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五虎蓝盾 保海港平安
—— 青岛港公安局消防中队巡礼

2014-12-17陈栋伟陈业峰

水上消防 2014年2期
关键词:青岛港港区中队

■ 陈 勇 陈栋伟 陈业峰 邢 军

青岛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现设有五个消防中队,主要担负青岛港大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及所属水域的消防监督、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职责。第一中队设在青岛港大港区,第二中队设在黄岛油港区,第三、四中队分别设在“青港消1”轮和“青港消2”轮上,第五中队设在黄岛前湾港区。

为给青岛港筑起消防平安坚实屏障,五个中队,磨锋锻刃,打造铁军;为树立交通公安良好形象,五个中队,立足港口,忠诚履职;为降服火魔,在历次重特大灭火战斗中,五个中队,恰如五只下山猛虎,虎虎生威,勇往直前,英勇无畏,屡建奇功。五个中队经过多年发展,在水上消防事业中,已经形成各自的独特的风格,堪称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各具特色,各有绝招。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各中队选拔精英,组建起以抢险救援为主要职责的蓝盾救援队,大大增强了青岛港在抢险救援特别是特殊情况下的突击突破能力。

消防一中队:猛虎之胆 根系海港 有胆有识

消防一中队历史悠久,是青岛港消防事业的起源,是青岛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发展的见证者。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那时为了港口防火工作需要,港务局将港警队改制成立消防班,只有13名消防员,全部家当只有1辆人力木轮车、6节消防水带、1支水枪、2把斧子和2根消防钩。虽然现在看来显得比较简陋,但在当时港口旧、码头小、船舶少、货场拥挤的条件下,这支队伍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消防班的成立是一座里程碑,预示着水上消防事业在青岛港这片沃土上扎根发芽,直至枝繁叶茂。

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这支队伍也在不断壮大,1970年由消防班升格为大港消防队,有18名消防员,1部消防车;1979年又升格为青岛港公安局消防大队第一中队。此后,这支队伍人员不断增加,装备不断更新,而今已成为一支拥有2个执勤点、50余名消防员、4部现代化消防车、各类灭火抢险救援器材完备的消防队伍。

这支队伍见证了历史,这支队伍也创造了历史。在60年的灭火作战中,他们从早期的棉麻糖火灾,到后来的“大庆13”、“华海1号”、“新晨光66”轮等海上船舶恶性事故;从早期凭借简陋的工具,与火魔近乎赤手空拳的肉搏,到现在运用先进的装备,实施科学灭火救援;从早期凭借一腔热血,杀向火场,到现在的不断摸索创新有效战术,练就扎实本领。虽说人员在更迭,装备在更新,技术在提高,条件在改善,但那第一代消防人留下的面对烈火浓烟无惧无畏的精神,一直没有改变,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恰如猛虎之胆魄,威慑火魔。

一中队作为五个中队的“老大哥”,以其多年形成的沉稳持重的性格,守卫着青岛港老港区,给人的感觉踏实放心。近几年来,他们在保证执勤备战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交通公安“坚定忠诚、服务发展”核心价值观指导队伍发展,把“忠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服务”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积极与辖区企业、驻港部队、社会单位加强共建,开展公益宣传,提供消防服务,受到多方好评。他们与海军某部建立联勤联动方案,定期协同部队开展消防培训演习,曾被央视报道,在海军建军60周年大型保卫活动中,从对军港码头的预案演练、消防检查,到全局参战人员的后勤保障,无不精心组织,全面周到;他们同公交队、学校等结成共建单位,积极开展向乘客、学生宣传消防知识,开展应急疏散演习、举行消防中队开放日等消防服务,使更多的人主动了解消防、支持消防、参与消防,多次被青岛市评为“共建先进单位”,在社会树立了交通公安的良好形象。

消防二中队:猛虎之威 赴汤蹈火 摧城拔寨

在青岛港有句老话:青岛港安危,油港系于一半。消防二中队就驻扎在青岛港黄岛油港区,常年担负着青岛港5座石油化工码头、超过100万m3的各类储罐群及年吞吐量超6 000万 t 的消防安保任务。也正是因为深知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勤学苦练,科学实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他们敢打敢拼,忠诚履职,于危难险急中显身手;他们无惧无畏,舍生忘死,在灭火战斗中捍卫忠诚,在狂暴肆虐的浓烟烈火中,打出了港口公安虎入狼群般的凛凛威风。

