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功夫熊猫》中的跨文化传播

2014-12-22卢祎

创新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功夫熊猫功夫熊猫

卢祎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浅谈《功夫熊猫》中的跨文化传播

卢祎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两次成功的打入国际市场,在中国市场更是取得了相当好的票房成绩。从《功夫熊猫》中能看出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从中看出它着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发掘、使用,并且探索如何同流行文化相结合。通过对《功夫熊猫》的个案例的研究,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中,获得了世界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功夫熊猫;中国元素;跨文化传播;文化身份;互文本性

1 引言

早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领域就已经出现了全球化的理念,随之政治全球一体化也加快了步伐,媒体就变成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传播渠道,我国的电影始终受某种宣传形态所约束着,国际视野不开阔,直到20世纪80年代时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在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作为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开始研究跨文化研究初始在20世纪80年代。早在198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胡文仲就出版了有关讨论跨文化传播的书籍并撰写了论文,从那以后它一直是外语界与学术界的焦点人物。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从此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跨文化传播,都是这些国内外的研究为我们创造的珍贵价值。

2 《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背景及现状

2008年美国梦工厂拍摄的一部名叫《功夫熊猫》的动画片上映了,此片运用对成人励志故事的讲述手段,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形象的将《功夫熊猫》的卡通形象塑造出来。如今,在思考全球化和行动本土化的背景下,《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中最具典型的例子之一。

2.1《功夫熊猫》跨文化传播的背景

电影《功夫熊猫》的票房收入不但很高,而且还被世界的各个地方普遍的传播,能带来这样的效果,完全归功于先进的媒介技术与传播的全球化。传播内容作为传播媒介的改革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电子、语言、印刷以及文字的传播是现在人们传播活动四种传播媒介,它们是并存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给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更多的选择条件。

2.2《功夫熊猫》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近些年来,电影慢慢的变成一种产业,它还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利益的主要来源。而电影也不单单只作用于原先的记录功能,商业运作功能起到主导作用,输出美国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是美国电影的主要目的,因此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个地方的一种文化。

《功夫熊猫》是由东西方文化结合产生的,即将西方的个人幻想实现了,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功夫熊猫1》是中国所引进的最具有价值的动画电影其中之一。而随着《功夫熊猫2》的上映,又一次的惊动了全世界。帅气的动作设计,可爱的形象设计,诙谐的语言设计,一部高质量的好莱坞动画。创作人员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它的背景音乐,背景建筑都很中国,师傅的说话内容、语气和神态都非常符合华语动作片中高手的设定,但同时别的角色又很有好莱坞的特色,总之,将中西方文化和习惯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

3 《功夫熊猫》的创作策略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具体应用

3.1 多元化主题的丰富内涵

富有多元化主题的丰富内涵的电影非常受欢迎,往往能够触及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功夫熊猫》也一样,能在屏幕上有效反映出现实中的问题。普遍人们会关注的热点,可以超越当代,也可以展现在未来。

在《功夫熊猫2》中,起初他们对那个笨手笨脚的熊猫都不很关注,但他自己努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直到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人们纷纷对它产生敬意。本部电影的背景情节是战争,从头到尾的武打场面,描述出世间正义,突出表现中国功夫,直到达成了统一中原的结局。

3.2 数字娱乐艺术的角度创新

《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两部电影先后上映,被广大观众强烈肯定。为什么这两部电影如此火爆,也归功于有效地对数字电影技术的应用。

尽管《功夫熊猫2》这部电影在视觉上能够给予观众强大的冲击,堪称完美,但在其他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思考。总的来说,我们有必要将《功夫熊猫2》这部动画电影的内容作以完美诠释,并进行全面分析。

4 《功夫熊猫》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市场价值及文化理论

4.1 中国元素在电影中引发的文化认同

《功夫熊猫》在全世界取得了叹为观止的成功。把电影跨文化的传播研究引入到中英文化界所研究的成果和文学的理论。细致地分析了《功夫熊猫》制作方面如何运用文化的认同和互文本性。

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孤独与寂寞,而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群体生活恰好能带来这些。《功夫熊猫》恰好让中国观众从影片里看见传统文化表现,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共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产生这种认同感的关键。

4.2 中国动漫电影产业链的整合打造

《功夫熊猫》被包装后在全国市场被广泛应用,迅速成为了国内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影片的刚刚开始,片中呈现了随处可见的四川元素。阿宝在宽窄巷子狂奔,在青城山下打斗,部分场景和现实极为相似,在影片之中极为显眼,即使在现实中,也能够找类似的场景。

5 《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5.1 积极探寻中西方文化的契合点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可以说文化是部分地域的,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在进行跨文化传播之前首先要清楚的容纳、认识多元化的世界文化。

李安作为一个较为成功的华人好莱坞亚裔导演。作为一个享受了国际声誉的华人导演。能够较好的将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在电影中很好地结合起来,拥有极致的语言的表达,受到了众多影评人的赞誉。

5.2 努力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成功转换

不断地学习知识是文化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国际交往性越来越频繁,产生了最宽泛的意义,日益增加的文化转换现象也是。文化的转换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认同,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对于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已经大大超越了精神上的追求。对于传统文化的漠然,对其发展产生的懈怠,显然不是一种很好地现象。若想让文化与文化之间进行融合,我们必须用和谐共同的理念去面对和重新认识文化。

5.3 力求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主题深入

跨文化交际,可以使跨宗族的国际化交际,将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是文化进行成功的跨越的前提。

要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是中国的电影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经之路,与其他的国家保持文化的交流与转换是必然的,我们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去探索,从而达到二者共同存在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面对困难必须保持对本国文化的一个独立性,使中国的文化一直保留自己的韵味。

[1]张世蓉.从电影《功夫熊猫》看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转换现象[J],绥化学院学报,2010(12):55-56.

[2]姜先行.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深圳的国际旅游软环境[J].特区经济,2006(2):45-46.

[3]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20.

[4]李政道.科学和艺术——一个硬币的两面[N].中国青年报,1999-6-10.

[5]秦元东.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层次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4):31.

[6]呼博.浅析艺术与科学的共性[J].社科纵横,2004(3):44-46.

[7]孙焕根.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学[D].河北大学,2010.

[8]李宏.科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背离[D].东北大学,2008.

[9]刘改琳.论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102-103.

J905

A

1671-0037(2014)11-122-2

卢祎(1985.3-),女,硕士研究生,助理教师,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功夫熊猫功夫熊猫
我爱“熊猫”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功夫熊猫》跨文化传播效应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