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13年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4-12-24黄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镇痛药癌性吗啡

黄敏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 萍乡337000)

麻醉性镇痛药物在缓解创伤、手术、晚期癌症等剧烈疼痛的应用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但使用不当会致成瘾性,且容易滥用。本文对2013年度我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方法 以我院住院部2013年度麻醉药品处方为调查对象,共收集处方2 084张,重点统计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频次、总消耗量等项目。根据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第16版《新编药物学》[1]常规用量为参考,计算用药频度(DDDs)及DUI,以DUI值判断合理用药的程度。计算方法: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用药总天数;费用百分比=某药消耗金额/所调查药品总金额×100%;日均费用=某药总费用/该药的用药总天数。DUI≤1为合理用药。

1.2 麻醉性镇痛药用途分布 见表1。我院2013年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共2084张,涉及8个品种。注射液多用于非癌性止痛,口服制剂多用于癌性止痛。其中芬太尼注射液用于手术止痛,口服类吗啡缓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用于癌性止痛的量远大于非癌性止痛。

1.3 麻醉性镇痛药临床应用情况 见表1。除硫酸吗啡缓释片DUI>1.0外,其余麻醉性镇痛药的DUI均<1.0,说明我院2013年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药物使用频度较高者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及芬太尼注射液。

表1 麻醉性镇痛药用途分布及临床应用情况

2 讨论

由表1可知,我院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大部分使用还是比较合理的。我院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创伤治疗、术后镇痛等,由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作用时间短,半衰期为2.5~3.5 h,止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10~1/8,这样的药理特性决定其不适合于缓解慢性疼痛,且其代谢产物为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及肾毒性的去甲哌替啶,半衰期长,长期应用会蓄积中毒,尤其不适合于需长期服药的癌痛患者,WHO已将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药物[2]。笔者认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着个别药品用药频度高、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提示在临床用药中要加强药物的使用监管,保证患者合法需求,提高用药水平,减少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表1可见,我院现有7种麻醉性镇痛药的DUI<1,说明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我院吗啡缓释片用量大,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UI>1,这与该药主要用于癌性疼痛的止痛有关,符合WHO把医疗用吗啡的消耗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治疗癌痛水平的标准。其用药方便,血药浓度易维持在稳定水平,有效控制中重度疼痛,不良反应少,与针剂相比不易产生依赖性,是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3]。使用频度较高的芬太尼注射液,具有镇痛作用快、血浆半衰期短的特点,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80倍,且不良反应较吗啡小,一般不单独用于镇痛,麻醉科在手术中经常采用芬太尼注射液进行诱导麻醉、手术后持续镇痛给药以及镇痛泵的运用,主要用于全麻复合和作为麻醉辅助用药。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3

[2]史文慧,郭蓉,罗朝利,等.我院住院病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5(2):32

[3]汤光.现代药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59-260

猜你喜欢

镇痛药癌性吗啡
勘误: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