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及制造模式

2014-12-22曾利明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机械生产

曾利明

(广西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刍议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及制造模式

曾利明

(广西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经济快速升温,相应的机械自动化体制以及相关应用也就变的更加广泛。而比较传统的机械生产体制因为无法满足如今的社会需求就被逐渐替代,因此机械自动化的相关技术以及实际应用也就逐渐成为整个历史发展之必然。因此,本文就针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相应探讨了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制造方式,为我国的实际工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技术;机械;自动化;制造;核心技术;技术应用;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相应工业水平也相继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工业发展方面其和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相对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就要不断进行机械模式的创新与改进。相关机械自动化体制也正以这种情况快速的发展与普及起来。而对于那些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来说,在对技术不断进行应用的同时,也还借用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与科学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确保实际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本文就针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1 浅析机械自动化相关技术

1.1 技术应用

在机械自动化正常运行中其相应的技术是保证机械自动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比较重要的手段。而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其快速提高了相关企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相对提高我国经济的实际竞争力。与此同时,也逐渐适应了经济发展新潮流。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想要在现代的社会生存的更好,就要先从技术的角度逐渐出发,不可以固步自封,必须要积极采取比较开放的状态,进行经济上的高度交流,经过实际交流来不断提高相应技术。

(1)由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相继出现其逐渐缓解了日常工作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日常的实际工作负担。而与此同时,其也相继节约了较大的物力与人力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其相应投资成本,也相对提高了整个资源的利用率,积极优化了相关企业的整个生产机构。

(2)因为机械自动化技术不断应用在相应生产方面,其也充分促进了实际效益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增加了其产量,同时也节约了很多的资金。在比较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其相应的技术在资源消耗上也相对较大。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逐渐出现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整个机械运行中,也就不再需要大量人员的监督管理,其可以进行自行运作,依照生产规范进行生产,十分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很多的时间与资源,充分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节约资本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实际发展。

(3)比较传统的机械技术不仅浪费了很多资源,而其在相应运作中,由于其技术相对落后,就进行了粗放型模式生产,而针对这种模式来说其实际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经过资源的较大使用,获得少量产品,而这却是得不偿失。与此同时,其也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对降低了实际生产水平。在整个机械技术中,其不仅可以进行相对高效的运作,从而得出比较优质产品。与此同时,在也相对降低了整个资源的消耗,增强了实际利用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1.2 有关机械自动化的相关技术核心

1.2.1 数控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相对促进了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就相对带动了实际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在整个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今天,就要相对提高相应的机械技术水准。而比较传统的机械技术也就慢慢淡出了相关生产领域,在如今的发展中,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其充分实现了操作的直观性与智能性。因此,相应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包括有相应的数控技术,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出现其也不断促进了我国工业发展,为自动化机械技术提供了比较基础的条件。

1.2.2 有关网络化的自动化机械技术

随着网络迅速的发展,其在各个领域均相对出现了将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在自动化技术中。相应的网络技术也就得到了具体的应用,而且在一些网络中,也就逐渐成为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而CAM与CAD与相关数控技术的结合充分实现了机床联网的实际生产状态。

1.2.3 有关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新趋势

(1)有关机械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终将会向高速度、高发展与高精度以及高效性方向发展。而对这些高端的实际要求来说,其是机械制造技术最为重要的指标准则。在整个自动化技术中,因为数控技术是最主要的技术核心,但是在相应的数控技术中,其高速的承载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与任务。除此之外,对一些比较高端的芯片都要进行彼此之间的合作,最终让相应自动化技术变的高精、高速以及达到高效。不仅如此,很多机床的静态与动态上的改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实现了其高端的基础要求。

(2)有关自动化技术的相对柔性化充分体现了其数控本身所体现的柔性设计,要经过相关技术的集成,对不同的区域模块进行集合性管理,最终实现全覆盖的功能。除此之外,针对那些各种不同的生产要求,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其对整个系统的相对融合性均有很大的作用。在这种机械生产的相应群体下,大量数据可以进行动态调整,充分发挥其群控效能。

