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小区景观衰败的研究

2014-12-25王一飞陈贤宋杰王洁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住宅小区

王一飞 陈贤 宋杰 王洁

摘要:介绍了住宅小区景观衰败的现状、特征及原因,运用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以昆明市永昌小区益康路社区为例进行分析论证,从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方案:(1)修复生态承载力;(2)修复功能承载力;(3)修复居民心理承载力,为我国新型社区发展模式的探索、住宅小区更新改造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住宅小区;景观衰败;景观修复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Residential quarters of the interaction of urban transport

WANG Yi-fei1, CHEN Xian2, SONG Jie3 ,WANG Jie4

(1. Yunna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of college;2.College of Landscape and Horticultur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3. Flower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Yunnan Kunming 650201,

china; 3.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hanxi Xian71007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c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capacity, to Yikang road community of Yongchang residential in Kunming city as an example for analysi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repair plan: Firstly, the repair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Then, repair capacity; Thirdly, repair the residents' psychological bearing capacity, For our country the exploration of new community development model, th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sidential research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residential quarters; Landscape decline; Landscape restoration

随着现代主义功能城市的衰败,住宅小区的衰败引发了很多城市及社会问题,一个代表就是1972被爆炸拆除的普鲁伊-埃戈住宅小区。欧美国家在20世纪5-60年代就开始经历了城市的各种病态现象,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在社区规划、城市社会学、人文科学及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中成果丰硕,其中以社区建设理论、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倡导性更新和改造论等理论为代表[1-3],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扭转了社区的衰败,提升了社区的活力。

国内主流社区发展模式仍旧是带有自闭性和大尺度弊端的住宅小区,近年来衰败以初见端倪,但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却得到了空前普及[2],因此我国住宅小区发生大规模衰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发生衰败的住宅小区主要集中在建设时间处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的住宅小区也被称之为城市旧居住区[4-5]。国内的关注点大多仍停留在新小区的开发和建设中,期间催生了一些理论如城市更新改造论及城市空间发展论[6],但这些理论都是以城市规划学科为背景具有较大的宏观性,以简单的拆迁改为主要方式忽视了小区与城市的有机系统性、地方文化特色和居民的心理感受,并不能有效的从微观层面来应对未来住宅小区大规模的衰败问题。本文以住宅小区景观衰败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为依据从微观层面进行修复和活力的提升为住宅小区衰败的扭转创造基础。

一、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

1 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提出是以人类聚居环境学、景观学及景观承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面对新的问题和形势提出的新的解决方法,并将这个新的解决方法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形成的新理论。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Human Inhabitation and Settlement Environment capcity)的概念:泛指人类所聚居或居住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对于人类的生产与活动的供给和持续的能力[6]。

2 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内涵

从人类聚居环境的研究对象来看,人类聚居环境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概念由人类聚居 (Human Inhabitaion and Settlement) 和生态环境科学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这两大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其研究对象概括的说可以分为客体—生态环境;主体—人类的生产与活动[6]。因此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具有研究尺度上的三元即宏观、中观及微观层的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特征上的三元即时空性、动态性和自律性;

此外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更加着重的探讨和研究了环境的变化对于环境中的人的心理影响,因此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内容上的三元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功能承载力及居民心理环境承载力(见图1)。

(1)生态环境承载力指人类所聚居或居住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供给与持续能力。包括环境对于激增的人口、为生产与生活所提供的资源及产生的垃圾等的供给与承受能力。

(2)功能承载力是环境满足居民的各项生产与生活的功能的能力。

(3)居民心理环境承载力是指居民对于所居住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个承载力是一个心理量。具体细分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初级的层次即生理容量;第二,心理容量;第三,最高级的层次即精神层次的容量[7]。这个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金字塔体系(见图2),可知景观设计的方法与人对景观的感受方向恰恰相反,是以精神层次为设计出发点,进而满足心理容量第二个层次,最后满足生理容量这个初级层次,这样居民的心理承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持续的提高,并形成正向循环系统。

