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商祖师——猗顿

2014-12-26卫立业

文史月刊 2014年8期

卫立业

山西省临猗县牛杜镇王寮村西,有一座古老而肃穆的陵园,这就是2400多年前晋国富甲天下的巨商猗顿的陵园,人们尊他为中国商祖、晋商祖师。

陵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陵园大门为3间古典建筑,飞檐翘首,古朴庄严。门楹上书“猗顿陵”,两侧楹联为:“兴三园畜五牸富甲天下,利国家济九州誉满乾坤。”陵园的中轴线,是一条宽敞的南北通道,直达猗顿阁。通道正中,竖有一尊4米高的猗顿石雕像,面容慈祥,黑髯拂动,衣着古朴,神采奕奕,左手执桑,右手捧桃。石雕的牛、马、猪、羊、鸡五畜,活灵活现地陈列在雕像四周。向北为一处青砖砌瓷的高大宽阔的陵台,有12级台阶,上建有砖砌的拱门牌坊,上书“猗顿墓”,两侧联为:“高风著四海贤名永在,伟绩照千秋光热常存。”越坊门,正前方是一墓碑,上书“古猗顿之墓”。古墓高达6尺,青砖瓷边,四周花草茂盛,松柏成行。古墓后面,建有“聚贤亭”。亭柱有楹联,上联“陶朱朱陶,三致千金”,下联“猗顿顿猗,五牸盛名”。所谓“聚贤”,即陶朱、猗顿并称的意思。雕像东面是猗顿祠,祠门楹联上书:“为国奉献正气参天地,济贫扶困丹心贯古今。”祠内塑有猗顿坐像,左右分别竖有清道光十七年武士郭玉成“忆梦”碑、《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和1996年《兴修猗顿陵碑记》。据传,该祠额“猗顿祠”三字,为明代崇祯皇帝亲笔御书。雕像西面建有一排长廊,廊下绘有猗顿养五牸、植三园、急公奉饷、济贫扶困等壁画。廊柱悬挂金字楹联:“学猗顿急公奉饷保国家功垂千秋;效先贤乐善好施济贫民德贯古今。”陵园里,除建筑外,在其余4000平方米的面积上,植有林木。每到春天,园内梧桐蔽日,杨柳似烟,松柏碧绿,百花争艳,花蝶飞舞,鸟鹊争鸣。

这里,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留着古往今来多少凭吊古墓者的诗词墨迹。每年一到清明节,四周村民便纷纷前来扫墓祭祀。同时,家家户户定要吃“冷面”。几千年来,人们就是用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缅怀着这位商贾前贤。

探求生路 问计陶朱

猗顿并不姓猗,他本姓王。因他在猗地落户,在猗地致富,殁后又埋葬在猗地,故称猗顿。

猗顿的老家在鲁国(今山东)肥城,祖祖辈辈为耕读人家。猗顿年幼时,家境贫寒,13岁时父母双亡,到20岁时还未娶妻成家,过着“耕则常饥,桑则常寒”的苦难生活。艰苦的环境,贫困的岁月,造就了猗顿刚强而富有理想的性格。他决定离乡背井,奔走天涯,寻求生存之路。

那时诸侯争霸,战火不休,尸骨盈野,民不聊生。猗顿离开家乡,孤身只影,四处求生。后沿途乞讨,来到晋地安泽山,以打柴为生。当地一户人家见他忠诚老实,勤劳能干,便把女儿许配给他,做了过门女婿。但成家立业并未给猗顿带来欢乐,相反,因增丁添口,使他更加举步维艰,度日如年。

正当猗顿感觉前途茫茫,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听到“三致千金”的陶朱公大名,决定向这位商贾巨富陶朱公请教致富门路。

