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社为铜鼓农业炼“真金”

2014-12-23胡柒英铜鼓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农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铜鼓县真金农经

◇文/胡柒英(铜鼓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近年来,铜鼓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截至2014 年6月底,全县有合作社129 家,其中省级示范社8 家,被列入首批创建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

6年来数量增长超10倍

全县129 家合作社有经工商注册登记社员约2300 人,其中省级示范社8 家、市级示范社12 家,今年申报了1 家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发展呈5 个特点:一是数量倍增。2007年底只有11 家,2013 年底增加到125 家。二是模式多样。龙头企业牵办型、能人创办型、科技人员领办型等模式出发点虽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规模扩大。目前100 人以上的有12 户,20 人以上的有28 户。四是品牌增多。共拥有注册商标9 个,有13 家获得QS认证。如铜鼓县沩山有机白茶专业合社的“春腾”牌白茶,在2012 年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得特等奖;铜鼓县春韵茶叶专业合作社“春韵”牌宁红茶,荣获2007 年和2013 年中国茶叶学会全国名优茶特等奖。五是盈利渐增。经过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作社进行了盈余分配。2007 年分配盈余的仅有7 户,2008 年是16 户,2009 年发展到48 户,2010 年增加到56 户,2013 年上升到65 户。

存在问题

一是管理薄弱,合作社运行难规范。现有的合作社人才稀缺,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虽大部分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等机构,但多数流于形式。二是辅导乏力,合作社示范缺支撑。铜鼓县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先是撤销了农经站,然后又在乡镇社会综合管理办公室增挂农经站牌子,但未解决人员工资、经费等问题。三是各行其是,合作社扶持无合力。农业、工商、绿色办、财政、科技等部门在引导、服务合作社发展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各部门缺乏协作意识,不可避免地造成帮扶效果大打折扣。

发展建议

1.抓部门联合聚合力。2014 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力争3 年农民合作社覆盖50%的农户。要完成这项任务,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如合作社社员人数与农业部门了解的情况差距很大,实地调查了5 家合作社,只有1 家红豆杉合作社注册登记成员数与实际数一致,其余4 家注册登记成员55 人,实际有344人。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就合作社注册、变更等提出明确要求,要动员合作社及时到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工商部门要提供便捷服务。

2.抓宣传培训求差异。中央和省委对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新要求、新部署要转化为让农民直接受益的实惠,需实行差异化宣传培训,让全社会自觉助力合作社发展。对已有的合作社,宣传培训的重点宜放在扩大社员规模对做大做强合作社的益处上;对乡、村干部,则重点宣传合作社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没有组建、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群众,培训的重点则包含组建、加入合作社对农民增收和抵御市场风险的作用,以及如何组建合作社,特别是如何制定章程等内容。总之,要多宣传扶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及典型合作社的经验,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其中。

3.抓队伍建设谋发展。今年省委提出农民合作社要增加6000 家以上,质量要大提升,这就对农经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这支队伍正遭受人员少、年龄大、待遇低等困境。建议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落实国发[2006]30 号文件要求,将农经队伍转入政府序列或实行参公管理,确保每个乡镇有机构、人员、经费和场所,促进合作社大发展。

猜你喜欢

铜鼓县真金农经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江西铜鼓:小竹子“长”出大产业
农民培训花样新 创业创新取真金
高中免学费
挺为劲草 淬就真金
江西铜鼓县稳步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
搭建农经管理网络平台 提升农经管理水平
《农经》杂志2018 征订函
《农经》形象
黄金时期真金行动——2017年全国各省交通运输工作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