这支队伍经历过数十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1989年8月12日,胜利输油公司黄岛老罐区油罐爆炸,引发恶性火灾。9:55时一声爆炸,驻地就在附近的消防二中队迅速拉响警报,不到5 min就赶到现场,成为除该油库所属消防队外的第一支增援力量。在这场历经104 h的战斗中,中队全体成员勇猛顽强,不管是多次油罐爆炸,还是流淌火冲击阻击阵地,他们始终坚守在灭火一线,有效防止了火势向油码头蔓延,保卫了油港的安全。战斗中,中队长杨永壮烈牺牲,年仅32岁。凤凰在浴火中涅槃,烈士在浴火中永生。烈士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在每一名中队成员身上传承,发扬广大。除杨永烈士被公安部追授全国一级英雄模范、灭火勇士荣誉称号外,二中队还涌现出众多功臣模范,消防二中队还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等多次集体表彰和荣誉。这个英雄集体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忠诚、荣誉和铮铮誓言。

这是一支专业性非常强的铁军中队。中队不仅管理着4部消防车及相关装备,还担负油港区域的消防泵房操作维护以及辖区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职责。面对当前石化装卸运输新货种、新工艺的快速发展,他们坚持科学施训,突出特色练兵,不断加强消防指战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在历次业务尖子选拔中,二中队入选的最多,有多名指战员因业务突出获得青岛港员工品牌,中队曾荣获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授予的“专职消防队伍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中队”称号。威风凛凛不仅是他们面对火魔时的意志表现,更是他们精气神的体现。

消防三、四中队:猛虎之翼 水上蛟龙 战功赫赫

消防船是水上灭火救援任务的主战装备。“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消防船正如一双翅膀,把我们港航消防战士变为水上守护神。有了它,消防指战员才能够驰骋水上,在港池、锚地、航道、激流中冲向遇险船舶;有了它,消防指战员才能够发挥本领,从外围冷却,到登船内攻,一次次完成船舶火灾扑救;有了它,消防指战员才能够突出特色,完成各项水上抢险救援、消防保卫任务,使水上消防成为交通公安最具特色的重点业务之一。

消防三、四中队作为消防船中队,承担着青岛海上灭火抢险、港口危险品船舶装卸的监护和港口安全保卫等任务。在多年的灭火作战中,两艘消防船立下了赫赫战功。曾在“华海1号”油轮爆炸以及“北拖710”轮、“新基轮”、“鲁丰轮”、“阳泉轮”、“衡水轮”、“新晨光66轮”等20余次重、特大海上船舶灭火战斗中担负主攻任务,在“8·12黄岛油库大火”中担负向陆地供水、营救被困人员等任务,荣获公安“集体二等功”,并多次记功嘉奖。2013年2月14日,两艘船舶夜航70 n mile,连续奋战26 h,成功将朝鲜籍货船“华衫”轮的大火扑灭,并搜救出遇难船员,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领导为此专门作了批示。时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对参战民警表示了慰问,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批示中特别指出:“关键时刻,青岛港公安局坚决果断,表现出色,为我国公安赢得了荣誉,予以表彰!”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根据政府有关部署,联合北海舰队、海事、海监、救捞等部门,完成了数十次海上搜救抢险演练任务,并作为海上主要灭火力量,参加了“奥运帆船赛”、“海军建军60周年庆典”、“克利伯”、“沃尔沃”国际帆船比赛以及大型海上焰火燃放等各种重要庆典、赛事的安保任务数十次,多次受到政府和部队的表彰。

“青港消1”轮和“青港消2”轮分别于1977年和1985年到青岛港参加执勤备战,论船龄都已步入高龄。但两个海上中队的兄弟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自己所在的船舶,每天不厌其烦地检查机械状况,及时不间断地维护保养,每遇上坞大修更是抓住宝贵机遇,加班加点地对船舶平时难以修到的精密仪器进行调试,或会同船厂技术人员对摸不清、拿不准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排查整治,使自己的战船时刻处于最佳状态。两艘消防船多次获得青岛港“华铜海”式先进集体、省海员工会设备管理“优秀船舶”等荣誉称号。近年,青岛港集团又针对10万 t 级以上船舶普遍的现状,斥巨资,对两艘船内部主要动力系统进行了更新,使船舶扑救能力焕发了新的青春。虎老雄心在,虽然战船服役时间已经很长,老而弥坚,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战术更加犀利,力量更加充足,坚守海上阵地,志向不移。