陶朱公,原名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字少伯。越国为吴所败时,他随越王勾践赴吴为质三年。回越后助越王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后以三千兵马灭了吴国。范蠡是复仇灭吴的第一号人物,可谓功业盖世,名垂青史。当越王勾践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范蠡看到越王是个“只可共贫贱而不能共富贵”的人,便急流勇退,隐姓埋名,辞官出走,独驾扁舟,游于江湖。他先到了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后又到了魏国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为陶朱公。陶朱公以为,陶地居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最宜在此经商,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十年之中,三致千金。能聚能散,时称巨商。陶朱公以其大政治家的眼光观察市场,认为物价的变化直接受供求关系的制约,需求大物价就高,需求小物价就低。因此。他主张谷贱时可以大量收购,谷贵时再平价售出,这是符合经商大道的。他还认为,只知一味赚钱理财并不是个好商人,能聚能散才是经商者的可贵品质。根据这样的经商理论,他聚财有道,散财有方。人们完全可以想象,猗顿向陶朱公这样一位具有高尚商业道德和高瞻远瞩经商谋略的高人求教,会对他以后的发展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

陶朱公致富后,曾周游来到晋国的河东盆地,先后居住在运城的陶村和临猗的孝义村(今太范村)。现太范村范家巷大门上“陶朱故里”巨幅匾额尚在。猗顿在这里拜见了陶朱公,陶朱公热情地接待了他。两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陶朱公根据古郇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传授他八字真经——“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牸:雌性的牲畜)。说得明白点,就是你想很快致富吗?那就得畜养牛、马、猪、羊、鸡五种母畜。

猗顿和陶朱公这一会面,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千古佳话。这八个字的致富真经,在千百年的流传中,也形成了一条众所周知的俗谚——“若要富,养五母”。直到今天,这一俗谚仍是农家致富的有效法宝。

精养“五牸” 发展畜牧

猗顿经陶朱公指点迷津,心里豁然开朗。他看到古郇大地南倚中条山,北枕峨嵋岭,山下是盐池,中带涑水,土地肥沃,水草茂盛,正是一个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王国,便毫不犹豫地从老家接来老婆孩子,在王寮村西泽滩搭起草棚,安起家来,开始他的畜牧计划。

“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猗顿深知陶朱公这话的内涵。但对一个手无分文的穷儒来说,谈何容易!休说“五牸”,就是“一牸”,又从何而来?

但猗顿是刚强的,是一位有志气、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只要识破迷津,看到希望,哪怕有天大的困难,他也会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拼搏的。

“五母”之中,有大有小,有贵有贱。猗顿决定先从买小的、贱的入手,由一到二,由三到四,逐步实现“五母”俱全。

为先买来“一母”,他下到盐池,担盐晒卤,赚来苦力钱,先买母鸡,随后再买母羊,因养鸡养羊均不缺饲料,出门遍地是青草,青草中不缺草籽和小虫,因此,鸡羊繁殖都很快。猗顿让家人照料羊群与鸡群,自己仍下盐池卖苦力赚钱,继而又买回了猪、牛、马等母畜。“五母”逐渐齐全了,繁殖发展也就开始了。人常说:“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又说:“母羊生母羊,三年挤倒羊圈墙。”没几年工夫,猗顿的牛、马、猪、羊、鸡便多了起来。endprint

随着畜牧业的兴盛壮大,远近越来越多的贫民前来投奔猗顿。猗顿是来者不拒,尽力安置。渐渐地,围绕着他的居住地形成了一个大村落,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猗顿城。据载,此城位于王寮村北一公里处,地势高险,城郭九里有三。唐安史之乱后,叛将李怀光派兵驻守,被唐将马逐攻破,现遗址尚存。后因管理畜群的分工越来越细,为合理利用这众多的人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畜牧业,猗顿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又在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合理布置了许多个畜牧点,每一个畜牧点自然形成了一个村落。猗顿派自己的儿子王寮、王景、王见分住在三个畜牧点上,与众人一起经营畜牧。后来,这三个畜牧点便以他三个儿子的名字为村名。王景、王见的村民称王寮的村民为“大哥村的人”,每年清明节给猗顿扫墓,“大哥村的人”不到场扫墓不能开始。

