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推荐阅读之于高校读者的价值

2014-12-22刘绍荣

创新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刘绍荣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050024)

数字时代推荐阅读之于高校读者的价值

刘绍荣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050024)

阅读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在大学里重要的一课。数字时代阅读的方式随信息技术发生嬗变。推荐阅读不仅是引导学生读什么,还要注重怎样读,在校园里创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和环境,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推荐阅读;图书馆;数字时代

1 阅读的价值

阅读的价值在于改变人生,发展人生,完善人生,开阔视野,发展自我,提高人文素养。这些仿佛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求学过程老师不断絮叨的言语。但是不同阶段的阅读从内容到形式到对人生的影响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大学阶段的阅读,应该有目的、有兴趣、有方向,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完成大学教育的目标。

2 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

高校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但是,在整个社会都像上足发条高速运转的机器时,安静地念书好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学生从一入大学就包围在考证、考研、托福、找工作、做兼职奔波中,念书的时间基本都是应付考试,哪有时间再去浏览那些人类发展沉淀出来的文化精粹?很多学生大学四年读完,可能连提升一个人基本素养该读哪些书都不知道。从图书馆的角度看,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主要表现为:

2.1 青睐网络小说,冷落传统经典

武汉10多所高校曾进行以“大学生在读、想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为主题的综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课余时间有79%用于阅读各种教辅材料和考证过级资料,只有不到21%的时间用于阅读名人传记、武侠小说、散文小品、言情小说等读物,而且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法学、史学、伦理学、美学等类书籍大都遭到冷遇[1]。

这些现象在大学校园已经不是新鲜事。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余建忠认为,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值得教育者重视。他说“经典名著代表一种主流文化,博览群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有很多好处,读一本好书有时会改变人的一生。”早在几年前,教育部高教司已公布“指定大学生必读书目100种”,包括诸多中外名著,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红与黑》等。尽管如此,记者对高校阅读现象的调查结果是“根据记者的随机采访发现,不少受访大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很少或较少借阅此类名著,许多书是直到毕业时也只是听说过名字和作者[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与目前国内大学的教育方式有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大多传授给学生课本的知识,很少有教师引导或推荐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阅读,所以很多学生大学四年不知道哪些是“大学生必读”的图书。他们阅读仅凭着个人的兴趣和流行的读物。

2.2 阅读的功利性越来越浓

在各个高校图书馆的借阅记录中都可以看到对于专业图书借阅中,报考公务员和英语四级相关书籍呈“主流”的现象。在激烈的就业压力下,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是学生们无可奈何的事情。虽说为了通过考试,这种功利性的阅读无可非议,但是长期进行这种功利性的阅读,会导致读书热情的衰减,产生大批“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才。某高校负责人认为“读书热情能否提高与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容易引导大家一切‘向钱看’的财富排行榜之类的应该少宣传,感动中国、道德模范评选之类的应该大力提倡,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崇尚学习的大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热情和阅读质量[3]。”

功利性阅读的责任并不全怪学生,而是现实情况所致。所以高校图书馆中的引导阅读并不能从否定这种阅读的角度出发,而是要在“功利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寻求平衡点,让学生在不影响他们观念的情况下,接受正确的阅读方式。

2.3 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是:人们每天一睁眼,就被“信息污染”包围,始终处于“被阅读”、“被轰炸”的状态。书店里坐卧横斜人满为患,地铁里嘻哈一族捧着PSP、手机看小说,读书网站的崛起标志着网络阅读财源滚滚,出版界为Kindle、电纸书而疯狂,手机报正在兴起,3G厂商也已推出多媒体阅读概念,未被电视媒体终结的印刷王朝,几乎已经无法在数码网络时代继续苟延残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获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那些抨击浅阅读、功利阅读的同时,也要关注它的另一面。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无法阻挡技术发展的步伐,更无法阻挡紧跟时代步伐的年轻人。他们的时间已经被网络填充、被即时通讯的各种技术占有,哪有时间和精力再像古人那样手捧书卷,闲庭散步啊?所以与其花费精力去宣传传统的阅读观念,不如用现代技术手段升华传统的阅读方式、推荐方式和引导方式。

数值时代的阅读早已不局限在书本上了,有人说“现在什么知识博客里都有,什么新闻网上都是最新的,什么书网上都能下载,什么歌曲网上都能听,什么山川气象网上都能饱览”确实,网络书店、网络小说、博客、新闻等等,只要纸本有的内容,网上基本都能找到。就连各大报纸,在出纸本的同时,也有电子版发布。更不用说科技期刊了。看看沉睡在书架的科技期刊,就明白现代人们的阅读已经大大改变,阅读的概念早已不是原来“手捧书本”的意义了。

为了更方便地替代电脑的携带不便,手机阅读、电子纸、汉王、KINDLE等多种多样的阅读终端蜂拥而来,软件紧跟其后,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方便。阅读已经嬗变,推荐阅读、引导阅读也要随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3 数字时代高校推荐阅读的方式