对衰败小区运用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首先从宏观的角度系统认识衰败小区与城市的系统关系,分析衰败的原因,明确景观修复的理念。其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和提出景观衰败的各项承载力的修复方案,保证小区景观修复后的适宜人居性。

二、昆明市永昌小区景观衰败的现状调查

永昌小区位于昆明城市的次中心区域,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昆明标准的旧居住区,由多个社区组成本文以永昌小区益康路社区为例。小区居住人员现多为外来流动人口,因政府对小区的投入较少,少有维护导致区内整体形象“脏”、“乱”、“差” 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居住环境质量,亟待改进。

1 生态环境调查

区内植物缺乏正常的养护管理而生长较差,使得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加之城市日益增加的尾气及噪音,使得区内原本下降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蒙受更大的压力,进而使得整个小区环境毫无生态可言(见图3)。

(1)绿化植物数量少、种类单一、配置不合理、生态综合效益较差。小区内部绿化植物有13种,乔灌木共计57棵,小区绿化率为15%。

(2)绿化植物生长情况较差。在缺失了正常的绿化养护管理下,乔木生长缓慢且直立枝、旁枝较多,杂草丛生,病虫害较多。

2 功能设施调查

区内公共设施在建造前,就已经依据区内居民的人数、需求及服务对象的群体特征做了了规划与设计,能够满足当时区内居民的使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居民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小区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却没有及时更新,功能单一且简陋导致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不足(见图4)。

(1)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单一且数量较少。区内设施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居民日渐丰富的生活需求,导致小区活力丧失、周边交通拥堵、自行车及机动车位配置数量明显不足、占消防通道及乱停现象严重、消防设施及娱乐健身设施很少。

(2)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丧失。区内设施年久失修,多数已荒废或被居民改为它用。

3 景观形象调查

(1)景观形象脏乱差。区内建筑破败、道路破损严重、车辆乱停、植物病虫害严重、杂草丛生、违规临时搭建建筑较多、电线私自搭设现象严重导致区内景观形象“脏”、“乱”、“差”。

(2)无景观特色。小区建设年代较早,园林设计多为简单绿化、建筑样式及外立面也过于简单和呆板,使得区内景观设计毫无特色可言。

三、景观衰败修复思路与设计

1 景观修复设计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永昌小区的衰败本质原因是作为子系统的住宅小区在自身弊端的作用下与作为母系统的城市非正向互动所引起的[2],其表现形式是由于区内各项承载力的下降和丧失所造成的,因此修复形式要以增加、改善和更新的方式进行。修复思路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调查、评价和规划,打开围墙对内部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进行统筹更新规划,从微观的角度对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功能承载力和居民心理环境承载力方面进行全面的增加和改善以保证小区景观承载力修复后的适宜人居性。

2 修复设计方案

(1)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修复;①清除原有带病虫害、生长不良、无观赏和功效价值的绿化植物;②增加具有观赏特性并能净化空气的植物15种,提高区内的绿化率至40%,主要绿化植物见表1。

表1主要绿化植物

序号 中名 学名 科属 类型 规格

胸径

(cm) 高度

(m) 冠幅

(m)