(3)有关多轴化与多项工序的相关发展。相关工序的多轴化与复杂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少其辅助性时间,从而让机械的生产与加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高效性能。

(4)进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随着机械自动化的高速发展充分满足了其自动型的特征,但是,其相应智能化发展还不够,其要用比较高端的技术作为幕后支持,特别是要进行智能化控制,其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实现了不用人直接干预的设想。

1.3 自动化发展模型研究

(1)充分减少了人员和车间结合的模式,比较传统的模式是以车间里的工人为基准,其对人员的实际需求比较大。但是,其不能在根本上进行产品生产质量。其相应的机械自动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的用量,利用较少的劳动就可以完成工作,从而积极实现了其现代化的相关生产方式。

(2)有关流水线的相关生产模式。和比较传统的流水线不同,其比较自动化的生产可以在自动情况下进行控制,换句话说是进行的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其主要是从相关机械产品的加工、生产以及检测和维修等方面进行的,对这些生产工序来说其可以在一定程序下,进一步实现其流水化工作,大大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

(3)有关智能化生产,在自动化技术生产中智能化技术是最为高端的技术,其可以相应减少由于个人操作所带来的判断失误与误差等。特别是有关误差的修复与检测,进行智能化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充分避免了人员的主观性与惰性,使相应的机械生产变的更加高效而智能。

2 有关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制造模式

由于机械自动化的相关生产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了其机械产品的模型制造和创新已经改进,充分提高了其实际生产效率。而从如今的生产来说,相关自动化制造模式包括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生产模式——流水线

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标准就是流水线,其主要就是将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给予分割,经过多种工站将不同的工序给予完成,进一步减少错误的频率,最终实现了其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整个流水线的实际生产模式中,可以利用相关控制体系针对产品的加工与生产以及相应的检测进行流水作业,进一步提升了实际生产效率。

2.2 控制模式——智能化

针对机械自动技术来说,进行智能化的相关控制是比较高端的技术,其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高度智能体系,来实现整个过程中的控制工作,进一步减少了工作的误判与误差。而与此同时,让相关设备操作变的更加简单,让相关人员进行操作就可以。

2.3 精简模式——人员精简

在传统的生产领域中,其最主要的就是以人为主,其对人员上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比较传统的生产设备与生产车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际效率的提高,并且其员工有多老练,也不能从基础上改善其产品的质量。但是对机械自动化的实际应用,积极打破了常规的车间与人员之间的生产模式,让企业针对人员进行精简,只要具体安排较少的劳动力进行管理,就能够充分实现相应的效率生产以及更高层次的产品效果,而这也是如今生产运作中最为常见的生产方式。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飞速变化,我国针对机械自动化生产越来越关注,对相关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技术重点也越来越注重。随着对机械自动化体系的逐渐研究,如今可以进一步明确其自动化的技术发展,而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进一步努力其充分实现了自动化产品的生产。针对机械自动化的实际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繁琐的加工模式,大大减少了对人力的使用,充分提高了实际生产效率。不仅如此,通过机械自动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变的更加精准,能够很好的满足其高精度的实际生产目标。总之,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质的飞跃,由于相关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促使我国自动化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就针对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及制造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而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相关技术人员与学者提供参考,针对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其在对相应技术不断进行应用的同时,可以借用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与科学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确保实际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也希望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更快、更好。

[1]全建勋.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和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2]张俊昌,赵静,关仁杰.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探索[J].硅谷,2012(10).

[3]全建勋.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和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4]刘春芝.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9.

[5]郝宣渊.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纺织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为例[J].青春岁月,2013(12).

[6]马振华,李丹.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8(15).

[7]邰金华.机械设计工程数据类型及其管理技术分析[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0(06).

[8]刘小琴,续海峰.机械设计中的材料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9(03).

[9]史卫华.机械自动化技术核心及其制造模式探析[J].机电信息,2014(15):88-89.

曾利明(1961—),男,本科,讲师。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机械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基于CATIA现代信息手段的数控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调试机械臂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职业教育视角下数控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
探究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