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企改革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助推作用

2014-12-25陈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文化

陈斌

摘要:企业文化在国企改革中扮演积极有效的作用,每个企业只有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才能保证本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企业文化国企改革 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而逐渐发展演变形成的。作为现代企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比较容易观察的层次,它由企业的职员来体现,主要表现在企业职员的行动力上,可简称为行动文化;第二个层次是较为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可简称为制度文化;第三个层次的企业文化是最深层次的,它存在于企业职员的思想意识中,是一种精神境界,可简称为精神文化。虽然这三个层次存在着深浅的区别,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只是表现的角度和层次不同而已。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其中,企业文化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企业伦理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具体一点说来,一个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理念、发展战略、服务宗旨等属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生命的灵魂;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分配原则、制度规范等组成了企业生命的架构和流程。总之,企业文化实质上是在高层面上对企业一切行为的统摄和概括,是一种企业生命力和发展力的显现。企业文化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文化----特别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十分紧密的联系,各国的企业文化不可避免的带有当地民族文化的烙印。这一方面由于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由其赖以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所决定。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本身也是精神建筑的一部分,因此和精神建筑的其他部分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与其紧密相关的是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有机总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经济基础一同构成企业文化的母体。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逐而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益成为可能。当人到了无所求的地步,人也就变成了不怕开水烫的死猪。而人只要有所求,就可以用利益来诱导他,这就使管理成了可能。金钱、物质利益是惟一能够打动人心的诱惑,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任何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不快都与钱有关,也可以用钱来摆平,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锱铢必较。因为金钱、财富是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而人生总是短暂的,因而对金钱、财富的集聚和物质享乐总是没有终极的满足,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最多的财富,实现最多的满足,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谁都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应该属于自己的金钱、财富和物质享乐;金钱具有无限的力量,资本在这种企业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资本的所有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对工人呼来喝去。工人也认同这一点,他们即使感到内心不平,也能够容忍。

三、我国国企改革的历史回顾

从1979年到1982年的“利润分成”,1983年到1986年的“利改税”,1987年到1991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到1992年以后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主要是给企业放权让利。从1996年开始,开始抓紧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1997年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总结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1998年开始打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1999年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2000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积极促进扭亏增盈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1年把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加快推进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推动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仍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符合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加快实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从上述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国企改革是逐步推进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其中,从1996 年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始,我国国企改革步入了中心环节。

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关于国企改革的思路是2004 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同时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四、企业文化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扮演积极有效的角色

国企改革应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它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国企改革不但要从经济角度出发,而且还要发展独特的企业文化,国企改革也是文化的更新,对人的原有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冲击。国企改革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还要建立富有生机和现代观念的制度。国企改革过程中,企业的员工必须有共同的管理理念,管理作风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股合力,顺利推行改革方案。

(一)国企改革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不同的国企有不同的发展步伐,只有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才能促进企业文化积极稳步的发展。国企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需要建立各自的企业文化。选择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需要从各自的企业的现状、生存环境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积极因素,选择适合本企业改革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改革和建设需要和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文化建设密不可分。一方面,在现在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沿着“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先进的管理理论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生长点;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无形的力量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国企吸引和留住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人才和知识是企业长期发展和制约的关键因素,人是推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相互配合,因此更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这是企业赖以发展的根本。

(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企经济持续发展。

国企发展和改革的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冗员,为提高国企经济效益,我国实行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举措。思想观念不通是这一举措的重要障碍之一,国企职工的身份观念非常浓厚,长期以来,国企职工衣食无忧,医疗不愁,老有所养的状况形成了他们对国家依赖的思想。要改变这种思想观念,必须在企业里培育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开放性的和竞争的意识。这种文化建立起来后,企业职工才能敢于挑战自己,敢于面对变化,寻求机会,创造机会,不至于因循守旧,从而有利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其次,企业文化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是指社会人员和职工对本企业从企业产品、服务、公共关系、人员素质和经营作风等方面的整体评价,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有利武器之一,它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稳定的超额利润。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某些单位的制度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