猗顿是一个善于动脑子的人,更是一位致力于改革创新的人。在畜牧业经营实践中,猗顿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完整的饲养畜禽的珍贵经验。猗顿曾编著有《箴言集》一书,内容分为“畜牸篇”、“畜禽篇”、“三园篇”、“制盐篇”、“交易篇”、“养生篇”六部分。在“畜牸篇”中,他写道:“畜牸者,堪为好也,因留子以为种。恶者更换,不失本利。坐畜驹犊,怀子孕者,盛也!”其意是说,对母畜培育,择优留作种畜,对劣的、弱的更换,多养怀崽母畜才能兴旺发达。同时,他还总结出“远交不宜近配”的方法,从外地选购回优良种畜,与本地的上等母畜交配,培育出更加健壮俊美的新一代畜群。

在畜禽饲养方面,猗顿总结出“牛者顿足,马者夜饱,其壮也”,“羊行自饱,寒阳暑阴址”,“牸食之盐,壮也”。对蛋鸡,则采用“斗米养千鸡”的办法,即将一斗米煮熟,发酵,拌水搅入杂草,以泥土封严,20天后打开,便会生出无数白胖胖的曲虫,人称“粪虫”。此虫肉含大量的蛋白质,鸡最爱吃。此法不仅降低了养鸡成本,而且在短时间内,鸡会增肉,多产蛋,蛋儿大,收益格外明显。

在牛马群中,有个让猗顿甚为忧虑的现象,就是经常出现雄性牲畜互相咬斗的情况。雄马之间,你咬我踢;雄牛当中,你顶它撞。除了咬斗时双方都有伤残外,整个畜群也被扰得不能安宁。为寻求解决的办法,猗顿广泛听取人们的意见。有个饲养牲畜的人名叫尤智,向他建议说:“入宫的男子被割去睾丸,就可消除性欲,然后让这类人服侍后妃,便避免了性骚扰。或许制伏这些雄性牲畜,也可用这办法。”这话对猗顿很有启发。但割阉牲畜,在这之前并没有先例。为慎重起见,他先从猪身上做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然后再在牛、马身上做试验。凡经过割阉的牲畜,在畜群中,表现平静与安宁,同时,上膘快,有气力。尤其是经过割阉的雄性骡马用在运输上,完全没有了未割阉时的那种暴躁,却又保持着雄性牲畜的健壮和耐力。2000多年来,人们用割阉牲畜的方法,使牲畜服服帖帖地为人类服务。

经猗顿培育的牲畜,个个膘肥体壮,生龙活虎。特别是大黄牛,头颅硕肥,骨架高大,身躯壮实,毛色纯正,举步有力,使役轻快。同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直到今天,晋南的大黄牛、高个子驴,仍然是闻名遐迩的。

广植“三园” 垦荒种粮

在发展畜牧事业中,猗顿看到古郇这方天地除水泽草茂,可以放牧牲畜外,还有广阔荒芜的黄土地闲置着。如果给予开发利用,既可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又可以安置流民,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于是,他又实施了另一个致富蓝图——组织民众,开荒种粮,广植“三园”。

所谓“三园”,即桃园、杏园、桑园。据说,当年桃园面积很大,占地27顷。培育的桃树品种多达200种,其形状、色、泽、味各有千秋。有早熟可赶上端午节的“五月鲜”,有晚熟的“八月桃”,有常见的白里透红的“美人醉”,还有纯色玉白的银杏桃和肉嫩多汁、甘甜清脆的“雪里红”。可惜后来大都失传了,只留下400多亩的桃园遗址。当地人们在清明节给猗顿扫墓时,总要折枝桃花插在古墓上,以此表达后人的怀念之情。

杏园是猗顿最早栽培的,占地20顷。杏园里的杏树后来遍植郇瑕大地。峨嵋山、中条山的坡地上,片片杏林,一望无际。所产鲜杏,品种多达30余种。杏子个大,面光,色泽鲜艳,皮薄肉厚,核小而离,仁白甜脆,汁多味香,历来被誉为我国传统的营养佳品。如今蒲州的伊杏、峨嵋岭上大小嶷山的嶷杏都是很有名的。

