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问题探究

2014-12-25王广海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转变

王广海

摘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是21世纪水利工作的任务。本文简要论述了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分析工程水利和资源水利在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中的区别与联系,并就资源水利的运用提出见解。

关键词:工程水利 资源水利 转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由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是演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利用已日益社会化,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相互冲突的竞争性和利用日益加剧,传统计划经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其以工程措施为主导的水利战略的局限性已日益显露。

实施资源水利是各级水利部门转变职能的需要,在传统工程水利的内涵里,水的问题只是技术可行性和投资可行性(效益和费用)的问题,并且随着工程技术能力的提高,国家的投入问题更是成为解决水问题的关键。而政企不分体制所形成的自己评价工程并由自己负责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更加剧了各级水利部门“重工程建设,轻资源管理”的倾向,争取国家投资,加快水工程建设成为各级水利部门的主要目标,忽略了面向社会履行资源管理职能。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来;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不是说不再加强水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了,将不再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将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资源,事实不是这样的。水旱灾害将始终存在。人们要控制水就要开发水利,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一手段来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水利工程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因此,怎样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不断改善、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始终要走的路。

1、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联系

1.强调资源水利并不是可以不要水利工程,或水利工程不重要,资源水利并不排斥水利工程,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也不是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变,而是从较低层次转到较高层次上来,工程水利是资源水利的基础,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水利建设还很不够,还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水利可持续发展,必须使水利工程更长久地发挥作用,而持续建设是水利工程在总体上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提出和强调资源水利的目的,①为了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指导工程水利,使工程建设更好地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服务,②解决仅靠工程措施解决不了的问题。

2.在人口膨胀导致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只依靠工程措施是无法解决的。如果再不加强对全社会日益增长、相互竞争的水资源及水环境需求进行科学管理,不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如果再不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认识水问题,那么我们将难以应付水危机的挑战。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2、强化产业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从总体上说,当前水利行业尚未完全摆脱旧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己严重阻碍着水利的发展。因此必须强化水利产业化建设,转换运行机制,采取多种综合有效措施,尽快建立起以责任、投资、管理、价格、保险等为重点的水利发展新机制,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基础产业发展,使水利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①建立严格的规划、设计、投资、管理、经营等决策风险责任制。把经营管理者的责权利有机的结合起来,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②建立防洪保安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和内部扯皮的问题,除害兴利结合,开源节流并重;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机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要按照《水利产业政策》规定及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广辟投入渠道,加强运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综合工程,走建设、管理、开发、经营、服务“五位一体”的路子;④建立价格机制。

(1)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4)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水利工作思路的这种战略性调整,形象直观的提法,就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理论科学的提法,就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21世纪,科学治理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坏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建设的历史性任务。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域: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

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任树梅,杨培岭.水资源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阮本清,沈大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转变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点滴思考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