1 银杏 Ginkgo biloba L. 银杏科

银杏属 落叶

乔木 8~12 3~5 2~3

2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杉科

水杉属 落叶

乔木 8~12 5~8 2~3

3 玉兰 Magnolia denudafa Desr.ex Lamk 木兰科

木兰属 落叶

乔木 5~8 2~3 1.5~2

4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 樟科

樟属 常绿

乔木 12~15 3~6 3~5

5 云南樟 Cinnamomum glanduliferum (Wall.)Nees 樟科

樟属 常绿

乔木 12~15 3~6 3~5

6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L. 千屈菜科

紫薇属 落叶

乔木 4~6 1~2 1~2

7 冬樱花 Cerasus cerasoides var. majestica (Koehne) Ingram 蔷薇科

樱属 落叶

乔木 8~10 2~3 2~3

8 云南

樱花 Cerasus cerasoides D. Don var. rubea C. Ingram 蔷薇科

樱属 落叶

乔木 6~8 2~3 2~3

9 垂丝

海棠 Malus halliana Koehne 蔷薇科

苹果属 落叶

乔木 6~8 3~5 2~3

10 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 杨柳科

柳属 落叶

乔木 12~15 3~5 4~5

11 小叶榕 Ficus microcarpa L. f. 桑科

榕属 常绿

乔木 15~20 4~6 3~5

12 四季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semperflorens 木樨科

木樨属 常绿

乔木 12~15 4~5 3~5

13 蓝花楹 Jacaranda acutifolia Humb. et Bonpl. 紫葳科

蓝花楹属 落叶

乔木 8~12 3~4 2~3

14 蒲葵 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 棕榈科

蒲葵属 常绿

乔木 12~15 3~6 1.5~2

15 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Thunb. 小檗科

南天竹属 常绿

灌木 0.3~0.6 0.1~0.2

16 萼距花 Cuphea platycentra Lem. 千屈菜科

萼距花属 常绿

灌木 0.2~0.3 0.1~0.2

17 叶子花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紫茉莉科

叶子花属 常绿

灌木 0.6~1.2 0.6~1

18 海桐 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on 海桐花科

海桐花属 常绿

灌木 1~1.2 0.6~1

19 黄花槐 Sophora xanthantha C. Y. Ma 蝶形花科

槐属 常绿

灌木 8~10 2~3 1.5~2

20 红花

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R.Br.) Oliv. var. rubrum Yieh 金缕梅科

檵木属 常绿

灌木 0.3~0.6 0.3~0.6

21 桃叶

珊瑚 Aucuba chlorascens F. T. Wang 山茱萸科

桃叶珊瑚属 常绿

灌木 0.2~0.3 0.2~0.3

22 八角

金盘 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ne et Planch. 五加科

八角金盘属 常绿

灌木 0.3~0.6 0.3~0.6

23 毛杜鹃 Rhododendron microphyton Franch. 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 常绿

灌木 0.4~0.6 0.3~0.6

24 假连翘 Duranta repens L. 马鞭草科

假连翘属 常绿

灌木 0.3~0.6 0.3~0.6

25 肾蕨 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 肾蕨科

肾蕨属 草本 0.2~0.3 0.2~0.3

26 睡莲 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睡莲科

睡莲属 草本

27 美人蕉 Canna indica L. 美人蕉科

美人蕉属 多年生草本 0.6~1.2 0.3~0.6

28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 百合科

沿街草属 多年生草本 0.2~0.3 0.2~0.3

29 菖蒲 Acorus gramineus (L.) Soland 天南星科

菖蒲属 多年生草本

30 蜘蛛兰 Hymenocallis Littoralis (Jacq.) Salisb. 石蒜科

水鬼蕉属 多年生草本 0.6~1 0.3~0.6

31 鸢尾 Iris tectorum Maxim. 鸢尾科

鸢尾属 多年生草本 0.3~0.5 0.3~0.6

32 金竹 Phyllostachys sulphurea (Carr.) A. et C. Riv 竹亚科

刚竹属 竹类 2~3 1~1.2

33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Sims) Sweet 蝶形花科

紫藤属 落叶藤本

34 炮仗花 Pyrostegia venusta (Ker) Miers 紫葳科

炮仗藤属 藤本

(2)社区功能承载力的修复

从宏观的角度以作为子系统的住宅小区需要向作为母系统的城市进行资源的返还作为指导理念对社区功能的承载力进行修复。①打开小区围墙,将小区的出入口增加为6个,新建小区6米宽干路4条、4米宽支路2条,将小区内的交通承载力返还给城市,以缓解周边永昌路、华昌路和永学巷的交通压力,增加区内商业机会,提升社区活力;②将9号、12号、16号和20号楼拆除,改建为公共服务设施如停车场、社区篮球场、绿地,以提高子系统(小区)的功能承载力(见图5)。

