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工程实践

2014-12-25胡胜华张所邦刘宝斌汤士博

钻探工程 2014年12期
关键词:压浆灌注桩浆液

胡胜华,张所邦,韩 朝,刘宝斌,汤士博

(1.湖北鄂西地质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443100;2.辽宁省第七地质大队,辽宁丹东118003)

1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及其加固机理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将注浆技术与灌注桩技术有机结合,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的一项新技术。就是通过预埋的压浆管路对钻孔灌注桩桩端或桩侧压注水泥浆液,使桩端的沉渣隐患得到根除,桩身强度得到补强、桩周和桩侧土体得到密实、桩与桩周土的粘结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一种先进技术方法。适用于无流动水的卵砾石层、碎石土、中粗砂、稍密和中密粉细砂等土层,以及风化岩层[1]。

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采用二次清孔工艺,由于施工时采用泥浆作为冲洗介质,同时二次清孔与灌注混凝土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孔底或多或少存在沉渣。孔底沉渣是影响灌注桩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更大。在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时,无论是采用钢性、中性或柔性隔水栓,首斗灌注时,混凝土部分产生离析。这一部分离析的混凝土,有些随着混凝土灌注而返顶到桩顶以上,开挖后凿除;有些与沉渣混合残留在桩底处,这部分混凝土强度较低,影响桩端承载力。因此在进行桩端后压浆时,水泥浆液渗透到疏松混凝土和桩端沉渣中,形成强度较高的混合体;随着注浆量的增加,水泥浆液不断向桩端持力层及岩层裂隙中渗透,在桩端形成不规则扩大头,增加桩端的承压面积,提高了端阻力。采用桩侧后压浆,水泥浆液沿桩身向上,渗透进入桩侧岩土(如砾石层、碎石土、强风化基岩等)的空隙中,对桩下端部的土体也得到了加固,提高桩侧岩土的强度和完整性,提高了部分桩下端土体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2]。

2 工程概况

武汉某高层建筑为一栋26层住宅楼及1层地下室组成(住宅楼地下室与室外地下室连为一体),该建筑物基础设计216根700 mm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密实的碎石土。选用旋挖钻进成孔,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3600 kN。

该建筑场地内的地基土自上而下为:

①杂填土(Qml),由碎石、砖块、生活垃圾及粘性土组成,结构松散,堆填时间≯5年,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2.0~3.4 m;

②粘土(Q4al),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区局部缺失,厚度0.6~1.7 m;

③1粘土(Q4al),褐黄色,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干强度一般,韧性差,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2.2~3.8 m;

③2粘土(Q4al),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0.6~2.5 m;

③3粘土(Q4al),褐黄色,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干强度一般,韧性差,局部夹有少量粉土,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0.7~1.8 m;

④1粉砂(Q4al),灰色,松散,含云母片,局部夹有少量粉土,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2.0~3.9 m;

④2粉细砂(Q4al),灰色,稍密 ~中密,含白云母、石英、长石,局部夹有少量腐植物,砂质较纯,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16.6~20.1 m;

④3细砂(Q4al),灰色,中密~密实,含白云母、石英、长石,局部夹有少量腐植物,砂质较纯,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2.4~5.7 m;

④4细砂(Q4al),灰色,密实,含白云母、石英、长石,局部夹有少量腐植物和中粗砂,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4.7~8.9 m;

⑤碎石土(Q4al+pl),灰色,中密~密实,主要由碎石充填细砂、中粗砂及砾石组成,成分主要是砂岩,含量50%左右,多呈次棱角状,粒径2~5 cm,最大粒径>10 cm,该层全场区均有分布,厚度2.9~3.8 m;

⑥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K-E),灰褐~褐红色,坚硬,岩性主要是粉砂质泥岩,岩心风化成土状,手捏可碎,局部为碎屑碎块状,厚度0.6~1.5 m。

3 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

3.1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

图1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工艺流程

3.2 后压浆施工要点

3.2.1 施工设备

选用BW-150型压浆泵,配备适宜的防震压力表,额定压力≮15 MPa的高压流体泵送软管,自制水泥浆搅拌桶。

3.2.2 材料及要求

后压浆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水灰比0.4~0.6,水泥压入量2000 kg/桩,桩端终止压力为2.0~2.5 MPa。注浆管2根,为DN32(壁厚>3 mm)镀锌钢管。

