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心一意促发展

2014-12-19刘素云徐友彦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工商淮安企业

刘素云+徐友彦

近日,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传来消息,“淮安红椒”、“圆绿”捆蹄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淮安工商系统扎扎实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系列成果之一。

今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密切联系地方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频频推出服务发展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放宽 创业之潮涌动

嘉士德贸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淮安这么宽松的投资环境、这么低位的准入门槛,这么高效的登记服务,让我们轻松地实现创业梦想,太令人高兴了。”原来,嘉士德是淮安贯彻新《公司法》后首批1元公司之一,与72户注册资本低于1万元的企业一样,享受了梦想实现的喜悦。

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场准入与监管制度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淮安工商局对市改的涉及61项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凡能够通过加强监管实现管理目的的,均予以取消。对19个行业保留前置项目,坚持压缩再压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数量。完善数据共享平台,提升数据服务功能,加快数据流转速度,强化监管问责力度,真正形成“谁监管、谁负责”的格局,使“宽进严管”的主题要求落实到位。

淮安工商局牵头拟定《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规定》,该规定结合市情,将市场主体住所按照有无产权证、城镇还是农村、房屋是否自有等情况进行分类要求,区分不同行业提出“负面清单式”登记条件,对一些条框限制实施了大胆突破,并严格禁止住宅房内从事各类生产加工、危险品(含烟花爆竹)经营、娱乐场所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以及噪音、油烟等影响居民日常起居生活的经营活动,力促社会和谐。创新性地提出“一址多照”,将住所的审查权限下放至基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园区管委会,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释放更多的场地资源,确保创业潮拥有广泛的基础。

同时,大力优化登记流程,加强网上登记“高速公路”建设,推广电子营业执照。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积极争取省工商局信息中心支持,加快四证联发窗口与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窗口的数据共享,将工商营业执照、质监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统一由四证联发窗口对外发放,形成“一窗受理、四证联发”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网上登记宣传,加快网上登记,提升网上登记占比率,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和机关行政成本。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通过网上登记提交材料,发放226份电子营业执照。全年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38173户,注册资本520.36亿元,同比增长52.49%和29.62%。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11190户,注册资本469.72亿元,同比增长70.14%和30.59%。新发展家庭农场595户,资金数额4.83亿元,全市家庭农场共计1133户,资金数额10.67亿元,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强劲,各项指标位列全省前列,新一轮创业大潮正在淮安大地上涌动。

帮扶 促转型升级

“在工商局帮扶注册为公司后,我感觉说话更有底气,经营规模也上了一个档次。”洪泽县厨友新能源发展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正贵自豪地说。原来,他此前是个体工商户,在业务洽谈、人员招聘等方面都曾暗暗地吃了不少亏,走访的工商人员得知情况后,提议他注册为资本金50万元的有限公司,并帮助完善登记材料。成为公司制企业法人的朱正贵体验到了升级所带来的机遇后,总不忘夸赞工商人员。

据了解,个体工商户前期发展很快,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停滞不前。要突破发展瓶颈,“个转企”是一条出路。“个转企”作为淮安工商系统提升经济发展层次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他们遵循“主体自愿、积极引导、依法规范”的原则,采取“一开一注”的登记方式,引导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依据法律法规升级为内资有限公司、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对一些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符合企业登记要求的,列为重点转型升级对象,努力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跟踪服务等特色服务。今年,共办理“个转企”169户,同比增长48.23%。

为帮助市场主体升级,淮安工商系统支持企业加冠名称、支持企业组建集团。凡是新办企业申冠“淮安”市级名称,享受“同城待遇”,不受注册资本数额限制,只要注册资本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名称可直接冠以“淮安”或“淮安市”名。同时,积极帮助本地企业加冠“江苏省”企业名称、申报不冠行政区划的全国性企业名称。

为扶持中小企业上市,今年工商部门加大帮扶力度,推行专人“一对一”负责制举措。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企业了解对接推荐机构,多次与上海方面对接,专程陪同企业赴上海股交中心考察学习;全面贯彻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工商法律法规咨询等工商业务无偿代理服务,简化登记环节,缩短登记时限,特事特办,及时跟进,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先后帮助30多户上市后备企业办理了变更手续。

6月10日,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广告企业;11月26日,设立在淮安广告园的淮安御传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成功挂牌上市,促进了淮安企业的提档升级。

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淮安工商局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鼓励运用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等进行融资,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江苏正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册资本500万元。4月份,该公司自韩国新引进一套机器设备,准备该设备抵押银行,在评估设备价值时遇到难题,工商人员多次多方协调,并在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企业成功获得了贷款。

至11月底,全市工商系统办理动产抵押468件,帮助企业融资34.6亿元,办理股权出质登记73件,担保金额110.1亿元,较好地化解了企业的发展难题。

聚焦 添发展后劲

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直是淮安工商部门注重探索的课题,他们在商标品牌战略、培育保护区域公共品牌等方面悉心指导、积极实践。

5月28日,淮安工商局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商标战略暨“护航品牌”推进会,通报去年的商标战略实施情况,签署2014年商标战略实施工作责任状;召开多场新《商标法》培训会,分别向全市驰(著)名商标企业负责人及市直各类市场主办方宣传商标品牌的战略意义,营造浓厚的品牌创建氛围。

加强“护航品牌”行动,按照“重点关注、梯级培育、分类发展、梯次推进”的商标发展策略,推动全市以名人、名景、名著、名镇、名菜等资源为重点发展区域公共品牌,特别对有公众影响力的品牌资源进行保护性商标注册。

前不久,淮安工商局得到消息,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审查“淮扬菜”的集体商标时,发现该商标图案与淮安其他企业的商标图案近似,打算驳回该商标。该局立即联系了相关审查人员,一方面通过沟通请求暂缓相关驳回流程,另一方面立即安排人员梳理排查了相关近似图案,动员关联企业到事务所办理转让、变更等手续。在市工商部门的协助下,淮扬菜集团公司在2天之内就办理了相关变更登记20多件,为集体商标的申报注册扫清了障碍。目前,所有的转让及变更手续已全部提供国家工商总局并被受理。淮扬菜协会非常感谢,表示工商部门服务企业尽职尽责,主动作为,为“淮扬菜”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目前,市工商部门已指导企业、协会在餐饮、食品加工等类别上申报“淮月楼”、“宴花楼”、“玉淮轩”等商标77件,对“淮扬人家”、“清溪阁”等10余件被抢注商标提出撤销申请。

全市工商系统不断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先后帮助“圆绿”捆蹄、“淮安红椒”两件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并获得认定,推荐“荷盛”、“金华辰”等30件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持续加大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力度,“淮阴西瓜”等23件地理标志商标成功获批。全市地理标志商标数量达69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该局还将异地维权作为保护商标专用、促进本地企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先后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27件、商标侵权案件36件,净化了市场环境,为本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淮安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彪说:“不论体制如何调整,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责不会改变,服务企业的力度不会减弱。”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商淮安企业
朱俊
How should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rans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游淮安府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Children I Met In Brisbane H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