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日复兴中国梦 不忘当年梦中国——百集老红军口述历史文献片《为了可爱的中国》专家评论综述

2014-12-29万乔乔张立根据视频整理编撰

声屏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老红军江西历史

(万乔乔、张立根据视频整理编撰)

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普天通控股集团联合出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西民营企业家协会协助拍摄,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江西华天广告有限公司制作的百集老红军口述历史文献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第一季共28 集),已制作完成,近期将隆重播出。

2013年11月11日至12日,《为了可爱的中国》在南昌审片。30 多位国内著名的党史和军史专家以及红军后代出席审片会并发言。2013年12月7 至8日,《为了可爱的中国》在北京审片,获理论文献片创作领导小组批准在各电视台播出。

姚亚平

《为了可爱的中国》总策划、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在北京审片会上介绍了本片的策划思想。他说:

江西广播电视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理老红军的口述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很重要,很珍贵,既是电视台一笔重要的资源,也是江西历史、中共党史的宝贵财富。用这些历史资料来创作百集老红军口述历史文献片《为了可爱的中国》是一种创新。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完成口述历史文献片,加大红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力度,是与中央的精神相契合的。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不仅在革命时期是宝贵的,在建设时期是宝贵的,在改革开放时期同样是宝贵的。所以,如何讲述这些历史就特别重要。要开辟未来,就要重温过去。这段历史能告诉我们什么,这段历史能让我们记住什么,这段历史能给我们启示什么,让历史的当事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讲述,是传承我们的历史记忆,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方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我们要深化“中国梦”对外宣传,以“中国梦”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播中国的价值观念,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让我们的红色题材不断地走向世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杨玲玲

江西广播电视台台长、《为了可爱的中国》出品人、总监制杨玲玲介绍了《为了可爱的中国》的创作缘由和特点。她说: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制作团队在江西普天通控股集团的支持下,整理了近百位老红军的影像资料,采访了众多老红军的亲属,结合党史、军史专家的研究,完成了这部文献片。

《为了可爱的中国》摄制组在革命旧址实景拍摄,在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中寻找故事,将最新发现的史料与当代研究成果相结合,向人们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多年来许多重大事件和鲜为人知的史实,表现了一代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人生道路上的精彩华章。

杨胜群

在南昌和北京的审片会上,专家和红军后代纷纷发言,现摘要整理如下。杨胜群(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这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文献片,值得肯定。口述历史跟一般的书写历史不同。这部文献片有口述的特点,体现出别的形式反映不出来的一些历史细节。它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即为了建立新中国的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写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容易,写一代人就不容易啦。我们今天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一方面,我们反映现实生活当中人民的追求;另一方面,我们反映老一代革命者和共产党人的追求。作为口述历史片,《为了可爱的中国》既反映了一段历史,又刻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些人物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追求,又各有不同的经历、思想性格和不同的人生道路。整个片子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再加上解说、字幕,照片,图文并茂,很有感染力。

金德龙

金德龙(理论文献片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这个片子展示了一群人、一代人为了可爱的中国做出的奉献、牺牲、拼搏和奋斗。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人是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支撑着一个民族从危难走向兴盛,从屈辱走向复兴。通过这些影像,我们看到老红军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感人的事情。片子当中,体现出一种信念的力量。尽管在那样一种困难之际,他们还是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这是一种信心。片子当中,体现出一种忠诚,对党的忠诚,对毛泽东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所以说,这个片子,有许许多多可圈可点之处,有许许多多值得人们去思索的东西。

章百家

章百家(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历史价值,不仅给现在的人看,以后的人还可以看。老红军表现出来的风貌,后人不看到他们,是体会不到的,是文字解决不了的。我们现在拍历史文献片最大的限制,是没有当年场景,特别是红军这一块没有,唯一留下的东西,是经历过这事件的这一代人讲的自己的革命。

黄允升

黄允升(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毛泽东传》撰稿人之一):

这个片子看后觉得很好,片子中有丰富的老红军的影像、照片,其中很多老同志现在已经不在世了。当年我们为了写《毛泽东传》,也访问过曾志等级别高的老红军,可惜当时没有留下影像和声音,只有采访笔录。这部片子中有很多老同志影像,很宝贵。我认为这个片子是在12 集文献片《毛泽东》基础上的一个创造。

李宗达

李宗达(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原副司长):

片子新颖独特,主体思想好,导向好,由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亲属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一些革命历史,是非常生动感人的。片子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特别是片子抢救了一批珍贵档案,摄制组从大量的素材里边选出来的故事,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教育意义。

王宴青

王宴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

这是我们近期看的那么多片子里比较好的历史文献片,而且老红军大部分的口述都是90年代采集的,他们的访谈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刘 丹

刘 丹(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副会长、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刘寅之子):

我觉得,拍摄老红军口述历史这件事情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必须有自己的魂,如果没有自己的魂,这个国家就存在不下去,这个民族也就完了。你看看这些老红军,这些老革命,他们尽管出身不一样,所受的教育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魂,这个魂就是他们的信仰。

贺捷生

贺捷生(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原部长、少将、贺龙元帅之女):

我刚刚看了《为了可爱的中国》,非常感动。你们拍的这片子应该说是绝唱,片子中影像就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留给后代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片子中每一个细节都打动我,因为影片里的老红军都是我的长辈,而且都非常熟。所以,看片时,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流出来了。

江西对革命贡献是很大的,江西有非常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江西的电视人非常自觉的、非常努力的、非常艰苦的挖掘着这样一个非常丰富的矿,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流传后代的。我觉得大家会喜欢这个片子,希望继续拍下去,因为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红军是怎么走过来的。