3.2.3 管路设置

(1)在桩内对称设置2根注浆导管,管底置有单向管阀。

(2)压浆导管上端均设管螺纹/管箍及丝堵。(3)压浆管的连接均采用丝扣连接并缠紧胶带,用电焊点焊固定,防止脱扣。

(4)压浆导管的上端与钢筋笼固定采用12号铅丝十字绑扎固定方法,绑扎应牢固,绑扎点应均匀,桩端压浆管绑扎于加劲箍外侧,绑扎固定点位于每一道加劲箍处。

(5)压浆导管的上端宜低于桩施工工作地坪200 mm(具体情况可略作调整);压浆导管的下端与桩底标高平齐。

3.3 施工控制措施

(2)将桩端压浆器采用丝扣连接的方法接在桩端浆管上,并对称地绑扎在钢筋笼的外侧。下入之前应仔细检查压浆器喷嘴密封情况,防止喷嘴外漏水进砂堵塞压浆管。

(3)压浆管下入应随钢筋笼下置同时进行,压浆管连接时,丝扣应缠生胶带,并用管钳牢靠地拧紧丝扣密封。每下完一节钢筋笼后,必须在压浆管内注入清水,检查其是否密封,当压浆管内注满清水后,水面能够保持稳定且不下降,证明压浆管密封可靠。否则应提起钢筋笼检查漏水原因,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下钢筋笼并注水检查其密封性,直到满足要求后方可下另一节钢筋笼及压浆管。下笼时要徐徐下入孔内,严禁用力墩下,以免损坏压浆器造成管路堵塞。

(4)为确保每根桩压浆通畅,要求桩身混凝土灌注完后,在12~24 h内必须用清水将喷嘴口冲开。

(5)后压浆施工在桩身混凝土养护5天后进行。先压稀浆再逐渐加浓。压浆过程中应时常观察压力表变化情况。

(6)施工中浆液配比一定要按要求进行,水量控制应设专人负责,应在贮水桶上划定标志控制加水量。水泥浆搅拌完毕倒入贮浆桶中应用钢丝网过滤一道,防止施工时水泥中粗颗粒堵塞花管喷嘴。

(7)为防止水泥压注完毕因管内压力过大造成返浆现象,要求在压浆管口处安装相应规格的水管球阀,在压浆完毕后关闭球阀,待管内浆液压力释放完毕后方可拆除。

(8)采用桩端复式注浆,水灰比0.4~0.6,先采用低挡压入水灰比0.6的水泥浆,然后逐步加压和采用水灰比0.4~0.5的水泥浆。注浆设计要求:桩端注浆量(水泥质量)2.0 t,终止压力≮2 MPa,当压力值和压浆量均达到了设计值或压力>6 MPa,压浆量不小于设计值的75%时可以终止注浆。以注浆量控制为主,以压力控制为辅。

3.4 施工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法

灌注桩后压浆工艺日趋成熟和完善,为了确保压浆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主要的问题是要保证注浆管的成功“开塞”,使注浆能够顺利进行,取得好的效果。根据多年后压浆施工经验分析,影响“开塞”的主要因素是:注浆设备、注浆器制安、开塞时间。

3.4.1 注浆设备

由于注浆设备部件老化,维修和清洗不及时,致使出水阀与阀座、活塞与缸体密封不好,压力上不去,压力经常只有3 MPa左右,但有部分压浆管的开塞压力需5~8 MPa才能压开。为了保证注浆设备性能正常稳定,常态工作压力能达到5 MPa,瞬间压力能达到8 MPa以上,能顺利“开塞”,采取以下措施:

(1)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压浆设备,每次使用设备结束后,及时清洗保养设备;

(2)工地备足易损件,如密封胶圈、活塞环、阀座等易损配件,及时检修更换,保证机械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3.4.2 注浆器制安