桑园是猗顿从他的故乡鲁地移植而来的。古时有这样一条俗谚:“鲁桑百,丰锦帛。”意思是说,鲁地的桑叶质量高,只要鲁桑栽得多,蚕丝好,高档的丝织品就丰富了。猗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还没有棉花,那时穷人穿的是葛麻,富人穿的是丝绸,所以蚕丝业很兴盛。农家只要种田,就要养蚕,所谓“农桑之家”就是种田、养蚕并举的意思。猗顿从故乡鲁地选购回上好的桑种,运回猗地,精心栽培,取得经验,然后推广。他的桑园原有十几顷那么大,他一面大量培植幼苗,供人索取,推广优质鲁桑品种,一面组织养蚕。为缫制生丝,他还办起了缫丝加工厂,人们称为“绣花园”。据说,当年郇瑕所出产的丝绸,曾一度与鲁帛齐名。后来,棉花传入中国,大众化的纺纱、织布代替了颇费功力的丝织帛,养蚕业渐渐衰落了,优质的鲁桑也随之退化,但“桑园地”却成为供后人缅怀先贤历史功绩的一块神奇的土地。

制盐贩盐 大搞运输

猗顿是一个永不疲倦、永不满足的人。当畜牧业得到壮大,农耕恢复,有了雄厚的资本时,他又计划着制盐。他想,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古郇近在河东盐池,自己又有着成群的骡马,是搞运输最有利的条件。如将本地池盐贩运到外地,那销路将是很大的。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池盐的积压与滞销,另一方面可以使畜力、人力投入新的生产,扩大经营,一举两得。

古河东盐池,南限中条山,北依郇瑕地,面积90多平方公里。相传在古洪荒时代,这里是个内海,孤山、稷王山、中条山均为海岛。洪水过后,海水蒸发沉淀,淤结成盐湖。《山海经》卷三曰:“景山南望贩盐之泽。”晋人郭璞注:“即盐池也,今河东猗氏县。”盐池盐因受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不需要人工煎熬、大锅蒸煮,主要是靠风吹日晒自然结晶成盐,成本低,盐质好,产量高。明代编纂的《河东盐法志》记载着古代关于“盐南风”的传说,说盐湖的风景是从南面中条山上的“盐风洞”里刮出来的,盐风洞是由神来主宰的,“仲夏应候风出,声隆隆然,俗称盐南风,盐花得此,一夕成盐”。endprint

对于制盐晒盐,猗顿已是轻车熟路。他组织人力,垦地为畦,向畦内浇灌卤水,这样能扩大晒盐面积,又可缩短晒盐时间,五天便可成为食盐,色若白帆石。据说,这种垦畦晒盐法,便是猗顿在制盐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唐代柳宗元在《晋问》一文中,曾对“垦畦浇晒”制盐作了精彩而形象化的描述:“沟塍畦畹,交错轮困,若稼若圃。敞兮匀匀,渔兮鳞鳞;逦纷属,不知其垠。”称其为划时代的变革。

池盐晒出来了,如何运出去?猗顿经考察后,组织人力,开辟了两条运输主线:一是在中条山开出一条运输线,使畜驮车载池盐,从山的北脚下运往山南,销往齐、鲁各地;二是由禹都经古郇向西黄河渡口修了一条百余里长的“盐车路”,让池盐渡过黄河,运往秦地城乡,并通过秦地销往西域,以至伊朗、阿富汗等地。

运输道路开通了,车轮的滚滚声,驮铃的叮当声,日夜响彻运盐路上。车拉马驮,一批又一批的运输队,源源不断地将池盐运往各地。猗顿就这样边晒边运边销,经年不息。运输队的路越走越远,盐的销路越来越广,所取得的经济利益自然也是难以估量的。猗顿所经营的贩盐运输业,出现了继畜牧业空前发展后的又一高峰。

