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菂:为创业者的“乌托邦”疯狂

2014-12-17吴炜

中关村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乌托邦车库公寓

吴炜

“哇靠,今天我的朋友圈一大早就被刷屏了!”10月28日傍晚,苏菂用貌似抱怨的语句对本刊记者说,实则难抑喜色。

他身材微胖,一笑起来全身舒展开来,传递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这次,朋友们纷纷转发的是小米雷军投资YOU+国际青年公寓的新闻。也有不少朋友发来微信,表示祝贺或者询问更多的信息。作为YOU+公寓的联合创始人及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又一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心。

这一次,他带着新的梦想而来。“我们要打造一个乌托邦乐园。”他说。

不疯魔不成活

这段时间,苏菂三天两头要出差。他和他创业伙伴刘洋、刘昕等,正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到处搜寻3000-10000平米的独栋楼,“长期租用,多多益善”……

北京YOU+创业公寓有两栋正在动工,一座在苏州桥,一座在上地。在苏州桥的面积有12000平方米,将作为YOU+创业公寓的总部。而在北京之外,上海和广州的创业公寓项目也在热气腾腾的推进中。苏菂要不断来往于几个城市。除此之外,作为北京创投圈的一个名人,他也被全国各地的各种创业活动所邀请。

苏菂看上去挺会享受,能半躺着说话,恐怕就不会站着说话。但一说起YOU+创业公寓,他就会两眼放光,激灵起来。“我们要逆天了。苏州桥的创业公寓有万兆宽带接入,思科网真网络高清会议系统,各种娱乐设备,可以烧烤,还有几万块一台的奥运级跑步机设施……。”苏菂带点磁性的浑厚嗓音回荡在房间里。甚至,他透露,在苏州桥的公寓,还有篮球场的配套。

但这不是建一两栋楼的问题。苏菂说,YOU+的计划是今年开建10栋公寓,明年100栋,然后7年以后,……也许是个逆天的数字!

这个设想甚至让他自己也心惊肉跳。如果说苏菂以前的主要活动范围是800平方米的车库咖啡,那么现在他的活动范围将成千倍上万倍地扩大。YOU+将让大量的创业人才不仅工作在一起,而且住在一起。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给这个庞大的计划定性,但有迹象显示,他和YOU+的其他几位创始人将一起打造一个系统,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内部,一切可以互联、共享,并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跨越地域的阻隔。

“逆天”和“疯狂”成为苏菂最近几个月里微信日记常出现的单词。

2014年7月6日,苏菂在微信里写下了“3年来,唯有这件事让我疯狂”。

7月15日,他继续写道:“一起疯狂地玩着做事业”。

7月19下午,他提及自己“每天都在兴奋中度过。”

7月24日凌晨,他在持续的“作战”后,可能觉得自己过于兴奋了,于是在日记中警戒自己:“最近太鸡血了……得调整下状态。”

9月18日,投资已经有了进展,他说:“一个疯狂的团队碰到疯狂的投资者……”

10月11日,他在朋友圈宣告:“一个逆天的团队即将组成。”

11月27日凌晨,他在贵阳刚喝完小酒,不忘留个言“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增进年轻人的生活幸福感是you+的使命,狂热地热爱这个事业。”

……

社区、社区!

“我们要把全国的创业资源汇聚,连成一个网,信息和思想就能流动起来。”苏菂说。

刘洋和刘昕等在两年前创立的广州YOU+国际青年公寓其实就是一个带有乌托邦形式的社区试验。它的电子门禁系统设计得饶有趣味,比如被设置在邮筒里,或设置在挂在墙上的印刷机转轮上。门禁将公寓与外界隔离开来,塑造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内部布置也很别致。底下有大厅,有花园,楼顶可以烧烤。房间都是LOFT格局,主要用来休息和睡觉。每个房间都可以个性化布置。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比如吃饺子可以在走廊上,大家各自搬出凳子,摆个长桌,就成了宴席。想吃火锅,在群里发一个声音,往往一帮人就可以很快聚拢起来,结束后AA制一算账就可以了。