消防五中队:猛虎之风 人才基地 虎虎生威

消防五中队是最年轻的中队,在20世纪90年代随青岛前湾港区的兴建而组建。其管辖的前湾港区有中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冷藏箱进出口港,拥有中国沿海港口现代化的煤码头、20万t矿石码头、大型集装箱船舶码头等,吞吐量占整个青岛港的80 %,是青岛港装卸作业的主要港区。港区内大型机械林立,集装箱、矿石车辆密集,并设有危险品化学堆场、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五中队人员整齐,装备完善,拥有32 m高喷消防车1部、水罐车4部、应急救援车1部,并配有多种危化品应急抢险装备。由于五中队面对环境的复杂,他们的训练场地、器材也是最为完备先进的。这些年来,中队不仅设置了训练塔、板障、独木桥等常规训练装备,而且还配备了危化品处置、攀岩、高空横渡救人、绳索救人、地震救援、深井救人等特殊救援训练器材。鉴于此,支队组织诸如新兵集训、尖兵集训、队列集训以及救援队训练等封闭性训练,都安排在五中队训练场地,因此,五中队也有了“新兵摇篮”、“尖兵熔炉”、“教导队”等别称。

每次走入五中队的训练场,即便天不刮风,亦会感受到这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们带动的阵阵烈风,正所谓虎啸风驰。练技能,队员们或疾奔、或飞跃、或攀爬、或负重、或操持器械,动作刚劲有力,技巧灵活敏捷,感劲风扑面;练队列,走正步,队员们严肃紧绷,腰杆挺直,怒目圆睁,偌大场地,几十壮汉,却只闻一动一令的口令声、整齐砸地的脚步声、齐擦衣襟的摆臂声,场面庄重肃穆,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练新兵,军姿、队列、拉歌、水带、拉梯、原地着装,一群菜鸟正在成长,消防战士的虎贲之气渐渐养成,幼虎出行亦有风。

自1993年起,消防支队招募的新兵均在五中队参加集训,每个新兵要在这里集训3个月,完成从懵懂少年到消防战士的初步转变后,分配到中队。可以说五中队为各中队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在五中队集训出的队列方队,整齐威武、雄壮有力,在青岛市小有名气,参加过多届市公安局运动会开幕式警徽方队,青岛港集团以及辖区公司举行的运动会,以及老年人运动会,都会请这支方队去担任国旗队、彩旗队等,也因此,为港口公安在社会和港口赢得了不少好评。特别是,在这个训练场上,曾经训练过多支尖兵集训队,这些集训队中有曾在2006年第一届交通公安消防技术比武中勇夺团体第一的“永卫团队”,也有在山东省消防铁军技术比武专职组比赛中一举囊括全部4个冠军的“冠军团队”;还有在青岛市安监局专职消防队伍救援技能大比武中,荣获4个比武项目的3个第一名和一个第二名好成绩的“精英队伍”,正是这种虎虎生风的训练劲头,造就了五中队独特的气质。

蓝盾救援特勤队:猛虎之魄 精英摇篮 锐不可当

近年来,消防队伍除了担负火灾扑救任务外,应急抢险救援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由于应急抢险项目繁多、专业性强,对施救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高,为此,2012年9月,青岛港公安局决定打造一支以抢险救援为主要业务的专业抢险救援队,并从五个中队中抽调出16名精兵强将,搭台组建,命名为“蓝盾”救援特勤队。“蓝”代表平安、沉稳、永恒,象征着蔚蓝色港口城市青岛;“盾”代表守护平安,保驾护航。这是青岛港公安局有史以来组建的第一支集灭火、抢险、救援等任务于一体的应急特勤队伍,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每名成员必须经过交通事故救援、水上救援、高空救援、索道救援、地震救援等科目的训练,才能达到基本合格要求。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蓝盾”首先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封闭训练。队员们虽然来自不同中队,但在训练中却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共同研究,相互提高,他们在参阅大量有关消防理论资料、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挑战极限,付出了巨大艰辛和努力,练出“勇攀高峰”、“高空打靶”、“攀岩横渡”、“高空救人”等应急救援专业技能。

“蓝盾”是一支云集精英的队伍,又是一支不断研究创新救援理论和技能的队伍,更是一个教官学校,将技能和本领广泛推广传播。因为“蓝盾”的定位是:平时各自在本中队执勤,有需要时,组队展开救援。蓝盾队员在完成集训,达到专业救援队员要求后,就返回各自中队,并组建特勤班,将各自学到的技能和心得体会传授给本队的队员,着力体现了“传帮带”的光荣传统,这样既可使更多的人掌握消防应急技能,同时又丰富了整个消防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当然,“蓝盾”才刚刚起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在人员管理、运行模式、训练培训、抢险出动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对它的成长,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交通运输部公安局李国平局长、吴建平副局长等领导多次到救援队指导慰问,给队员们鼓劲加油,并为“蓝盾”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

尾声:明天更美好

随着青岛港的发展,港口消防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而今,青岛港的南港区、董家口港区投产在即,为保卫该港区消防安全而专设的第六、七、八中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筹备阶段,相信这些中队的加入,必将使青岛港水上消防事业前景更加广阔,必将为交通公安消防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青岛港港区中队
我热爱的中队
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我爱我的中队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