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依法治国中展示新作为

2014-12-17胡所平

党员生活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公信检察队伍检务

胡所平

检察机关是宪法确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使命重大。要通过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中全会精神上来,不断提高法治思维的能力水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证。

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以形象树公信。良好的作风是检察机关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基础。要塑造刚直不阿、执法为民、敢于担当的良好形象来促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要着力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对人民群众“冷、硬、横、推”的问题,着力解决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廉洁、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要紧紧抓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放松,通过抓关键时间节点、抓重点岗位人员等方式,有效防止“四风”和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反弹回潮,打好改进作风的持久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适应廉政建设新常态,以清廉保公信。要帮助干警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确保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要建立案例剖析和通报制度,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要认真落实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制度体系。要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充分发挥查处的警示和震慑作用,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

适应司法公开新常态,以公开促公信。机关党建工作要围绕司法公正主线,在推进检务公开、促进司法公信中发挥作用。要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促进司法理念更新,摒弃检察工作神秘化的错误观念,把检务公开的过程变成检察官展示执法水平的过程,变成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变成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过程。要发挥好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督促业务部门认真履行检务公开的法定职责与义务,继续深化人民监督员、特约监督员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适应队伍建设新标准,推动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要坚持用标准管理队伍,制定干警能力素质、录用、奖惩、纪律、任职、晋升“六大标准”,以分类管理改革为基础,科学设置各类人员职级比例和职数编制,建立科学的检察官遴选机制,形成人才队伍的合理布局。要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要注重拓宽人权保护、公共安全、社会管理、信息技术、舆情应对等知识领域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要加强检察人员多岗位、跨部门学习锻炼,不断丰富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化解矛盾的经验,培养更多的业务专家和办案能手。加强检察队伍职业化建设,建立健全以职务序列、职业能力、职业管理、职业保障为核心的职业化建设体系,建立职业保障制度,强化职务稳定性保障,加强职业风险保障,加强工资福利保障,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作者系省检察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责任编辑  肖华良

猜你喜欢

公信检察队伍检务
一滴油 体现政府“公信” 行万里 护民“宝驾”扬帆
从混沌走向协同——论检察机关案管职能和检务督察职能的关系
加强人民检察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当前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新时期检察改革中如何做好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检务系统设计
以大练兵铸塑环保公信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把司法公信彰显在群众身边——访定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文萍
以三个建设为抓手提升检察队伍“软实力”