毫无疑问,YOU+的整体设置体现了创办人的才情和匠心。除了外在的设计,里面的一些制度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州YOU+借助网络等手段,实行了对用户本身的筛选和对房客的社交KPI考核。YOU+规定了三不租:45岁以上的不租、带小孩的不租、不爱交朋友的不租;并采取各种方法鼓励住户之间相互交流,那些社交指数过低的可能会被“末位淘汰”。它可能是当前中国城市长租公寓里社交化元素最多的公寓。

社交KPI考核有点和网络论坛的积分系统相似。可以相互映照的是,现在YOU+还请了DISCUZ创始人戴志康做产品顾问。

正在打造过程中的YOU+创业公寓是兼顾居住和工作的社区,它也是一个“平台”。目前互联网界有个平台商业模式的提法,其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它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密规范和机制系统,能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之间互动,达成平台企业的愿景。像腾讯、阿里巴巴等,都可以算是超级的平台型公司。

YOU+首先是个实体的平台,将来会不会取得像互联网平台那样的惊人效果,还有待考验。但正如百度总裁张亚勤说的,接下去的30年将是互联网物理化的过程。像YOU+这样的真实的社区有可能就是这种互联网“物理化”的先锋。

只要是平台,就可以嫁接各种想法。苏菂提出过一个做基金的思路:“每栋楼可以设立基金,每个人都能当LP。每天大家一块儿路演、一块儿听项目、投票。大家投票后获得的第一名的项目可以拿到投资。本栋公寓里的创业项目可以优先参加“众选”,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起,相互了解,大家众选出来的项目的靠谱程度就会比较大。

另外,苏菂还设想,YOU+可以搞一个理财基金,帮员工理财——估计是受到了余额宝之类的影响。

作为联合创始人和CTO,他将有可能给原来YOU+公寓带来更多的创业资源和互联网理念,并促成更多的配套支持。比如新布置的思科网真系统,可以让创业者的思想碰撞变得更加容易。“我们以店为核心,可以把思想碰撞搬到网络上来。我们在北京可以‘列席广州店开的创业交流会。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苏菂说。

从YOU+现有的表述,我们可以推测:他们想打造的一个需要准入资格的内部开放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将聚集中国一大批有创造力和有正能量的人,有情怀、有温暖,可以互帮互助,相互砥砺,成就每个人的梦想。

在硅谷,曾出现过类似彩虹公寓这样的创业者自发群租模式;在中国,则有类似正和岛、黑马会这样的线上线下结合的企业家或创业者社交化社区。只是,从来没有一个社区YOU+能那么大规模和系统化地让创业者或青年人住在一起,而且做成产业化。

正如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在《未来的社区》中所预见的,今后,人们的任务将会是创建一种前所未有的城市社区。这种城市社区应该是自由自愿的,并且也要为城市中的个人提供机会。YOU+可以看作是这样的尝试。

更深更长的梦

车库咖啡是苏菂的一个已经阶段性实现的梦。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咖啡馆已经有好几家了,但“社区”属性最强的,可能还是车库。苏菂称:车库咖啡只关注创业者这个群体。“初期我想建立创业和投资之间的扁平化交流,但做着做着,创业者之间的互助和那种精神更加打动了我,甚至远远比创投更重要。”

社区与一般的商业机构相比,目的性应该不是那么强。比如一般的网络论坛有各种专项区域,也有“灌水区”。社区应该是好玩的,需要被体验的,不容易被定性的。

在其俯身即视的创业大街开街以后,车库咖啡似乎没有改变其原来的氛围。大街上的黑马会、3W咖啡、言几又、Binggo咖啡等在装修方面显得后来居上,更加富丽堂皇。由于它们入口大多在临街的一层,进出更加方便,人流也显得熙熙攘攘。尤其是3W咖啡,时尚气派,墙上还挂了乔布斯等画像,年轻人扎堆而至,其间甚至夹杂着一些上自习的韩国留学生。而车库咖啡,大体保留了老样子。嗅觉灵敏的人,或许还能闻到一丝IT民工的汗味。

估计这种状况倒不违背苏菂的初衷。车库咖啡的相对隐蔽,恰好可以就屏蔽一些游客和情侣之类的人,让来这里的人群更加纯粹。“位置一定不能太明显,那样来的人就不纯了。”苏菂曾经这样说。