时至今日,被人们称为当年猗顿运盐通往秦地的古老的“盐车路”,还逶迤不断地盘踞在王寮村南和古郇大地上。试想,当年诸侯各霸一方,征战不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猗顿的池盐运输队如何能安全通行呢?民间传说猗顿是“圣人”,暗中有神灵保护,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会化险为夷。实则是,猗顿致富后,能广施仁义,急公奉饷,济贫扶困,因而处处受到官民的爱戴和拥护。加之,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虽处乱世中,猗顿的运输队却能通行无阻。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曰:“猗顿用盐起。”意思是说,货币交换从此兴起,经商是从贩盐开始的。这就奠定了猗顿在中国商业史上的商祖地位。

远通西域 经营珠宝

猗顿的池盐运输队是以运输为主的,但同时也是一支畜牧业的宣传队,还是一支珠宝的收购队。

这支池盐运输队所到之处,那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骡马,便成了猗地畜牧群的活标本,招人喜爱。人们自然要询问猗地畜牧业的情况,于是猗地畜牧业便得到广泛的传播。各地耕田需要牛的,就来猗地选买大黄牛;运输缺骡的,就来猗地选取驮骡;驾车缺马的,就来猗地选买优种马;甚至屠宰业缺猪少羊的,也都来猗地选买猪羊。因此,运输业的兴起,又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池盐运输队的铃声越响越远,向西响遍秦地的城乡,又跨过秦的境界,通向西域。那时的两域出产的各种各样的珍奇宝物,是内地少有的。内地的池盐,也是他们难得的货物。就这样,每次池盐运到西域,准能换回许许多多珍珠、玛瑙、玉石等。珠宝见得多了,猗顿就成了珠宝鉴赏的权威,真的假的,优的劣的,一经猗顿过手,就会不差分毫。

猗顿把源源不断地从西域各地带回的珠宝,经过鉴定分类,标明档次和价格进行交易。这样,很自然地又在猗地开发了第三种经营业务——珠宝业。猗顿既是珠宝业主,又是珠宝鉴赏家。

珠宝业的出现,又把猗顿的社会声誉推向一个新高峰。内地诸侯国中上层社会的贵族们找他鉴定珠宝,就连珠宝商在珠宝交易时也请他鉴定珠宝的真伪优劣。汉朝刘安《淮南子·泛论训》云:“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猗顿不失真情。”因此,各诸侯国的权贵们当时谁也不敢小看猗顿。猗顿除富比王侯外,还真的与王侯们“分庭抗礼”了。

猗顿的一生,经营了畜牧业、运输业、珠宝业。这“三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他所开创的事业中可以看出,他畜牧业成就的取得,凭的是那股坚定不移的执著精神;运输业成就的取得,凭的是他高瞻远瞩的谋略;珠宝业的成就,凭的则是他那种非凡的悟性。正是因执著、谋略、悟性集于一身,猗顿才有了富甲天下、功盖于世的盛名。

多财善贾 能聚能散

猗顿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和发展,终于成为一个“其息不可计,富拟王公”,与陶朱齐名,驰名天下的大富翁,史称“陶朱猗顿之富”。

猗顿致富后,富而有德,能聚能散,心系天下,广施仁义,恤孤怜贫,赈济一方。浚涑水,兴灌溉,为民造福。太史公赞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其猗顿谓乎!”又称他“其财能聚,又复能散”,聚财有道,散财有方,立功立德,更体现在这个“散”字上。

说猗顿聚财有道,首先是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猗顿本是一个穷儒,他走投无路时,是陶朱公给他指点了迷津,让他从畜牧业入手。猗顿白手起家,不怕艰难,毅然出卖苦力,下池担盐,用赚来的血汗钱买回一只只母鸡、一只只母羊。由“一母”发展到“五母”俱全,由“五母”发展到牛、马、猪、羊、鸡成群。这些全凭他坚强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据说,猗顿当年总是足蹬草鞋,身着葛衣,每日凌晨将羊群赶到草滩,自己又急忙下到盐池。天长日久,便踏出一条十余里长的深沟。人们称它为“羊道沟”,至今遗址尚在。