推荐书目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中占据重要位置,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早的推荐书目是敦煌发现的《杂钞》(伯2171号卷子),为当时的读书人列出了一份包括《史记》、《三国志》、《春秋》等25种文献在内的书目清单[4],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大师荐书的记录,不同时代的大师荐书都对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当今高校中同样也有大学生必读百本书、专家荐书等推荐阅读的活动。但是今天的推荐书目已经远没有曾经的影响。因为学生走进图书馆借书的机会在减少,读书的时间在减少,那么推荐阅读该如何做才能适合现在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

3.1 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应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横向综合知识三部分组成[5]。其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常规的课程学习取得,而横向综合知识是指与所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拓宽学生对边缘学科知识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应认识到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大学生以及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在导读工作中应对学生的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范围等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3.2 鼓励专业教师和专家学者参与大学生的导读工作

高校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对专业的深刻认识,教师参与导读工作,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技能传授给大学生;另一方面会推荐更合适的读物给学生。他们推荐的图书能够与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紧密相连,而且他们最了解阅读哪些书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另外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关键,言传身教的作用效果比仅仅是图书馆员的推荐要好得多。图书馆要利用特有的人文环境和技术设备,架起教师引导和学生阅读的桥梁。吸引他们到图书馆中,以多种方式交流阅读,参与图书馆的阅读活动,起到促进校园阅读文化的作用。

3.3 搭建交流平台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从纸本过渡到网上,那么图书馆的推荐阅读工作也应该有相应的手段。例如许多高校都引进了类似BLACKBOARD这样的教学软件平台,目的就是适应现在学生多利用网络学习的行为模式。图书馆的推荐阅读活动完全可以与这些教学平台相链接,把传统的推荐书目方式移植到网络平台上。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对推荐书目的方式进行改进。如根据学科分类,对不同的专业或课程推荐不同的读物,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把推荐的图书直接链接电子版。这样学生看到书目,就能直接在网上点击阅读,不用再花时间跑到图书馆借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率。而且也不会因为复本量小而存在借不到的现象。

3.4 利用知识聚类,自动推荐

网络阅读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通过阅读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以电子时代的推荐阅读除了直接链接电子版外,还可以利用的历史点击数据,对阅读进行聚类推荐。如对已经读过此书的读者还读过哪些书进行推荐,对相关内容的图书进行推荐,对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图书进行推荐等等方式。让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相互影响,这种推荐方式是传统推荐阅读方式无法做到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合理、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3.5 开展多种形式的推荐阅读活动

高校图书馆推荐阅读并不是只把书单列出来就万事大吉,更需要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拓展导读功能,运用宣传、评价、等多种方式向学生推荐好书、新书,举办读书会、新书介绍、名著欣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有意识地积累知识、获取知识,建立合理的个人知识库。

3.5.1 多元化阅读的推广方式:近几年高校图书馆逐渐注重阅读的推广,新颖的推荐阅读方式层出不穷,例如有高校图书馆开创的“立体阅读”,就是让学生以更直观性的方式,从多种角度理解该类知识,激发学习、探索知识的兴趣。还有许多高校图书馆定时公布读者阅读排行榜,来促进阅读。还并定期选出“阅读明星”,让他们在学生中加强影响。也有图书馆根据本校读者群体的特点,建立专业的读书推荐网站,并建立读书交流平台,让学生相互传递阅读的感受,以此来影响大家阅读。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会在世界读书日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来提高高校阅读的力度。

3.5.2 利用学生社团,推广阅读。学生社团在学校中的影响非常大,也非常活跃。目前高校图书馆中有些已经开始与他们合作,并且许多高校都有“读者协会”。通过学生社团的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效果非常好。例如有些读者协会办有自己的刊物,自己的网站、博客,以多种方式推广、推荐阅读。

4 结论

推荐阅读对于高校读者的价值,不仅仅是多读几本书,也不是浓厚学校的文化氛围,而是教育最终目标的需求。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杜威说过,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超越自我”,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手段要从拓宽知识、开阔眼界入手,这些都需要学生阅读大量前人的成果,所以阅读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荐阅读的是在引领学生科学、正确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世界观,是大学阶段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

[1]李临玲.从大学生阅读现状谈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6):67-69.

[2]http://edu.sina.com.cn/l/2010-01-15/1906184169.shtml.

[3]http://data.icxo.com/htmlnews/2009/05/25/1383984.htm.

[4]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31-132.

[5]黄润芬.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86-88.

G250

A

1671-0037(2014)01-44-2

2013年11月29日。

河北师范大学校内重点课题《learningcommons空间功能与服务模式研究》项目成果之一,基金编号:S2012Z10。

刘绍荣(1968.11-),本科,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书馆学。

猜你喜欢

读书图书馆大学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图书馆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