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风险控制

2014-12-22付红伟王永峰王小宾

创新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起重机械特种设备设备

付红伟 王永峰 王小宾

(新乡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河南 新乡 453000)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风险控制

付红伟 王永峰 王小宾

(新乡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河南 新乡 453000)

近年来,起重机械在使用中暴露了诸多安全管理问题,埋下了事故隐患,所以,加强起重机械的安全控制成为各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内容。本文针对起重机械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建议。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风险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已成为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施工机械。国家质检总局于2004年1月19日制定并公布了首批《特种设备目录》,起重机械作为机电类特种设备的成员,如今随着社会特种设备使用量逐年增多,建筑类起重机械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已成为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施工工具,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1 起重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起重机械通常具有庞大的结构和比较复杂的机构,工作高度高、活动幅度大、吊物形状多样、载荷多变、工作环境复杂、适用性强,作业中常需要多人配合且通过起重吊钩、吊笼取物装置,来对运移物料进行起升、下降或水平移动,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及使用起重机械时缺乏严格、科学的系统安全管理,致使操作时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责任单位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有些使用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起重机械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但安全职责不够明确,没有实际落实到专人专机操作管理;有的起重机械甚至没有完整的设备管理技术档案,也不具备安装、拆卸、维修与保养能力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大部分中小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都是易于操作的,造成部分工地人员的思想麻痹,认为谁都可以操作,缺少规范化;且工地工人的流动性太大,大部分一线人员都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为安全作业埋下了隐患。

起重机械在使用时,经常面临超时生产或超载使用,这导致设备不可避免的有老化、磨损、断裂的情况发生,有的已经达到报废的标准,可施工单位有时为了自身利益拒绝维修或更换新设备,这对操控者和设备都造成危险。

1.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操作人员作业时只顾着运行起重机械,没有注意保护系统的异常,致使不少起重机线路短路或零件保护装置缺失造成事故;平日施工忽略了对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为了图方便,使起重机长期处于开门走车现象;有些技术人员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和使用性能不熟悉,不能正确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状态,如操纵控制器后,过电流继电器动作常引起接触器线圈温升过高或动作缓慢。对于这样的小问题,不是查找其内因,只是一味地更换零件,不但造成了浪费,问题也始终得不到解决,反而更严重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前后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及时进行有效检测;另外违章作业现象也比较严重,如用其他导线代替熔断器,任意短接、拆除安全回路和安全装置等问题。施工现场临时存放一些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或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在堆放与搬运时操作不恰当,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危险;也有因施工人员的错误作业、防护不足,导致在对工程进行拆除、人工挖孔(井)及隧道凿进爆破时造成施工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

1.3 监督单位现场监管不利

目前,一些监督单位虽然参与了安全生产监管,但积极性不高,主动意识不强,如没有详细审核使用单位报送的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施工方案,查看是否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或在施工现场没有强力督促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整改等。部分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设备检查只是走过场,对那些关键地方没有进行特别监管;发现问题后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标准、规范”不熟悉,特别是对专业性较强的起重机械设备,找不出生产中的事故隐患。

2 起重机械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问题,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根据起重机设备的自身特性、施工环境、工程特点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具体如下:

2.1 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国家应加强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减少起重作业伤亡事故的发生。生产制造企业必须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健全质保体系,严格控制机械的原材料、钢结构的焊接、电气系统的设计以及电控元件的使用年限等,提高设备本身的质量。设备租赁企业应对主要结构性能损坏严重、无法修复、能耗高、经济效益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起重机械设备进行淘汰,保证提供的设备安全性。另外,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违反规定私自安装、拆卸起重机械设备。

2.2 强化技能培训

起重机械的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及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因此,员工在上岗前,一定要进行完整有效地上岗培训,严禁未经培训,无证上岗。企业应加强专业培训教育、提高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如通过取证培训、案例分析、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现场讲解等培训方式,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另外还需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以督促企业规范化施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施工效率。

2.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建立健全的起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需要维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根据机械的运行情况,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检查了解机械的技术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缺陷和隐患,有针对性地安排修理计划,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可靠的性能,保证设备安全的运转。另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操作人员应对机械进行日常清理,并重视对保护装置的安全使用,从而减少对设备及人身造成危害的隐患。

2.4 完善监管机制

根据建筑起重机械现行国家标准,企业单位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现场检验方法。起重机械在安装后,使用前都要制定现场检验规范和现场操作维护要求。组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整个公司起重机械的检查、监督、技术服务、管理指导工作,对公司各工程、项目在用起重机械管理拥有执法处理权等,有力保证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真正落实。首先,要加强对设备的监控,所有的起重机械必须经公司批准后才可使用,避免不具备使用条件的起重机械、租赁公司进入公司。其次,公司的起重机械安装验收方面,施行三方验收准用制,即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公司大型机械设备监督科复检合格和当地特检部门检测验收合格,一切合格后方可准用。再者设备监督人员一定要注意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操作是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宗旨,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一定要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做好起重机械的安全风险控制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起重机械的事故隐患,保证施工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

[1]杨巧萍,刘延雷.国内起重机事故统计分析与预防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11(2).

[2]齐凯,王新华,何成忠.大型起重机械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

[3]包海明.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现场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7).

[4]倪大进,吕嘉宾,吴祥生,王强.起重机械制造监检计算机辅助管理[J].起重运输机械.2007(9).

[5]苏宗万.预防起重机械发生机械故障的措施及建议[J].上海铁道科技.2012(1).

TH21

A

1671-0037(2014)11-93-2

付红伟(1968-),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起重机械检验与研究。

猜你喜欢

起重机械特种设备设备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极端天气条件下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探讨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专业化管理
调试新设备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基于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存在不足点及解决对策
冶金企业特种设备常见隐患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探讨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