从微观的角度以绿色公共设施引导居民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指导理念对社区功能的承载力进行修复。①更新并增加原有功能设施的量如残破的道路系统、健身设施、车库、园林小品、园桌、座椅、廊架、垃圾桶等;②健康慢跑道、自行车道、步行林荫道各2.1公里、社区篮球场1个、机动车停车位40个、健身设施场地370平米、残疾人专用设施等;③新建商业办公综合体,将居住、商业、办公多功能高度混合,提升居民的生活、工作的便利性和社区的活力。上述可直接提高区内的公共设施的量和服务功能,也可以间接的提高区内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见图6)。

(3)社区居民心理承载力的修复

在精神层次:①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特点,以开展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形式来强化社区文化特色,提高居民的身份感和归属感;②在规划上留出开敞空间,并通过对建筑出入口的有意安排增加居民相遇、交流、活动的次数以增进了解[13-14]。

在心理层次:①道路系统易曲不易直;②对过境交通进行限速为20公里/小时,并禁止鸣笛以减少过境交通的干扰,保证静稳性[15-16];③建筑外立面的改造上选择粗糙、而有厚重感和质感的仿石漆,并辅以常春藤来增加其材质感给人一种平稳、厚重和悠闲的感觉。

在生理层次:①植物的搭配形式、种植形式,如乔灌草的复层搭配、立体绿化等以增加区内的空间流畅感、丰富区内的空间层次;②通过对植物造型、花色、花期、香气的合理配植强化区内的季象变化和景观特色,以提高小区的可观赏性。

四、结语

目前国内住宅小区景观衰败是由其自身弊端所引起的子—母系统的非正向互动的结果,表现为小区内部各项承载力的下降和丧失。本文运用人类聚居环境承载力理论对小区内的各项承载力的修复做了一些探索式的研究,但这还远远不能很好的应对将来国内住宅小区的大规模衰败,因此应该从理念上彻底摒弃住宅小区这种落后的社区发展模式,花大力气尽快探索出一种能与城市进行正向互动的新型社区发展模式,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宜人的新型人类聚居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一飞. 开放式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研究[D]. 昆明:云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10.

[2]杨德昭. 城市花园公寓[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美]简•雅各布斯. 伟大的美国城市的生与死[M]. 金衡山,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王一飞,车伟光,陈贤,郑锋. 住宅小区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2010,30(4):41-45.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刘滨谊. 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 城市规划汇刊,1996,(4):5-11.

[7]刘滨谊. 纪念性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M].

[8]王敏,段渊古,马强,绍兰兰,王龙. 城市旧居住区改造的思考[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28(3):230-234.

[9]姜长怔,王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研究[J].住宅科技,2009,28(1):52-56.

[10] 刘滨谊. 基于视觉感受的景观空间序列组织[J]. 中国园林,2010,(10):31-35.

[11] 刘滨谊. 风景园林三元论[J]. 中国园林. 2013,(11):37-45.

[12] 刘滨谊,李开然. 纪念性景观设计原则初探[J].规划设计.2003,(2):21-25.

[13] 杨庆贵,提高社区环境品质加强居民定居意识—对上海大都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索[J]. 城市规划汇刊.1997,4:17-33.

[14] 杨蕊. 激发社区活力,创造邻里良好的交往空间—城市郊区开放住区的街道空间的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 耿化民. 浅议居住区静态交通问题[J]. 四川建筑研究. 2003,29(3):117-118.

[16] 李岚,吕玉恒. 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噪声控制[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4,(1):22-24.

猜你喜欢

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10kV供配电设计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拜访朋友
住宅小区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居民住宅自来水管道防冻的研究
封闭住宅小区将逐步开放
现代家居风水学研究
与狗为邻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