陈伙成

陈伙成(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顾问):

看了以后很受感动,不瞒大家说,有两个老同志讲述到最后的时候,我都感动得要掉眼泪了,片子很能打动人的。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梦”,其实是强国梦。“今朝复兴中国梦,不忘当年梦中国”。通过这个片子,我们看到了前人的“中国梦”,具体说,看到他们的无私无畏、锲而不舍、鞠躬尽瘁、奋发不息的精神。片子是老红军的口述,不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从表现形式上看,这是别具一格。从史料价值上,它也是很有价值的。我是研究红军史的,所以从搞历史方面来考虑这部片子的价值,它是历史细节的补充,许多党的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的细节在这个片子里得到补充。因此,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我要感谢创作组的同志。

谭 斌

谭 斌(故宫博物院原党委书记、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副会长、老红军谭正文之子):

第一,片子的立意好、素材好,当初抢救这些史料的同志有心、有远见。第二,每人一集,每人一个主题,集中谈精神和某一侧面的感悟,有头有尾的历史事件的回顾,突出了每一个人的精神特点。

李向前

李向前(中共党史研究室正局级研究员):

这个片子到底给谁看,我认为还是给中国最广大的观众,如果说是我们是为了可爱的中国,那一定是给我们的80后90后的人看。片子表现的历史不是一个宏大叙述的历史,而是一个个人经历的历史。从每个人的革命经历里,提炼出来历史特别感人、特别具有教育意义。

陈 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

陈 力

首先,我认为这个片子是值得肯定的上乘之作。口述历史之前文献片也有,但是像这么大规模的、那么多的老红军讲述的文献片,我以前没有看过,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至少是填补了目前影视作品中的一个空白,所以可以称为“大型口述历史文献片”。其次,片中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这个对于丰富党史、军史的研究,很有价值。第三,这部片子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很好的教材,看了片子,让人感到充满着昂扬向上、振奋的精神。不仅对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净化党员干部心灵等都很有意义,而且对全社会来说,是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优秀教材。

何继明

何继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少将、老红军李立之子):

这些史料的保存下来是极其珍贵的,我父亲、母亲讲话那个生动的画面我们自己都没有,只有几张照片,这个史料对我们家来讲是非常珍贵的。另外,看完片子后感到是一个很好的系列教育片。老同志讲得很系统,很有水平,好多地方催人泪下,我觉得是上乘之作。

李晓林

李晓林(原中国画院办公室主任、老红军李真将军之女):

首先是一种感动。现在都在宣传“中国梦”。看了这个片子,我们认识到“中国梦”不是我们今天才有的,我们的父辈也一直在做这个梦,就是要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把这种精神传达给我们的群众和下一辈,对实现“中国梦”是很好的鼓舞。

另外对做这个片子人呢,我觉得也是一个感动,因为他们让我们记起我们老一辈的历程。现在,金钱啊,房子啊,诱惑特别多。我觉得不管是民营企业家,还是江西广播电视台,能拿出这样多的精力,拿出这样多的物力财力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精神太可嘉了。

陈人康

陈人康(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宣传联络组副组长、陈土榘上将之子):

我觉得我作为红军后代,今天在这里能看到这么多老红军的历史重现,重温了父辈们当年可歌可泣、艰苦奋斗的历程,非常感动。应该来说,江西电视台很有战略眼光,保存了这么多好的一手资料,对我们党史、军史研究作出了贡献。江西电视台能在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特别是举国都在纪念和学习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弘扬党的历史传统的时机,推出这样的片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熊衍贵

熊衍贵(江西普天通控股集团董事长、《为了可爱的中国》出品人、总制片):

我出生在60年代末期,从小就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同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怀崇敬之情。这种红色情结一直伴随着我创业至今。

这些年来,我和摄制组的同志们一起,从未间断对红色题材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2009年,中央文献研究室杨胜群同志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多次接见我们,对选题、制作方式、主题思想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交待和指导,并明确鼓励我们:《为了可爱的中国》这样的题目,不仅可以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还可以不断开拓,做社会活动家、自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的故事。这一席话,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创作方向,更加感到肩上的责任,坚定了我们创作的信心。

李忠杰

2013年12月31日,中共党史研究室在北京举行了《为了可爱的中国》看片会。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副主任李忠杰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老红军本来就不多,到现在就更少了。通过片子,我们看到从九十年代开始,有关同志就采访收集老红军的资料,应该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老红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宝贝,每一个影像资料,都是宝贝,留存在那里的,就是历史,就是档案,就是资料。现在可以用这些东西,以后说不定还可以做其他的用。我们党史部门或者其他有关方面,应该继续做,大量做,更广泛地做,不仅要做当年的,还要做后来的。

欧阳淞

欧阳淞(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这个片子很“抓人”。看了这个片子以后,对过去一些比较抽象的事情有了更具体的印象,比如说钟月林同志讲长征时候盆子的作用。一般的女同志没有经历过,怎么知道那个盆子既是用来洗脸的,又是吃饭的,要坐的时候,它又是凳子,下雨的时候,它还可以当伞,让我们很受教育。

我觉得这个片子总体创意是非常好的,史料非常好,拍的也好,所以是成功的片子。由此,就联想到现在还能抢救的一些其他的口述史料。所以我们中央党史研究室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把现在还能抢救的史料抢救好。比方说八路军的,再往后解放战争时期的,现在还可以抢救,你再过十年,又抢救不了,不要老是把遗憾留给自己,我们争取把这些精神财富留给后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老红军江西历史
江西银行
老红军
我爱江西奶奶
我家有个老红军
三任总书记哀悼105岁老红军
新历史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