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朔州市七里河城区段河道二期治理美化工程设计构想

2014-12-25段宪楠

山西水利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朔州坝顶亲水

段宪楠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030024)

1 工程背景

朔州市地处内外长城之间,南扼雁门,西依内蒙,是晋陕蒙交界区域新兴的煤电能源工业城市和生态畜牧基地。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压力的增加、人们环保意识的淡漠、以及自然条件的恶劣,水环境受到了破坏,水系遭到了摧残。

其一,近年来,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违章建筑侵占河道和滞洪区现象非常严重,部分河段甚至被填埋,水体交换困难,变成了臭水塘、死水渠。

其二,沿岸居民随意倾倒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水质下降,昔日的潺潺溪流,变成了今朝的排污沟、垃圾场。

朔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风沙挡在朔州,把清风送到北京,让绿色成为朔州发展的主色调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青山绿水之间建“两宜”新城。为了让朔州城区的山更青水更绿,实施了七里河城区段河道一期美化治理工程。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朔州城区的自然和人居环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善与治理。

2 七里河朔州城区段现状与存在问题

已建的一期工程包括三部分,分别为:一库库区、二库大坝、二库右侧护岸。

1999年9月,在市区七里河公路桥下游550 m贺家河村西南,建成小(一)型水库一座(简称一库),一库枢纽工程由泄洪闸、溢流坝、土坝组成。坝址处河宽230 m,坝顶长度291m,最大坝高11m。相应库容116万m3,库水面积45.6万m2。目前一库已修建成七里河公园,给居民提供了一隅休闲娱乐的场所。

一库坝顶公路宽度为6.5m,连接两岸交通。随着时间推移,城市的发展,目前其路面已破烂不堪,路面宽度也满足不了交通的需要,急需改扩建。

七里河二库位于一库下游550 m处,居一库与胡家窑桥之间贺家河村南,枢纽工程由泄洪闸、溢流坝、混凝土重力坝组成。坝址处河床宽度230 m,坝顶高程1080 m。正常蓄水位1077m,保持一坝坝后水深1.0 m。

2002年,在一库下游至胡家窑桥段,河道右岸修筑了护岸工程,在高程1080 m上整治削坡,为自然原状土,并现浇砼控制网格,坡比为1:1.75;1080 m高程以下为六边形串筋砼块下铺土工膜,块厚15cm,串筋由上下锚固砼固定;1080 m高程修6.00 m宽马道。

目前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近年来,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违章建筑侵占河道和滞洪区现象非常严重,部分河段甚至被填埋,水体交换困难,变成了臭水塘、死水渠。

其二,沿岸居民随意倾倒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水质下降,昔日的潺潺溪流,变成了今朝的排污沟、垃圾场。

3 工程规划理念与设计构想

3.1 工程任务及内容

根据朔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现状,确定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河道两岸的防洪、蓄水、生态美化。

根据本工程的建设任务及朔州市水利局的要求,确定本工程的建设范围和建设内容为:

(1)防洪:城区河道治理段(一坝~铁路桥下游100 m)1.60 km的河道堤防进行加固,并对河道进行疏浚、清淤。

(2)生态:为改善城区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形成“中心生态景观公园”,在河道设置2座壅水坝(含二坝),形成壅水水面,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采用岸边的多样性的手法,结合行洪、排沙的要求,设置生态堤岸,最大限度地保持河道的天然特征,达到“人水和谐”的目的。

(3)美化:在河道两侧沿河布置休闲、绿地公园,临岸设置亲水步道,结合小型聚会广场、园林小品和灯光设置,实现滨河带的绿化、美化、亮化,提高城市品位。

(4)将一坝坝顶加宽至10 m,满足两岸交通需求。

3.2 工程规划理念

本次规划以七里河为中心,结合河流水系的特点,确定该段河道治理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建设自然、生态型河道,规划理念为:按照“活水、净水、亲水”的路线图,逐步实现功能定位明确,水系贯通调活、生态自然融洽、环境洁净舒适的园区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使园区真正成为“天蓝、水清、地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3.3 设计构想