位置隐蔽,但精神却可以开放。和创业大街的一些其他创业咖啡馆不同,车库对进入的创业团队不挑选,算是没有门槛的孵化器,靠谱的团队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沉淀下来。

虽然鱼龙混杂,车库这几年还是涌现了不少成功的创业团队,例如风靡海内外的“魔漫相机”、最近备受瞩目的垂直类招聘网站“周伯通”、领军无人机领域的“极飞科技”、做颠覆性动画制作工具的“皮影客”、圆普通人影视梦的“微星辰”、拍三分钟创业视频的“一见”……此外,这里还是无人机送快递、比特币的开矿机、快递智能寄存柜等这些创意项目的策源地。

苏菂自己估算了一下,每年来到车库的创业者至少5万人、创者团队1000多个。车库咖啡成立3年多的时间里,孵化出的创业团队里已经有4个年收入过亿元人民币,有110多个创业团队在车库获得投资、70多个团队在车库完成团队组建,以及N个被并购案例。

不过,苏菂的胃口显然不止于这间咖啡馆。他在创办车库咖啡的第一年就想过做“创业者之家”旅社。来车库创业的人有不少人受到这个城市的交通和住房问题的困扰。一个极端的例子是车库创业者孟德——因为找房、租房太麻烦,他在附近的权金城洗浴中心办了一个5000元的会员卡,以平均每天30元的代价睡了一年那里的沙发(那里除了睡觉,还能洗浴,还包早餐和宵夜),白天则在车库创业。

但是,2012年的苏菂对旅店业并没有什么经验,他和附近一个开快捷酒店的朋友一合计,发现开这种旅社经济上不可行,有可能每年赔进去200多万,于是作罢。

苏菂是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最初的建议者和推动者之一,车库在无形中也推进了周边区域创业环境的变化。但当创业大街开始人头涌涌起来的时候,苏菂倒有点茫然了。原来的目标已经达成,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他还不知道。他说有段时间他有一定的“颓废”,失去了刚创业时的那种做事的激情。今年上半年,他参加了一个朋友的婚礼,看到朋友做企业已经一年有几个亿的销售额,还干劲十足,天南海北到处跑——那种生存状态对他触动挺大。他在寻找新的目标。

2014年5月13日,苏菂到广州参加雷雨资本的一个活动。在那里他见到了刘洋——广州YOU+国际青年公寓的董事长。两个人其实早就互相听说过,也十分赞赏对方的事业,所以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等到苏菂看了YOU+的实体之后,赞叹、钦佩之余,也感觉那么好一个大厅,白天空着太浪费了。他向刘洋提出:公寓白天可以用作工作,把大厅的桌椅拼成工位。

一个创业公寓的新概念产生了。两个人一拍即合。约一个月的时间,苏菂就成了YOU+的联合创始人。

“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苏菂这么认为,“创造的本质在于甄选!甄选出真正有建设性的联系。”

显然,创业公寓就是这种甄选的

结果。

由于苏菂的加入,YOU+有了新的可能性。原来的YOU+青年公寓的大厅更偏于社交和娱乐,而YOU+正在打造的创业公寓则加上了工作和创业孵化器的属性。

事实上,从全世界的高科技和创意产业来看,工作和娱乐、工作与生活的连接似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谷歌的不少办公场所就把工作和娱乐水乳交融,办公区域充满了设计感与科技化的装饰,还配备了躺椅、按摩床、洗浴区、健身房、游戏区、餐厅、零食区等设施。员工去吃饭,甚至可以通过封闭式滑梯从办公区“滑”往餐厅。

对于创意产业来说,放松的状态,更有助于激发创业者的奇思妙想,而放松后的专注则将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

苏菂的车库咖啡有一种散漫、粗放、大气的色彩,稍带一点理工男风格。而在广州的YOU+青年公寓,从已曝光的资料看,则显得更浪漫点,文艺范儿更多一点。

如果探讨未来创业公寓的文化,它可能是两种风格的融合,并有所创新。

一个有理想的“顽主”

2014年7月19日,苏菂在好友圈上向朋友们宣布:“去年我一直琢磨的蹲坑测体重的想法快要实现了……蹲前蹲后少半斤……每天被动称体重……还可以举行蹲坑出货量当日竞赛,哈哈哈哈哈哈。”——他描绘的是一个车库诞生的智能马桶项目。

