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儿山金矿床23号矿体探采对比研究

2014-12-23胥华龙郭建民王大为李磊原良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4期
关键词:矿脉探矿分枝

胥华龙 郭建民 王大为 李磊 原良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山东莱州 261419)

望儿山金矿床23号矿体探采对比研究

胥华龙 郭建民 王大为 李磊 原良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山东莱州 261419)

通过对望儿山金矿23号矿体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矿体的形态上看矿体呈脉状、平行展布,而与主断裂平行的矿脉产状则变化较大,矿脉受分枝断裂、裂隙控制,各平行分枝矿脉走向变化不大,从储量对比情况来看,实际探获储量要比资料提交储量高出近一倍,并在主矿体上下盘探获平行矿脉,这部分矿体的探获,直接为矿山增加近一个亿的利润,延长了矿山生产服务年限,为今后探矿指明方向。

金矿床 构造 控矿规律 平行展布 23号矿体 望儿山

1 前言

矿床探采资料验证对比是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或结束后根据矿山建设与生产积累的资料,与原地质勘探、生产地质探矿资料进行对比,以验证原资料正确性的一种总结性工作。目的在于对比、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总结矿体的赋存规律,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指导今后的探矿工作,寻求更合理的探矿方法。

2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

本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第二隆起带胶北隆起的西北部,西侧与沂沭断裂带相毗邻。区域范围内地层简单,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区域构造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其中NE走向的压扭性断裂带最为发育,规模较大的有四条,自西向东分别为三山岛断裂带、焦家断裂带、河东望儿山断裂和北截灵山沟断裂。它们是本区金矿床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

2.2 矿区地质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和胶东群蓬夼组,所见花岗岩类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和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矿区内构造形式主要为断裂构造,按其规模大小可分Ⅰ级、Ⅱ级和Ⅲ级构造,属早新华夏同序次不同级别的压扭性断裂,区内岩石节理亦发育。

焦家断裂带为Ⅰ级构造,总体走向30°左右,北西倾,倾角40—50°,为一压扭性断裂带,宽40—400m,由断层泥、绢英岩、绢英岩化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红化花岗岩等组成。

河东望儿山主断裂为Ⅱ级构造,走向变化较大,由北向南走向变化为45°、30—10°、25°、0°、350°,倾向分别为NW、W、SW,倾角一般为45—60°,为一压扭性断裂、宽20—100m,由断层泥、石英脉、绢英岩、绢岩岩化花岗岩、硅化花岗岩、硅化红化花岗岩、绢云母化红化花岗岩、红化花岗岩等组成。断裂带内主断层位于其中间部位,控制了望儿山金矿床Ⅰ号矿体。

河东—望儿山主断裂上下盘与主断裂近于平行的同序次次级分枝断裂为Ⅲ级构造。其中上盘的分枝断裂控制了23号矿化蚀变带。

2.3 23号矿体地质特征

23号矿体赋存于望儿山主断裂上盘的23号隐伏蚀变带内,受望儿山主断裂上盘同序次分枝断裂所控制。23号矿体由系列矿脉群组成,在中段平面上由西向东等距平行展布。在剖面由上到下从23号断裂平行等距分布,23号蚀变南端有向北西侧伏的趋势。控制23号蚀变带的断裂在-310至-350中段较为发育,在-350以下逐渐尖灭。矿体为上部分段矿脉的延伸或次级裂隙充填而成。

23号矿体大部分呈薄脉状,厚度较小,一般厚约0.2—1m,局部裂隙及节理发育部位根据米克/吨值圈定矿体的可采厚度较大,厚度可达1—3m,主要分布于-310—-350中段18—28线的上盘。23号矿脉属于低温混合岩化热液裂隙充填型,含金石英硫化物呈粗脉状、网脉状充填于断裂、裂隙或节理中,在裂隙节理发育部位于脉体两侧可见石英硫化物浸染状。

3 23号矿体探矿工程概述

山东地勘三队于1988年对望儿山金矿床展开了深部地质勘探工作,施工了钻孔探矿工程。对23号矿体利用100×100m的勘探网度探求了D级储量。

随着我矿深部开拓、探矿工程的开展,对23号蚀变带及其中赋存的矿脉采用50×50m网度的坑探工程进行了探矿,储量升级为C级,进而又加密了探矿穿脉(间距25m),并结合探矿天井、付中段采准沿脉,对23号矿脉的空间赋存规律及地质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探明,储量进一步升级为B级,形成了采准矿块。在采场采矿过程中,又采用边采边探的方式,对矿体的分枝及延伸情况作了进一步探矿,以求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矿产资源。

4 探采对比分析

4.1 矿体形态对比

地勘所圈定的23号矿体分布于14—22线-265—-405m标高间,位于Ⅰ号矿体上盘,水平距离150—210m处,主要有一条,即23号矿体,矿体形态呈脉状,沿走向和倾向呈舒缓波状。

而通过地质探矿所揭露的23号矿体主要分布于18—28线之间,矿体呈脉状、平行展布,矿脉走向长度一般为50—300m,受23号主断裂控制的矿脉产状与地勘资料基本一致,而与主断裂平行的矿脉产状则变化较大,矿脉受分枝断裂、裂隙控制,各平行分枝矿脉走向变化不大,倾向北西,倾角一般在80°左右。

4.2 矿体底板位移情况

对矿体底板位移情况对比采用沿走向每25m间距从地勘圈定矿体底板为基准,量取与探采所圈定的矿体底板之间的偏移距离,向顶板位移的取正,向底板位移的取负,其中23#主矿体平均位移为-25m,其他临近平行矿体平行位移为-65m。

4.3 储量变化对比

本次对已生探采准基本结束的-350中段23号矿体的矿量、品位、金属量进行对比:地勘提交储量为83754t,金属量为1401Kg;实际探获储量为162000t,金属量为2151.36Kg,是地勘提交储量的两倍。

5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对比分析,探采所圈定的矿体连续性较好,有等距平行矿体;而地勘圈定的矿体比较连续,无分枝。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勘圈定矿体界线时,由于勘探的网度较大,将一些较小的平行矿脉丢失。(2)地勘网度较大,对矿体的分枝情况控制不够,所圈定的矿体形态可信度较差。(3)从已探采中段分析,累计探明的矿石量与地勘资料相比变化较大,可信度偏低,而品位负变较小,可信度较高。(4)在生产探矿过程中,必须对相邻中段的实测地质资料及地勘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开拓探矿中段的预测地质资料,并合理布置设计探矿工程,同时达到探采结合的目的。在施工时,应及时进行原始地质编录,准确掌握矿脉的赋存状态,综合分析其在走向上或纵向上的分枝变化情况,以求用最少的工程投入获取最大的探矿效果。(5)应采用坑钻结合的探矿方法,对矿脉的分枝情况进行加密探矿,以提高对矿体的勘探程度。

猜你喜欢

矿脉探矿分枝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西部探矿工程》投审稿系统启用通知
一株吊兰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金厂峪金矿典型矿脉中金、银的化学相态分析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找矿意义
带移民和拯救的二次加权分枝过程的有关性质
受控两性分枝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