生态引种区研究[J]. 生态学报,2000,(6):1069-1075.

[7] 成健红,候 平,李 疆,等.巴旦杏的产业发展及其研究进展[J]. 干果区研究,2000,17(1):32-37.

[8] 蒋江照,王建友,毛金梅,等. 低温胁迫对扁休眠枝条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1985-1989.

[9] 龚 鹏,李秀霞,李增萍, 等. 低温胁迫对扁桃枝条细胞膜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5):561-566.

[10] 杨 波,龚 鹏,车玉红,等. 6个美国扁桃品种在新疆喀什地区的引种适应性[J]. 西北农业学报, 2012,21(1):115-120.

[11] 王 森,谢碧霞,杜红岩,等. 美国扁桃花器官的抗寒性[J].经济林研究,2007,25(2):19-22.

[12] 王建友, 毛金梅, 韩宏伟, 等. 南疆巴旦木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试验初报[J]. 经济林研究,2011, 29(1): 120-123.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of American almond cultivars in Kashgar,Xinjiang

HAN Hong-wei, WANG Jian-you, LI Yong, JIANG Jiang-zhao, MAO Jin-mei, QIU Jie, LIU Feng-lan
(Xin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Non-wood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umqi, Urumqi 830000, Xinjiang, China)

The localized cultivation trials onAmygdalus communisL varieties., which are commercial main cultivars in United States,were conducted in Xinjiang Weiwuer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cultivated characters ofA. communiswere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variety resources support for the Xinjiang cold resistance and excellent commodity almond breed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By taking local 8-year-old almond as the rootstock, the imported almond varieties as the scion, the top grafting and change crown on the rootstock were implement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ame place, by taking the same tree age rootstock grafted with the local cultivars’ scion as the control, the imported almond’s phenology, morphology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fl ower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self-pollination characteristics, yield per plant, nuts of economic traits, cold resistant adaptability testing et cetera were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for consecutive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study for many years show that the fl orescence of United States almond cultivars generally delayed 7 to 10 days than that of the local varieties, the branches of imported almond can endure and resist -20 ℃to -22 ℃ frost and freezing; the nut had good quality and the nut-lets were full and structured, the kernel rate was 50.08%~73.01%,and easy to harvest, hatching and processing, and had merit of high and steady yield. Finally the imported almond varieties such as nonpareil, mission 11 etc. six almond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and enlarged the planting scale in the region. In 2012, the selected foreign almond varieties all passed the examination by Approval Committee of Improved Varieties of Forest Tree of Xinjiang, and become the main almond cultivars in Xinjiang. This has made positive and signif i cant contributions to Xinjiang almond cultivars in optimization and accelerating good varietie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Amygdalus communisL.; almond;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cultivars selecti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2013-09-25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新疆特色林果最佳采摘期与关键采收技术研究”(20130470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巴旦木高效栽培及核桃、巴旦木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集成与推广”(201354111);新疆财政林业科技专项资金项目;2014年中央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巴旦木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韩宏伟(1970-),男,河南扶沟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林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E-mail:ecoforest@126.com

王建友(1963-),男,甘肃兰州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栽培与生理研究;E-mail:almonds@126.com

S727.3;S662.9

A

1673-923X(2014)10-0032-07

[本文编校:吴 彬]

猜你喜欢

主栽花芽坐果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苹果花芽期如何防冻害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梨树建园时为何要配置授粉树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包头市主栽作物施肥水平的影响
果园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