猗顿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谋和才能,将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畜牧业的兴盛壮大,是猗顿执著追求的体现。制盐贩盐,则展示出他的聪颖和智慧。由于战乱,食盐变得紧缺。猗顿认为,一是自己有池盐的丰厚资源,二是自己有足够的运输条件和开采力量,于是,他便毫不犹豫,抓住时机,组织人力,制盐外运。从而开辟了一条极为显赫的商业路线,进一步把事业推向了高峰。运输队将池盐送往西域各地,换回了大量珠宝,猗顿又不失时机地将珠宝推向市场,广为交易,更显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说猗顿聚财有道,还在于他致力于改革,不断创新。在畜牧业管理中,猗顿采取择优汰劣、培育优种措施,割阉牲畜、远缘交配的做法,以及“牛者顿足,马者夜饱,牸食盐壮”和“斗米养千鸡”的经验,使他的畜群在数量与质量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聚财有道使猗顿成为百万巨富,而散财有方才是他生命的真正精华。猗顿散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安民乐业,保障生存。猗顿富了,声名远扬,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有老有少,还有携家带口的。为使大家有个落脚之地,猗顿在居住的王寮村东,建造了一幢幢寮宅,设立了灶膛炊具,备齐了米面。同时,又开凿了三眼甜水井,以保证人们的吃住安乐。在人员活计安排上,猗顿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年富力强的汉子晒盐运输,中年男子饲牛喂马,年长者放羊割草,青年女子养蚕缫丝,老年妇女养鸡孵雏。劁猪骟马,医治牲畜,烧火做饭,种瓜点豆,均有人干。猗顿热情接待,尽力安排,使人人各尽其能,有事可做。猗顿凭借事业的发展,为投奔他的人安置了生活;又依靠这众多的人力,促进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endprint

二是开荒控碱,发展农耕。2400多年前的古郇大地,水泽面积很大,多是盐碱区,杂草丛生,不易生长田禾。特别是中条山下,东起安邑,西至蒲州,盐池像一条白色的带子蜿蜒数千里,人称“百里盐池”。猗顿虽为商贾,但他却有为民谋福利的宏志和改天换地的胆识。他将畜牧区域限制在盐碱水泽地带,而把优良的黄土地划为农耕区,实行垦荒种粮。他组织人力,开垦荒田,平整土地,并按地域分布打井灌溉。同时,他多方召回因灾荒和战乱而流散的人群,分点建立家舍,以农耕种植为业。猗顿将自己的牛、驴分给农户,帮置农耕工具,传授农耕技术。据传,牛拉犁耕之法,就是猗顿所创造的。这样一来,因战乱而衰败的农耕业,又在古郇大地兴盛起来。

三是疏河浚水,兴利除害。古郇有条涑水河,亦称涑川,源自绛县的委葭谷,经夏县、安邑,向西南通过蒲州,流入黄河。这涑水河平时水流很细,山洪暴发时却因河床狭窄,河水泛滥,常常冲毁庄田和村庄。又因为经由安邑,濒临盐池,也常使盐水受淹。为此,猗顿又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修整涑河,加固堤岸,发掘源头,疏通河渠。这样一来,不仅保障了农田灌溉、畜牧用水,还保护了盐池,使农业、畜牧业、盐池三受益。

四是急公奉饷,悯孤怜贫。猗顿陵园现存一通清道光年间所立《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石碑,在叙及猗顿的功德时这样写道:“或者急公奉饷,上有利于国,或者悯孤怜贫,下有济于民。”猗顿所处的时代,战乱连年,灾荒不断,国人贫困,国力不支。猗顿慨然将自己的财物奉献给国家,并多次将大批骡马送给军队,以作战备。猗顿这种急公奉饷之举,有力地壮大了国力,防御了外患。同时,又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和徭役之苦。为了帮助百姓摆脱贫困,他还将“五牸”良种分散给各家,帮助众人自牧自养。他号召百姓家家养蚕,加工缫丝,扩大丝绸生产。天灾兵祸,百姓无法过活,他将自己积攒的粮食分发给民众,施粮舍饭,救济灾民。至今,在王寮村西南处,还保留着“饭家巷”的名称。据说这就是当年猗顿办的“济贫店”和“舍饭庄”的遗址。