3.3.1 河槽设计

为妥善解决河道行洪与蓄水美化,以及北方河流洪水暴涨暴落,洪峰较大的矛盾,七里河的总体治理方案是将宽浅的河道修建成复式河槽。中间为宽50~200 m行洪主槽,南、北两岸均设置宽30~200 m绿地休闲公园,在外侧为主防洪堤。经计算主槽深2.0 m,满足可通过300 m3/s的洪水流量,当河道洪水流量超过300 m3/s(10年一遇洪水),主槽和两岸绿地共同行洪,满足宣泄50年一遇洪水流量(732m3/s)的要求,水深2.5m。河槽在满足行洪的同时,河岸同时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

3.3.2 钢坝闸设计

为了进一步增大蓄水面,在二坝下游940 m处新建一道钢坝闸,闸宽50 m,高2.2m,壅水长度为936m;与七里河二库形成两个蓄水池,蓄水总面积达到了9.1万m2,这样使周边的环境和局部气候得到进一步调节。

3.3.3 一坝交通桥改、扩建设计

一坝是两岸交通连接枢纽,坝顶宽度为6.5m。目前已无法满足现有交通,已成交通瓶径。本次拟将其拓宽至10 m,具体做法如下:将大坝上游六棱体护面拆除,将坝体加宽培厚3.5m,同时将闸孔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将其向上游延长,并铺设交通桥,坝顶采用沥青路面。

3.3.4 亲水、休闲建筑物设计

根据现状地形,在蓄水区左岸处根据河道地形修建两个半圆形的亲水平台,给游客一个亲近水、接触水的空间;在七里河二库左岸修建一处休闲广场,其与岸上的绿地景观形成一道靓丽的沿河景观带。

在蓄水区左岸处采用“引水上岸”的工程措施,形成一处“二龙戏珠”水系,改善生态环境,给当地居民提供一隅环境幽雅的空间和场所,改善生态环境。该处龙形水系寓意着朔州人民龙腾兴旺,顺风顺水,安居乐业。具体平面、剖面图见图1、图2、图3、图4。

图1 设计构想平面图

图2 “二龙戏珠”水系

图3 二库库区内标准横剖面图

图4 二坝与钢坝之间标准横剖面图

3.3.5 岸墙生态设计

主槽岸墙为1:3的生态土堤,采用格宾石笼进行防护,格宾石笼上覆土,种植草皮或灌木进行绿化。

防洪大堤采用抗冲生物毯,边坡为1:5,抗冲生物毯是一种复合土工织物与多样化草种、草皮等配套养护材料一体化的新型生态护坡水土保持产品。抗冲生态毯结构共有四层。第一层复合纤维织物,材质为聚酯纤维,第二层反滤层,材质为聚酯系无纺布;第三层草种、肥料层,草种种类至少三种,以当地陆生或湿生植物为主,并辅以灌木;第四层复合纤维织物,材质为木浆纤维,形成生态护岸。

4 本工程设计的特点

4.1 凸显园林、生态的理念

本工程结合北方年际之间不均衡,河流汛期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在河道两侧布设场所的生态绿地。为周围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极大地改善了局部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4.2 采用多样新型的滨水景观

堤岸是水路交接的重要部分,既要有防护功能,还要满足植物发育,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

为此本工程采用了多样新型驳岸形式,首先,采用了自然草坡入水的方式,成为天然的水陆交错带,让陆生、水生动植物更易迁移。其次,设置了亲水平台和阶式驳岸,让人们能更加的近水、亲水、享受水。另外,为了加强园林景观气氛,利用了景观叠石,给人以回归自然的美好感受。

不同的驳岸形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营造出了不同的水面景观,让人在随时随地都能体会到生态和谐、人水和谐。

猜你喜欢

朔州坝顶亲水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水世界儿童亲水行为体验玩具设计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亲水作用色谱法测定食品中5种糖
朔州接地气的畜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头货”
朝鲜朔州碱性杂岩体蛭石-磷矿床
银川亲水体育中心场馆开发与利用研究
亲水改性高岭土/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坝顶以上边坡开挖施工进度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