许多北京土著具有语言天赋和天然的娱乐精神,苏菂也是一个比较“搞”的人。他在车库咖啡的角色,并不是一个严肃的创业导师,而更像一帮江湖聚义者中招呼大家喝酒的大哥。他善于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节氛围,讲述创业者的故事。

上次和朋友们出国的时候,朋友们带回来的是一些电子产品或服饰。苏菂带回来的是一块滑板。作为一个“玩家”,他常带领着车库的人参与各种活动,比如骑车去春游,比如去龙泉寺学禅。几个月前还请了400个车库的小伙伴一起到中国科技馆的IMAX影院看《变形金刚4》的零点首映。

猫扑和泡泡网曾是他最爱逛的社区,篮球、滑板则是他喜欢的运动——也是他目前对抗腰围渐长的一种手段,只是他现在越来越发现时间不够用,很少运动。各代游戏机他几乎都没拉下过。啤酒和烤串则是他和朋友聚会时的佳品。另据车库小伙伴孟德说,苏菂还喜欢K歌。

喜欢玩的人往往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有趣元素。孟德自己认为自己的故事平平,但苏菂却挖掘了他澡堂寄宿的戏剧性以及创新精神,并广为传播。

苏菂看人的眼光和别人不大一样,他对有着一些有奇思妙想但看似“不靠谱”的人并不会另眼相看,不仅包容,还常加以鼓励。 车库咖啡有一位“小画家”,童心未泯,曾经在视频节目“百万屌丝”中摘冠,又在“非你莫属”中折戟,举止另类,被人看作奇葩,但他是苏菂特别欣赏的一个年轻人。“6年了,他每天都坚持画一小时画,不论风吹雨打。”苏菂看到的是他身上的乐观劲和韧劲。

车库咖啡不挑团队,什么人进来都可以直接坐下,苏菂自己也不想设门槛,而且颇为得意于这种“有教无类”的现状:“这三年我见的奇葩是我这辈子见的最多的,在社会里都见不了这么多人。”他又补充了一句:“这么多有趣的人。”

对待奇葩式创业者的态度,苏菂也受过自己过去经历的影响。当年苏菂遇到刚创业的李想、茅侃侃、程炳皓时,也曾用疑虑的眼光看他们,但最后他们干出事情总会让他大吃一惊。

苏菂认为,不管现在创业者看起来靠不靠谱,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惊人的能量,你需要去尊重它。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在YOU+创业公寓,原来车库咖啡的创业氛围会有多大程度的延续,又有多大程度的调整?这将耐人寻味。记者的预估是它尽量保持面向草根的开放性,又有一个择优而选的过程。“有教无类”和精品化会达到一种平衡。

江湖“聚义”

YOU+正在招募管理团队,不断有人加入进来。有点“梁山泊聚义”的意思。

苏菂自认为YOU+核心团队对精神的追求是他见过的人中最棒的:刘洋卖车卖房做了第一个YOU+,杨辉(联合创始人之一)卖掉自己600平米的别墅,忍住自己旅游的梦想住在30平米的房子里。

负责YOU+互联网事业部的刘松,曾是DISCUZ和新浪的工程师,2012年来到车库咖啡创业。他的项目本已获得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却毅然地退掉投资加入YOU+。

嘉宁原是车库服务的一个团队的创始人,一个伦敦腔的雅思老师,已创业3年,做着雅思培训学校,年收入几百万元。有天晚上来找苏菂,说他不想自己创业了,想加入YOU+。苏菂说:“大哥,别吓我……”,他回了一句:“都三国演义了,我还卖什么猪肉啊……。”

即便如此,现在的团队还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的加入。苏菂每逢不错的人才还会见猎心喜。