功德不朽 万世敬仰

猗顿是以问计陶朱公而富甲天下的。他富而思源,对陶朱公自然十分尊崇和感激。历史上,猗顿向子贡求宝谢朱公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见南伯庸所著《中华商祖陶朱公》一书)。

猗顿和陶朱公他们在经商致富方面有许多共同点,非凡的经营策略和高尚的商业道德等。但是,他们在能聚能散的手法和方式上却不尽相同。陶朱公的能聚,是把他掌握天地万物变化的奇谋韬略用到经商中来,所以十年之间三致千金,聚财在他来说易如反掌。而猗顿作为一方寒儒,创业之始身无分文,他的能聚是在艰苦奋斗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陶朱公能散,主要表现在对谷物的调控上。他运用厚实的资本,平常年景里以低价买进谷物;谷物歉收时,又以平价粜出。既稳定了民众生活,又赢了利。有了赢利,就可用大量的谷物与财物救济穷苦的灾民。猗顿的能散,散在战乱年代里对穷人的赈济上,散在千方百计扶持破产农民恢复农业生产上,散在开拓创新、为后人谋取福利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猗顿对历史的奉献较之陶朱公有着更广泛而切实的价值。因此,千百年来,人们对猗顿总是铭记不忘。

特别是明清时期,也就是14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那些曾活跃和称雄于中国商界达5个多世纪,创造了集中而垄断的中国金融资本辉煌的晋商们,由于他们的源头在河东,经商之始源于盐,他们以盐为本,行商天下,盐在他们整个发展过程中是基础之基础。因而,他们总是把当年在河东因“用盐起”而巨富的猗顿视为当然的祖师。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和道光十七年(1837年),人们感其“立功、立德、立言”的不朽业绩,对猗顿墓冢进行了两次募捐重修,前来凭吊的商贾名贤不计其数。晋商开山泰斗、元代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隶王思诚在《过郇城》诗中曰:“世传今猗顿,本属古令狐,四境村墟僻,十年壁垒孤,郇瑕宣抚地,秦晋战争区,对泽空城在,桑泉故邑芜,牛羊多茁壮,田亩亦丰腴,朊朊重华甸,茫茫大禹都,峨嵋遥入陕,刳首近连蒲,南补盐池埭,东穿涑水渠,马王存归庙,张相表通衢,贤圣流风坠,贫穷习俗粗,群黎如欲富,何不向陶朱。”清代诗人郭为观在《过猗顿故居》中写道:“中条山绕涑南潴,猗顿当年有故居。豪富昔曾侯伯拟,姓名今仅贾商知。散金岂解陶朱术,畜牸空传货殖书。寂寞古城原下路,千秋过客几踌躇。”无不表达了对中国商祖猗顿的怀念与崇敬之情。相传,王寮村当年有个青年人去西安经商,晚间睡梦中有一位白须老人给他指点经商之道。醒来后,他认定是猗顿显灵。第二天临走时,他跪在猗顿墓前诉说心愿:“如果我到西安经商兴隆,一定给你修祠建庙,重塑金身。”三年后,这个青年果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这个商人返回山西后,便给猗顿修祠建庙,四时祭祀不断。于是,便有了猗顿祠中那块“忆梦碑”。

1937年,日军侵占晋南,伐木拆庙,毁像挖墙,猗顿墓地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人民政府将猗顿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以崔浩然为首的王寮村回乡离退休干部倡议修复猗顿陵园,省人民政府拨付专款,社会各界踊跃捐献,中国商祖猗顿古墓陵园,终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人们展现出它的风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