注浆器制作过程中,外缠胶带部分层数不足3层,阻泥环保护胶带效果不佳,注浆器下置过程中,胶带与孔壁或孔底沉渣摩擦,导致胶带破损,使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进入注浆器而堵塞出浆阀。为了保证注浆器制作安装好后,可以正常注浆,采取以下措施:

(1)规范注浆器的制安,注浆器由熟练技工完成,注浆器喷头保护环(阻泥环)增加为4道8 mm钢筋环,点焊在注浆管上,确保能够起到保护喷头的作用;

(2)胶带缠绕松紧要适度,层数不少于3层,内置图钉正常放置,起到单向阀的作用;

(3)注浆器制作好后,安排专人检查验收,合格后备用。

3.4.3 开塞时间

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如未按要求在12~24 h内用清水将压浆喷孔冲开(开塞),将致使桩身混凝土强度升高,加大注浆器开塞阻力。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避免:

(1)设置注浆主管,加强管理,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开塞成功;

(2)在注浆设备区搭设防雨棚,不因天气变化而影响施工;

(3)混凝土灌注完毕用红带绑住注浆管,作为未开塞的标记,清水开塞成功后用堵头密封管顶,防止异物进入堵管。

4 注浆效果

该项目设计灌注桩216根,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3600 kN,经过3根试验桩静载试验,荷载7200 kN(按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3600 kN的2倍)时最大沉降均<30 mm。低应变检测Ⅰ类桩178根,占检测桩数的82.4%,Ⅱ类桩38根,占检测桩数的17.6%,无Ⅲ类桩,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4]。

5 几点注意事项

(1)压浆管道是否通畅、注浆器(管阀)的单向阀功能是否可靠,是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成败的重要环节。图钉的安放、胶带的缠绕绑扎,松紧要适度,上下各2道保护钢筋圈的施焊,注浆管安放时的注水检查等这些细节技巧,能更好地保护单向注浆阀和管道的畅通。

(2)单桩注浆要求一次性连续完成,尽量避免被迫中断注浆。注浆中断后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注浆。恢复注浆时从稀浆开始,若进浆量与中断前接近,则可尽快恢复到中断前的浆液稠度,否则应逐渐增加浆液稠度。若进浆量减少较多,注浆压力上升幅度较大,注浆困难,说明注浆通道(注浆管、阀、被注介质内的通道等)被堵塞,需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再行注浆。

(3)确保注浆设备、管道正常运行。浆液搅拌站、注浆泵与注浆点的距离不能过长,一般在50 m左右,输浆管道尽量采用直接头,避免弯道太多,保持浆液流动通畅。每次注浆完毕要认真清洗干净,对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及时更换易损件,确保注浆设备性能正常工作。严格控制搅拌浆液水灰比、稠度,浆液不能太稠,要有可泵性,搅拌的浆液要过筛,避免颗粒物混入浆液。

(5)在进行桩端后注浆的时候,如果成桩时间短,注浆压力过大,有可能造成桩体上抬,如果桩本身比较短,还有可能造成地面隆起。当注浆过程中发现桩体明显上抬或地面隆起时,要立即降低注浆压力,再继续灌注一段时间停止,然后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在城市密集区进行后注浆时,要对周围地面和桩顶进行隆起观测,保护临近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安全。

6 结语

灌注桩后压浆装置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可靠性高,压浆管压浆后可取代等强度钢筋。后压浆施工于成桩后3~5天,不与灌注桩作业交叉,对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进行双向控制,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能明显改善桩的端承力及桩侧摩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顶沉降。承载力的提高,可以适当缩短桩长、减少桩的数量,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节约投资,应用前景广阔。

[1] DB 42/242-2003,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S].

[2] 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3] Q/JY 14-1999,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S].

[4]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5] 刘宝新,唐世杰,陈跃武.提高钻孔桩桩底压浆工效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10):56-59.

[6] 潘宏雨,孙芳.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实践及其效果分析[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2,39(7):56 -58.

[7] 郑昌晶,张顺英.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加固机理及其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8):45-49.

猜你喜欢

压浆灌注桩浆液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帕德玛大桥引桥粉细砂地层钻孔桩化学浆护壁成孔及桩端桩侧压浆技术
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盾构法单液同步注浆浆液的对比分析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