笔者亲眼看到他拉人入伙的游说场面。

11月27日晚,8点左右,在北京的车库咖啡的左1会议室。苏菂开始是舒坦地斜躺在长沙发上,和来自广州的YOU+刘昕以及车库里的几个老朋友聊天。一切还显得颇为平静。

后来进来了一个朋友介绍的清华博士,他是来和苏菂谈合作的。这个博士的团队正在做的,是智能社区的积分和推荐系统——这正是YOU+要建设的创业社区的核心信息系统之一。

苏菂一下子来了精神,从沙发上端坐起,快速瞄了下那博士电脑中的几张PPT。显然,他觉得比较满意。接着他做的工作不是和他们谈合作的细节,而是说起YOU+公寓的激动人心的计划,试图“收编”这个博士团队。而谨慎而理性的博士并没有轻易点头,毕竟他代表的是一个团队。但看得出来,苏菂描绘远景的能力相当出色,博士已经有些被打动了。

“我觉得这套系统适合你们,因为……”,博士在推销自己的产品。

“不是你们,是‘咱们!”苏菂赶紧纠正他。

博士“哦”了一声,继续说。说着说着,又一次把YOU+公寓说成“你们”。

热情的苏菂又一次提:“不是‘你们,是‘咱们”。旁边的人也一起大笑。

结果第四次的时候,博士开始改口说“咱们这个项目”了。

苏菂一拍大腿,说,这就对了嘛。

会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继续下去。

乘风破浪

说起现在的创业公寓,正逢天时。国家正在倡导草根创业。李克强总理9月10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了一段诗一般的话:“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精神蔚然成风。”

他还直接指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鉴于中国的国情,领导一发话,下面一定闻风而动。创业公寓如果运行得好,就会像创业大街一样,顺势而长。

而中国城市青年的居住现状和务工人员的代际转换也给了创业公寓以机会。80、90后大多独身子女多,没有兄弟姐妹这样的伙伴。在这个社会上常有孤独感。社会上缺乏信任,房租压力又大,生活不稳定。每年800万大学毕业生,除了父母有钱买了房的,还有400万漂流在城市各个角落,追寻着自我的梦想。

苏菂参与做创业公寓,还有地利之便。他可以为YOU+项目输送北京和中关村的各种创新资源。反过来,中关村可以借助YOU+,将项目和技术辐射全国。

YOU+也做到了“人和”。刘洋和刘昕等开创的原有的品牌对都市游子有杀伤力。而苏菂已经在创业圈树立了品牌。在北京,微软、思科、小米等各种大公司以及大部分风投机构都和他有或深或浅的联系。因为他的存在,创业公寓的想象空间就显得更大、创业属性会更强。而且,具备资金和政策能力的政府部门和苏菂也有着良性的沟通渠道,苏菂可以帮助创业团队和创业公寓等争取到来自政府的扶持政策。在车库咖啡,政府就已经为驻扎在那里的创业者注册企业提供了快捷通道。车库咖啡还和北京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提供专门针对创业团队的无抵押贷款。

政府的关注不仅来自当地,也来自全国。几乎全国各地方的官员都到访过车库咖啡,这几乎成了车库每天的常态。这种现象在过往的中国并不常见。政府官员纷纷来到一家小小的草根咖啡馆,不见传统中居高临下的架子,而是带着好奇和学习新生事物的姿态。苏菂有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地和各级官员讲述互联网经济和车库咖啡的故事。借由此,苏菂可帮助YOU+建立全国的影响力。

雷军的投资,也让这个事业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有人猜测,鉴于小米科技正在智能家居领域进行扩展,YOU+一楼的大厅正好可以成为小米将来智能家居产品的展示和试用地。作为创业者聚集的社区,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和建设性意见就可能为小米科技所用。

YOU+ CEO刘昕曾说:“YOU+ 是一个家,苏菂的车库咖啡是一个庙。家是要有爱、有温度,庙是公益性的,大家都可以来。”

那么正在建设的创业公寓,算是家还是庙呢?它看起来是一个聚族而居的年轻人的小社会。在那里,人们开始打造新型的社交关系,重建人与人的信任,重新定义生产生活方式、商业模式、社会秩序等,并形成一个扁平、开放、去中心化的沟通平台。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一首《国际歌》经由唐朝乐队的摇滚演绎,显得酣畅淋漓,并有了现代的涵义。现在,从托马斯·莫尔到马克思一直在憧憬的梦想,历经历史的误区、市场经济的洗刷,再经过互联网的加持,会不会在YOU+得到哪怕部分的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乌托邦车库公寓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末日公寓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数字公寓
妙趣车库门
从车库中来,到车库中去
智能车库,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